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看《新闻联播》20年

(2007-12-07 02:09:56) 下一个

海霞昨晚上了《新闻联播》,首先要向她表达由衷地祝贺。

每一次《新闻联播》里有新的面孔出现都会带来不小的震动。想一想,从少年时代开始收看《新闻联播》至今已有20年。与其说关注节目的内容,不如说牵动着我收看的一直是栏目的播音员,从我始终喜欢的李修平到刚刚走来的海霞。

这是一个从内容到人,再从人到内容的过程。

最早是本虎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每天记下10条《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其实是用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吧。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作业无疑是枯燥的,这时候本虎就开始注意漂亮的播音员,杜宪、卢静、邢质斌是那个时候的主力,李瑞英则是刚刚出现的青春一族。

后来,早已没有老师检查是否收看了《新闻联播》,本虎却成了这个节目最忠实的观众之一,那是来自播音员的吸引,确切地说是来自李修平的吸引。多年来,李修平清秀端庄的形象是《新闻联播》里一抹最温柔的亮色。

爱屋及乌,本虎对《新闻联播》以外的其它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各档新闻节目也没少收看。早几年 “ 联播 ” 的播音员也要上早间和晚间的新闻,直到新闻节目栏目化。这其中印象最突出的是海霞的《现在播报》,相信熟悉和喜爱海霞的观众多半是从她神采奕奕地出现在这个节目中开始的。作为朋友,时时能感受到她的执着和进取,播音是她生活中唯一的重心,这话一点儿不假。

到瑞士这几年,由于国际频道转播《新闻联播》,这根线一直也还没断。在异乡,看 “ 联播 ” 的感觉也不一样了,增添了亲近感。看内容本身也比从前更仔细了,也习惯了先国内再国际,先时政经济再社会文化体的模式。看当地新闻就觉得乱,来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搞清过瑞士联邦主席长啥样,每天忙点儿啥。

不过,与早年相比,《新闻联播》在起用新人上确实比20年前显得保守了。李瑞英 1987 年 7 月开始 “ 联播 ” 生涯时 , 只有 26 岁;李修平 1989 年 10 月临危授命加盟 “ 联播 ” 时 , 也不过 26 岁半。现在再年轻的后备军也都是 30 岁上下的年龄,却还要一老带一新的不敢松手。李梓萌、郭志坚或许还显稚嫩,海霞和康辉则早已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出色新闻主播,这时候上 “ 联播 ” 对他们来说非常合适。

说实话,《新闻联播》要新的主播越来越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观众众口难调要求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是优秀人才太多了,贺红梅、杨晨都有竞争实力。 “ 联播 ” 的空间是有限的,也必须做到相对地稳定,不可能让每个人才都能施展才华。但电视的舞台还很大,我就很喜欢杨晨播音以外的影视片配音;贺红梅对 “ 联播 ” 的贡献有目共睹,她在几年前就曾短暂地出现其中,并多年承担 “ 联播 ” 的部分配音工作。想对她说 , 晚间新闻也很重要,不知道现在《本周》怎样了,在国内的时候,一直很喜欢那个充满人情味儿的节目。

愿大家都能有一颗平常心对待《新闻联播》,无论是观众还是播音员都不要对她太苛求。

http://blog.sina.com.cn/jianying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