思芦随笔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能够思想。
个人资料
思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英国自驾游 Day 4 伦敦-西敏寺、海德公园和肯辛顿宫

(2015-09-21 08:01:04) 下一个

伦敦的最后一天,早晨我们去西敏寺。伦敦的景点开门都比较晚,西敏寺9点半开门。我们走了15分钟,提前15分钟到达,已经排上了长队。伦敦pass不用再买票,但还是要一起排队。门口提供免费语音导游录音机,不允许照相。西敏寺是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是英国君主的教堂,也是英国国君的加冕登基和安葬之地。在西敏寺正门上有在1998年英国女王提名的十位20世纪殉道者的塑像,第五位是马丁路德金,第十位是中国苗族牧师王志明。王志明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因反对信徒参加“三忠于”活动被逮捕,万人批斗后被枪决示众。

西敏寺

西敏寺钟楼

20世纪殉道者之象,第十位是中国苗族牧师王志明。

侧门进去,先到礼拜大堂。正门前地上是一个环绕罂粟花的无名战士墓碑,是为了纪念葬于这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个无名战士的遗骨。大堂宣讲台上,有一个牧师每隔一个小时要念一次祷告。此时要求游客保持肃静。这里有一座牛顿纪念碑。碑文是诗人亚历山大?波普 (Alexander Pope) 写的墓志铭:“自然与自然定律藏于黑夜中;上帝说,让牛顿来,于是,光明照亮一切。”纪念碑上一群小天使,一个玩弄稜镜、一个玩弄望远镜、一个拿著金币;牛顿斜倚著在标示着1681年彗星的运行轨道天体球;牛顿右手下方是《神学》、《纪年学》、《光学》与《原理》四本著作,表明牛顿的贡献。离牛顿不远,就是达尔文的墓,大理石碑文在地上;当人们瞻仰牛顿墓时,很容易脚下就踩着达尔文的墓碑。

牛顿墓

佔地面积2972平方米的西敏寺内,安葬了三千三百多人,包括历代君主、贵族、诗人、科学家、政治家、将军、作家、音乐家和演员。君主在大殿后部,贵族的墓在礼拜堂,僧侣则葬在迴廊。即便没有遗骨安葬于此,但是在教堂内有块纪念碑、文字、塑像也是莫大的殊荣。特别是在以英国文学之父乔叟的墓为中心的“诗人角”,墙上地下,到处碑满为患。一不小心就会踩到一个久闻大名的文学家。

走向大殿后面,有好几个礼拜堂。都是英国国王的墓地。听着导游机念着一个个国王的名字,沉重的历史让人应接不暇。欧洲君主都爱起相同的名字,很容易造成混乱。除了国王之外,最中间的一个礼拜堂是专门纪念二战保卫伦敦而牺牲的英国空军飞行员的。

伊丽莎白一世和玛丽一世葬在一起,伊丽莎白的灵柩在上,而玛丽的在下。伊丽莎白一世的墓穴十分华丽,石棺表面是伊丽莎白的卧像。这对同父异母的姐妹,一生都处于恩怨纠葛之间。玛丽一世是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努力把英国从新教恢复到罗马天主教,为此曾处决了大约300多个反对者。因此被人称为“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则是一个新教徒。玛丽在位的时候曾经试图改变伊丽莎白的宗教信仰,一度把伊丽莎白关押在伦敦塔。1558年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继位。她立即在英国恢复新教。两姐妹争斗了一生,但是死后她们却被安葬在一起,生前的恩怨纠葛、宗教分歧和政见不同都灰飞烟灭,只剩下了亲情。正如同墓志铭上的拉丁文所写:“在皇位上,在坟墓中,我们两姐妹始终在一起,伊丽莎白和玛丽,希望能够一起重生。”

从西敏寺内通道看塔楼

西敏市内的通道

教堂的水管工也可以和王侯将相一样埋在教堂里,只是在偏僻的通道大理石下。

从西敏寺出来,沿白厅街向北。骑兵总部门口有卫兵骑马站岗。很多游人和卫兵照相。我们走进骑兵总部的院子。警察让我们靠边,原来骑兵游行即将结束,回到院子后要在这里进行换岗仪式。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我们在很好的位置上又看了一场骑兵换岗。路过王宫门口,卫兵换岗还没结束,我们在马路边又看了一场王室卫队换岗归来的游行。

站岗的骑兵,很多游人上前和他照相,卫兵目不斜视,时时要保持座下马儿安静。

骑兵换岗仪式


沿着白金汉宫到海德公园,路过威林顿拱门。这是用来纪念指挥滑铁卢战役击败拿破仑的威林顿公爵。以前拱门上是威林顿的骑马像,后来改建为一个和平天使驾驭着四匹马拉的战车,是欧洲最大的青铜塑像。用London Pass可以免费登上拱顶眺望。
 

