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4-06-08 03:09:22)
闲来抄苏轼文章,有议 庄子的逍遥,有愤然出世的悲壮;苏轼的潇洒,则多是谈资的消谴。读多苏城诗词文章,觉得,这个,挺影响他文学质量的。 鲁迅说中国国民性;林语堂说“中国人人人心中有个苏东坡。”深浅自现。听前者,最起码会皱眉头;听后者,哈哈一笑。其实,鲁迅早说过比林语堂这见识深刻的话:“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07 09:00:20)
读中国古人司马迁班固范晔魏征欧阳修….写的中国历史,就是听现在的易中天陈丹青沈国华高华等吹故事。 读希罗多德,凯撒,《罗马帝国衰亡史》《美国史》《雾月政变》,不由地正襟危坐,也不由地感到读专业书的枯燥。 专业的历史著作,其实是给学专业的人翻阅查找的,不是像《史记》《后汉书》那文学般的。由这,看得出中国人之于历史,是从不怀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张爱玲说五四,很吵。没人听。她怕吵,没人听就没人听。六四,也很吵清中叶开始的“大变局”,其实就是中国社会开吵。洋钉,洋油,洋伞,洋山芋…..靜靜地流入人家;数理化学习静静地替代了私塾;旗袍的近代审美元素看着增添…..张小姐置身其中,享受着自来水,电车,租界。近日,去纽约山林中小住。纯生活。平,静。记了几段:山中随感随记是就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陪审团裁定,川普有罪。许多大陆人开喷。 商君书,秦汉法,是没法和汉漠拉比法典,罗马法相比较的。别的不说,智商不在一个层次上。前者是你坏,我比你更坏的小奸小坏;后者是“法官大人,根据民法.....” 五四,六四,要民主,要法治。一直有个疑问:汉人这脑袋,装得下复杂的民主制度吗? 曾翻过陪审团制度的书籍,和读欧美税法一样的感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没女人帮,中国的文学,书法,一锅粥,还不知道熬到哪年才成“名粥”。 篆隶变成行楷,老成变成了妍妩。汉字,变得女气了。不是吗? 二王之书,何其女孩兮兮!王羲之尚有端俨,而王献之,则笔底生花,写出一派“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这是书法走得准准的一步:走向便捷,舒宜且时尚。这不是历代女人追求的美感吗?而王義之的书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红楼梦》中,常提及这妹妹那妹妹的字,写在帕上,写在绢上。应当说,中国的书法,到了这里,才回家了。晋代的书法,多用于写信。《兰亭序》差劲的地方,正是帖气太重,比不上《十七帖》的私密和亲切。由篆隶变成行楷,有层意义,即毛笔字从公家文书体变成私人信件体。读史孝山钟繇二王等的字迹,感受得到他们的悸恸。案前,握着不能走一点神的天下第一难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来,他们是自己的学校。一对“儿女”力致没影响,以致没影子。接受“儿女”的教训,哪怕是斥责。自卑,致于自蔑,并当作自己的尚能够做的。痛骂渣时代的同时,狠狠唾渣自己。五零后六零后,就陈丹青坐有个坐相,站着也还行,总之,走得出去,拿得出手。一板砖就能把刘震云,莫言,余华,贾平凹,袁腾飞,司马南,金荣灿拍倒的不是別的,而是香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05-19 05:28:37)
历史随感录 百年大变局,是中国的百年,是中国的变局。 中国其实没有外国,只有中国人的外国。 之于外国的,中国人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拖下水再说。 这里最害怕的是“租界”,是殖民。但最有效的,就是它们。中国人出国是留学,移民,从来就是,香蕉人是被殖民。这几乎是那里人“去异地,找异人,过别样日子”的唯一途径。 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点和线的关系》读后感 来源:QualityWithoutName于2024-05-1705:22:16[档案][博客][旧帖][给我悄悄话]本文已被阅读:76次(496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加入书签|打印|所有跟帖|加跟贴|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本文内容已被[QualityWithoutName]在2024-05-1705:23:32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J网友问欧几理得几何体系下点和直线,线段的关系,答案是在欧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5-16 12:19:48)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