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正文

年景预测

(2006-06-22 14:46:31) 下一个
  旧时小生产农业多半以“靠天收”而决定收成。所以,民众常常凭天气、物象和经验来预测年景。皖西、皖南、皖中等地,普遍认为节气中“立春”日晴天最好,农谚说是“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淮北、皖西南均有定正月初一至初十为人畜谷物生日的习俗,也叫“值星日”,其次序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皖西南为九油、十麦);如果此l0天皆晴,则认为是“十个太阳下山”,定将有十成的年景,百年难遇。
 
        江淮大地,又十分看重清明节的阴晴。两淮一带的农谚称“清明柳叶焦,二麦吃力挑”,“清明晒死柳,麦子胀破肚”;沿江地区也认为“清明要明,谷雨要雨,立夏要下,小满要满”等。

        上述凭特定的节日气象而预测年成的丰歉好坏,或为长期的经验积累,或为偶然的物象对应,缺少科学依据。20世纪80年代后,提倡科学种田,城乡民众已习惯于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多数年轻人不再关注老一套的预测方式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