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伦行(London & Edinburgh) (June 15-23, 2006)

(2006-06-24 15:01:08) 下一个

旅行是因为公务,和休假不一样. 因为公务在身,没有太多时间游山玩水,人自然也辛苦很多.好处是旅行被安排得很舒适.

 

在伦敦住了三天两夜. 伦敦是座花园般的城市.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和几座优美的公园 (Hyde Park—海得公园, Green Park—格林公园, St James’s Park—圣吉姆斯公园, Buckingham Palace Gardens—白金汉宫花园)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透着历史,又不觉得阴森森.漫步在公园里,绿荫荫的草地上总有人在享受阳光,或是光着脚聚精会神地读一本书,或是躺着听音乐,或是两人亲亲我我.走过这样的地方,总是想起生活可以简单而快乐.泰吾士河(Thames River)从伦敦的东南经过.一个城市总是因为有河而生出风情.淌淌流过的河水,千百年不变,城中的故事也象这流水一样生生不息,从莎翁时代的罗密欧和茱莉叶,到如今的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他们的故事不会因为没有伦敦而不发生,但伦敦会因为少了他们而乏味.伦敦街头的行人不多不少,再多一些拥挤,再少一些空寂.大多数路人放松而快乐,衣着时尚且有品味.在街边的小店坐下,要上一杯英式茶和一些茶点,一个人可以好好地享受六月温暖的阳光,阳光下赏心悦目的路人和穿越时光的古建筑构成一幅极美的画.这是我对伦敦的总体印象. 以下是一些细节.

 

我们的飞机在格林威治时间早晨八点钟降落在伦敦Gatwick国际机场,比计划降落时间晚了两小时.头等舱的旅客有快速入境通道,入境时只用排很短的队.手续办好后,当务之急是去兑换英磅和买地图.伦敦的公共交通很发达.地下和地上铁路都成网络,十分便利.Gatwick机场到位于闹市区, 最方便的是乘坐快速火车(Express Train). 此火车每十五分钟一班,单程车费只有十四英磅.远远比直接坐出租车省时省费. 火车中间不停,直接开往位于闹市区的的维多利亚车站(Victoria Station). 只需半个小时.到维多利亚站后可以转乘出租车或公共汽车.伦敦的交通和上海差不多,五六公里的路,出租车开了半个多小时. 出租车到达饭店时是9:58. 一个头天从维也纳赶到的同事已在饭店大厅里等得很着急. 我们当天上午十点钟要在伦敦开会. 来不及将身上的牛仔T-恤换成职业装,硬着头皮去跟西装革履的同仁们开会.下午1:00在泰吾士河边吃完饭时,已经超过24小时没睡过觉了. 2:00,与同事一起和伦敦大学一位教授谈了两个多小时的合作意向,坐上出租车回宾馆的路上,头越来越重.回到房间,爬上床就入梦乡了.两小时后在闹钟声中醒来,花了足足几分钟才记起自己在伦敦的Renaissance Chancery Court 饭店,而自己在回房间之前和同事约好了去吃晚饭.洗了个澡才把自己弄清醒,到宾馆大厅时,同事已经先到了. 同事是个伦敦通,曾在伦敦住过十年.伦敦的六月,8:30天都不黑.我们先去了可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 Covent Garden 并不是一个花园,有点象上海的城皇庙,杭州的步行街,南京的夫子庙,是个很热闹的地方.有很多饭店,小商店和卖艺的人.有人把自己的皮肤和衣裤鞋袜都涂上泥浆,扮成一尊雕塑站在街边,惟妙惟肖,一开始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不是真的雕塑.有人在广场的中央绘声绘色地讲笑话,围坐在周围的人捧腹不已.也有人在变魔术,观众时不时发出阵阵掌声.还有一位,穿着件黑色长皮衣,模仿电影Matrix (黑客帝国)中的Neo,酷极了.离开Covent Garden,我们步行到了中国城.随便找了个清静的饭店.饭店很小,只有七八张两人的桌子,却很雅致.米色的桌布和椅子面,门框和椅子背是红褐色的木质,十几只米色的壁灯和餐桌上的蜡烛照得小小的饭店充满西式的情调.饭菜很精致,服务也很到位.酒足饭饱离开时,大概是十点左右吧.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伦敦的夜生活也正式开始了.街边的酒吧里满满的全是人,不知是因为世界杯,还是一向如此.我已经30多个钟头没睡了,只好舍弃这夜景.回到了宾馆房间,放了满满一浴缸热水,倒了整整一瓶香草浴液,Lavender的香气中,每个细胞都得到了放松.爬出浴缸,我直奔上床.十一个小时后醒来,觉得精力充沛,时差就这么简单地过去了.

