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丁丁四海为家

生活如同一杯杯啤酒,初尝苦涩,习惯了就好,最后欲罢不能
个人资料
正文

丁丁在纽约〈杂感二找组织〉 (图)

(2006-07-02 10:04:07) 下一个

人总是闲不住要没事找事干,离别多伦多也包括离别参加了一年多的长江合唱团,这下象抽大麻的给断了源很难受(就象很多人迷rolia的party一样),因此一来纽约我就上网找新的组织,google出下面这篇文章让我对美国的合唱团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这个网站也是一个高质量作家群集的网站,没有广告只有各个作家的文章。
http://www.ncn.org/asp/zwginfo/da-KAY.asp?ID=63115&ad=3/29/2005
http://www.ncn.org/
文章写得很好,她的其它文章也非常好,可惜没有联系方式,于是我给这位作家曾慧燕发了询问合唱团联系方式的电子邮件,可惜估计作者太忙杳无音信。于是我不抱什么希望在文学城人在北美发了询问,因为那里纽约客比较多,隔了大概两个星期,有人给我留了悄悄话,问我想做什么,我赶快表白自己渴望寻找光明之心,终于拿到了宝贵的电话,这个团叫做姚大叔合唱团,名字非常乡土,不过领导挺牛的,大家看了上面文章就知道了,能指挥鬼老在纽约旧金山用中文唱黄河大合唱呢。我知道另外一个合唱团的排练地址,就在法拉盛的文化中心,不过听说那个是台湾人搞的,台湾人比较排外就一直没去。而令我惊喜的是姚大叔合唱团排练地址就在俺家隔壁一个地铁站旁,走10来分钟就到了,太爽了。
前两天报了名。今天在看完3场世界杯比赛后,在凉爽的微风里我来到了排练的地方,和多伦多类似,又是一个教堂的地下室,真是感谢主到处几乎无偿的给穷人提供场地。这个团挺多人,有40人左右参加练习,男女比例1:2.5左右,姚老师和团友们都很热情,排练的歌曲也很类似,古代韵味的红豆词,民谣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等。从5点半到8点半(一般先自己垫点肚子,有的人带来包子休息时候吃),练声,合练,分声部练,再合练,开始找回熟悉的感觉,很好。还有统一的白色西装,才45元一套真不敢相信,以前总是黑色为主,现在可以扮靓的了,好玩。

今天我本来应该回多伦多参加咱长江10周年的文艺晚会,但是不幸纽约公司进行年度灾难测试,早5点到晚5点,假设911之类的灾难来了纽约的系统完蛋,公司整个IT架构在新泽西的容灾中心接管,business转到那里继续运行。我得在家待命,如果被call到就要解决,另外还有几个数据库要打补丁,得等系统管理员打完系统补丁才行,你看现在都晚上12点了系统还没有恢复估计出大问题了。所以无法回去助兴,团友们看到这里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喜新厌旧啊,我是喜新不厌旧的。

不行了,我很困了,要出去看一下电视迷糊一下。祝大家也找到自己的组织可以定期hang out,就象鬼老泡吧一样,华人要找组织生活才多姿多彩,不要老是在城里转悠 :-)





作于2006.06.10

补充一下,参加合唱团已经三个星期了,感觉非常好,姚老师专业敬业,把对歌曲的理解演绎倾囊而授,还不拿一分报酬让大家感动,团的组织井井有条,开支来源和团员们交待得清清楚楚,合唱团兵强马壮,长期固定参加的不包括我这样新人的有70多人,最近练的有古词红豆词,满江红,闻笛,还有久违的牧歌,在姚老师带领下逐渐把5,6个声部捏成型,那悠扬的旋律此起彼伏的和声让人陶醉不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northpole 回复 悄悄话 你在WXC有用过其它的笔名吗?你这个姚大叔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呵呵
要是所料不错的话,好像你欠我一顿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