海德公园相当大,公园有一个大湖。岸边草地、花坛均维护得不错。参观免费,伦敦人周末可以享受包括海德公园在内的许多公园绿地。讲演角在公园的东北角。我们从东向西穿越了整个公园。园中有很多结满栗子的栗子树,任其掉落,无人采摘。

海德公园的花坛

湖中的天鹅

戴安娜纪念泉,一个环形水渠循环流动。这种纪念比雕像空灵,想象空间更大。

海德公园西边就是肯辛顿宫。肯辛顿宫是历来王储的宫殿。曾经是戴安娜的寝宫;现在是威廉王子夫妇的住地。宫殿对外开放参观。可以照相,但室内灯光很暗。这里比不上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的奢侈辉煌。

湖对岸就是肯辛顿宫

肯幸顿宫更多展示王室的日常生活。比如有一个展览是关于王室的服装。还有一个展览是关于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的生活的。国王画廊有很多王室搜集的名画。

工作人员穿戴着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服装在玩当时的纸牌。说话也是那时的英语。

一个女官一本正经地向一个小女孩说:“女王说她很喜欢你的衣服。”把小女孩唬得一愣一愣的,愕然不知所对。

可以感觉到英国民众对王室还是比较爱戴的。其实,英王室的血统已经早已不是英国的多数民族-盎格鲁撒克逊。1066年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征服了盎格鲁-撒克逊人,自任英国君主,开辟了诺曼底王朝。之后的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二世来自于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再之后来自威尔士血统的亨利七世在法国援助下杀死金雀花王朝末代君主理查三世开创了都铎王朝。都铎王朝延续到伊丽莎白一世无继承人。来自苏格兰血统的詹姆斯一世开创了斯图亚特王朝。1714年德国血统的乔治一世(他同时也是詹姆斯一世的曾外孙,只有16分之一的苏格兰血统)继承了无子的安妮女王开始了汉诺威王朝,延续至今。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因为德国是敌国,王室改称温莎王朝。所以英国和中国相似,王朝改朝换代了许多次,最后还是沦于外族的统治。但英国人似乎更看重王室代表英国历史传统的继承性, 而不太在乎民族性。即使苏格兰独立,独立者宣称会继续尊奉王室。确实,四天里我们参观的大多景点都和王室有关,如果抹掉英国王室,英国的历史和文化就少了不少内容。

从肯辛顿宫走回旅馆,无意间经过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展览馆、阿尔伯特纪念堂、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展览馆。这几个景点都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内,也算意外的收获。伦敦是个旧城,但规划很好,发展有序。城中心没有盲目盖高楼。有很漂亮的城市轮廓线。沿街建筑各有特色,所以街景很好看。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展览馆免费参观,是维多利亚女王为纪念丈夫而建。收藏艺术和工艺珍品, 包括画、照相、雕塑、珍宝、时尚、建筑、陶瓷等展品。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参观了雕塑馆。展品很密集,个个都是精美绝伦的珍品。据说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后古典欧洲雕塑收藏。差不多两万两千个藏品。馆里参观者很多,像中国的商店一样,熙熙攘攘。很多学生在做临摹。很少看见工作人员。让人担心万一有人有意无意地毁害了展品。

帝国理工学院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展览馆内的雕像个个是精品。

馆里有专门的亚洲展馆,收藏了1万六千个中国藏品。覆盖从公元前4000年到现在的时期。

我们在Comptoir Libaneis, 一家黎巴嫩餐馆吃晚饭。点了一个dip platter,是烤饼沾四样调料,哈默斯,希腊酸奶和茄泥;烤羊肉卷饼,蔬菜卷饼,黎巴嫩啤酒Almaza。一个白人小伙子坐在我们邻桌,点菜时向我们问询。我们推荐dip platter,他也点了此菜。他和我们聊了起来。说他是芬兰人。我猜出他是诺基亚的,一问果然。他告诉我们,他很担心战争,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咄咄逼人的俄国和他们做邻居。

吃完晚饭,走回旅馆,时间尚早。伦敦4天就结束了。感觉行程并不紧张。基本覆盖了所有该去的景点。也有遗憾,没有去汉普顿宫、没有登高看一下伦敦全貌,没有乘河轮看一次伦敦夜景。都说英国人是绅士,但是在伦敦街道行走,会觉得伦敦人和纽约人一样,开车飞快,不让行人。加上英国过街和美国相反,要先看左再看右,过街是一个险象横生的冒险。好几次都是我把太太从车头前拉了回来。不过在伦敦街头问路,大部分人都会热心回答。
普通住宅也很有风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十八号院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分享!一口气读完英国自驾游14篇,精彩,信息翔实。今年就去模仿你们游大英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