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文解说才过瘾

(2008-08-16 08:53:35) 下一个
        昨天收到了来自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光盘,真够快的,距离8月8日才只有一个星期,已经从祖国的心脏寄到了千里之外的日内瓦。

  看过欧洲台英文解说的开幕式后本来就觉得不过瘾,很多地方他们解释不清楚,索性就省略不说了,我们也就看个囫囵吞枣。开幕式次日得知是周涛、孙正平进行的现场解说后,本虎更是百爪挠心。无奈几乎所有网站的开幕式视频我们在瑞士都不能看,向在电联的同事求助,他们很尽力了,也还是没有成功,只在幽幽紫藤的博客视频里听到了那么几分钟,因为少就更觉珍贵。至于网上看到对两位解说的吹毛求疵之词,感觉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昨天下班回来看到刚收到中央电视台的光盘,只想借用一句本山大叔的话:“感谢CCTV!”

  本虎从来不回避对李修平、和晶、周涛的喜欢。只要有她们的图像或声音,哪怕是一丁点儿也不愿错过(奥运期间中央四没有《新闻联播》了)。何况这开幕式周涛的解说贯穿于长达四个多小时之中。当晚本虎就迫不及待地和虎妈重新收看(于我更重要的是“收听”)中文的开幕式。

  在周涛等恰到好处的解说中,本虎才明白了那29个脚印儿烟花是什么意思,才明白了击的是缶,郑和下西洋船队中央不是皇帝是指南针。看着看着,本虎不禁想起了18年前到现场观看的亚运会开幕式,解说是那时还很年轻的李瑞英和罗京。李瑞英的解说词我居然现在还能想起一句(指孩子们的):“他们在每一个清晨锻炼,在每一个夜晚梦想。他们是未来,他们是希望!”从音质、激情和两人配合的默契来说,本虎不偏心也不喜新厌旧的话,应该承认那一天的李瑞英、罗京比这一天周涛、孙正平更胜一筹。

  到现场看开幕式是件辛苦的事,老方博说整个鸟巢那一晚弥漫着臭汗味儿。别说是十万人的鸟巢,就是亚运会时的工体已经让本虎记住了人群高度聚集的滋味儿。当时一位阿姨带本虎去的现场,用老叔当时的原话说;“从家里走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地,跟俩败兵似的回来了。”所以呢,去现场当观众已经够累人的,在那里从头到尾地解说更是相当不容易,连200多个国家入场都是两个人交替解说,本虎直担心周涛是不是这么长时间都不能离开休息一下或上个厕所?

  感谢周涛、孙正平的解说!再谢CCTV及时成全了本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