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加河之子》(26)

(2009-06-07 07:12:36) 下一个

对现实的思考

 

清智的面前摆着几份报纸,几则新闻展现在他的眼前:

一歹徒在军博前面,于光天化日之下对一女青年进行强暴,围观者众,女青年大声呼救,无一人挺身而出,歹徒施暴后大摇大摆离去。

某地,一小学生不慎落水,两岸百人围观,无一人下去救援,眼睁睁看着小小少年沉入河底。

清智看到这里,拍案而起,一股热血直冲脑门。

TMD浑蛋!可是这种真TMD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些年来他经常外出采风、写生。他到过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到过南方的经济特区,也到过老少边穷地区和大西北待开发的地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巨大差异,东西南北发展很不平衡,当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方经济特区已经步入小康的时候,那些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用小车把中国革命推向胜利的老少边地区和大西北的人民还处在贫困线上,那偏僻、落后、闭塞、贫瘠甚至带有原始蛮荒的景象使他受到强烈的震撼。当然这种差别、这种现象可以归咎于自然条件。可是还有一种现象不仅使他震撼,更使他愤怒,那就是触目惊心的腐败。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大肆侵吞国家财产,贪污扶贫款项和救灾物资,任意挥霍。在一些贫困地区,经常看到这样的怪事,农民盼望脱贫致富,而乡镇干部却在花天酒地、坐着轿车兜风。

一系列的问题困扰在清智心头:

为什么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还会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的物质文明提高了,精神文明却滑坡了?

为什么物质丰富了,思想却空虚了?信仰却淡薄了?

为什么雷锋叔叔不见了?焦裕禄精神没有了?

为什么见难不助、见危不帮、见困不扶、见死不救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好人难做?好事多磨?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王八蛋工程和豆腐渣工程?

为什么学校越办越多,可是文盲的队伍却越来越长?

为什么小煤窑坍塌事故越来越多,死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恶性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

为什么滥砍滥伐、滥捕滥杀的现象屡禁不止?

为什么制定了那么多的法律法规,可是在人情面前法律显得那么疲软?

为什么人们普遍感叹“江河日下,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物欲横流”?

为什么民间流传着那么多的民谣和顺口溜?

为什么反腐越反越腐?反贪越反越贪?打假越打越假?扫黄越扫越黄?贪官污吏的级别越来越高?黄赌毒屡禁不绝?

这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促使清智进行严肃的思考,促使他去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于是他放下了画笔,抱来了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理论著作,闭门谢客,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三年,整整三年,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在他清癯和瘦小的身影后面,是三本闪耀着思想光芒、令许多哲学家都感到震惊的理论著作《新思想》、《新理论》和《新实践》。在这三本理论著作中,他第一次提出了“事物成集合状态发展进入恒定状态的理论”,“对立转化状态的理论”,“构成能量运行的理论”,“精神与物质的能量平衡理论”。他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对上述的种种社会现象进行了解剖和分析,对科学发展观和缔造和谐社会作了理论上的探索和诠释。当他登上中央党校的讲台,以通俗浅显的语言阐述他的观点时,引起了全场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54月,《文艺报》以整版篇幅刊发了《从艺术家到哲学家、思想家》的专访文章,对他的三本著作作了充分的肯定。  

05年金秋我回到北京,清智给我送来了墨香犹存的三本著作。望着这三本溢满他心智和心力的著作,我的心理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在中国走到科学发展的今天,无疑需要大量杰出的人才。坦率地说,中国不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艺术家、歌唱家、作家、企业家,唯独缺少思想家。有人说,清智想当思想家,我说这没有什么不好。

因为一个时代因一个人的出现而精彩,

一个时代因一种崭新的理论而繁荣。


  
时代需要思想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