 

第二天是周六.和同事约好去白金汉宫看卫兵换岗仪式.无巧不巧地,我们碰上了伊丽莎白女王的生日大游行. 白金汉宫花园里五步一哨,警察和盛装的皇家卫兵比比皆是. 白金汉宫门前的Constitution大道两边站满了盛装的伦敦市民和各地游客.大道的两侧挂满了英国国旗. 庆典很隆重.身着红色军服的皇家卫兵先后以马队,军乐队,步兵方阵开道, 一袭紫衣的伊丽莎白女王坐在马车上缓缓经过,随后跟着皇家警察方阵.每队人马经过,人群都快乐地拍手致意.当所有的皇家队伍过去后,道两旁的民众被允许组成队伍跟随在后.天气很好,碧蓝蓝的天空,温度适宜,四处都漾着笑脸.我们凑了会儿热闹.午饭又去了中国城.走进了一家中西合壁的餐馆.饭菜跟昨天一样,精致可口.饭后同事需要回宾馆休息.我一个人在艺术博物馆(National Arts Gallery)待到关门. 博物馆里有几幅价值连城的画,包括达芬奇,莫耐和凡高的几幅顶峰时期的作品.艺术博物馆门前,是伦敦著名的鸽子广场.有很多盛装的印度人在跳孔雀舞,广场上人山人海,走在这样的人群里,我觉得自在而快乐.

 

我住的宾馆在闹市中的一座古建筑群里.建筑的布局类似北京的四合院,一群楼房围着一个精致的院子,院子里四处是花篮.群楼在晚霞中显得异常浪漫庄严.回到房间,好好泡了个澡.决定晚饭在宾馆的餐厅里用膳.晚餐前决定探索一下这座豪华的宾馆.沿着大理石的台阶从四楼走到二楼,巴赫的室内弦乐重奏飘入耳中,乐声生动富丽.追着音乐,我闯入了一个正式的聚会.穿着休闲的我在满是晚礼服的女士中显得很突兀.只好信步朝一楼走去.一楼的餐厅里传来了贝多芬的月光.决定就在这儿晚饭.坐定后看了看弹钢琴的人,是个很年轻的亚裔女士,看样子是个音乐学院的学生.晚饭点了法式洋葱汤和法式烤鸭.洋葱汤很不错,有浓浓的葡萄酒和奶酪的香味,烤鸭味道一般,面包最香.这样一餐需要60多英磅,大约1000人民币.宾馆一夜的住宿费要300英磅,4600人民币.伦敦是世界上消费最高的城市之一,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天(周日)起得很晚,用过早中餐后,就动身到Gatwick机场,今天要前往苏格兰首府爱丁堡(Edinburgh). 在爱丁堡住了五天五夜. 六月的爱丁堡,因为靠北极圈比较近,日照时间很长.早晨四点天亮,晚上十一点以后天才黑.无形中觉得一天可以做许多事情. 和其它高纬度地区一样, 苏格兰的天很蓝.天上的云很美,特别在早晚的时候,颜色深浅各异,衬着远处的山,显得天高地远. 山并不高,山势也不险峻,但因为群山连绵,颇为壮阔. 苏格兰人也跟这山一样,诚实而豪迈.

 

到爱丁堡是为了参加在爱丁堡大学举行的学术会议.许多参加此会议的人都住在位于爱丁堡大学校园里的Salisbury Green 旅馆. 旅馆刚开业,在一个有两百年历史的城堡中.整个城堡的外观和一楼维持了古堡的原貌,二楼内部经过了从新改造和装修.房间内部从家具,电器到卫生间,色彩设计都十分现代. 整个旅馆通过古老的红褐色和现代的金黄色将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无痕迹地穿织一起,不动声色.欧洲人对历史的尊重更表现在对历史内涵的理解和传乘上.他们往往可以收放自如地用现代手法表现和保存历史.想起那些北京城内被拆掉的胡同和四合院,心里有点堵.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够智慧地保存我们的历史,不再视历史建筑为城市现代化的绊脚石. 旅馆的经营性质很象欧洲各处的家庭小旅馆,提供免费的家庭化的早餐. function forumSelected() { var forumId = $("#forumId").val(); if(forumId == null || '' == forumId) { alert('请选择论坛.'); } else { }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