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正文

安徽土特产—滁州篇

(2006-06-10 22:33:52) 下一个
滁菊     

        我国四大名菊(滁菊、杭菊、河南菊、安徽毫菊)之一。清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记载:“甘菊,安徽池河皆产,入药用”,可见滁菊已有二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因产于定远池河一带,故又有“池菊”、“池茶菊”之称。光绪年间曾列为贡品,又称“贡菊”。大约1885年,一位姓范的菊农将菊花引至滁县。目前在全椒县等地广为种植。原滁县1965年的产量高达6.85万公斤。滁菊性温和,气味清香,既可入药,又可作清凉饮料。医药上为清凉镇静剂及眼科药,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来安花红     

        典故: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来安籍三品京官吴棠,向皇帝呈献来安特产 “林檎”;万岁观其果,色泽鲜艳象红花,品尝果味,甘甜似有桂花清香,禁不住连声称赞: “花红也!花红也!”并当即封为“来安花红”,传旨来安,岁岁纳贡。从此,林檎易名“花 红”,身价倍增。

        特点:“花红”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满口生香,很受人们喜爱。

        成份:据江苏省农科院鉴定,来安花红鲜果内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含有蛋白 质0.639%,磷0.031%,还原糖5.35%,可溶总糖6.57%,有机酸0.56%。 可泡茶、酿酒,并具有解渴、防暑、消食健胃、生津祛火、防痢止 泻等作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