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如果是打仗,你会怎么办?---确山之战观后 zt

(2008-01-02 12:11:39) 下一个
如果是打仗,你会怎么办?---确山之战观后

2008年01月02日 新华网 黎云


确山不是山,而是一片方圆上百公里的丘陵,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东眺黄淮平原,古称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

站在确山的沟壑间张望,只有一种感觉:这里真象是一个战场。最起码这里的地形地貌给了人们足够的战争想象空间,让你去猜测对面的高地上,会不会有一个榴弹炮阵地,会不会有一个狙击手正在瞄准你,甚至能让人想起兄弟连和野战排。

这就是确山,济南军区合同战术基地所在地。近年来的若干场师建制规模的山地进攻战术演习,都在这里举行。

确山军演,一度因为敢于鸡蛋里挑骨头,敢于直面难点问题,而受到了外界关注。

记者有幸跟随确山-2007演习部队,千里机动至指定区域,对敌发起攻击。一路下来,心情是复杂的。

在一座桥下,一个连的官兵涉水发起攻击。

但是,他们没有皮革作战靴,解放鞋连同他们的绑腿,全被打湿浸透。过河以后,部队迅速占领滩涂,泥沙也迅速地占领了他们的解放鞋--不知道有多少人的脚掌会因此磨出血泡。

就在前不久,俄罗斯因为取消军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延续的长统靴和裹脚布,而遭到了了军界的反对。主要原因是,军队需要在沼泽和泥泞中作战,军人需要靴子。

由于没有足够的帐篷,一部分的部队还需要露营。在确山潮湿的山地气候中,湿了的解放鞋肯定是干不了的。

如果仅仅看装备,我们的装备并不十分现代化。

尽管我们有了新型的炊事车,有了自行突击火炮,有了模块化的坦克装甲车,但是,北京吉普和解放牌的大卡车,仍然是一些部队机动的主要工具。

但,确山演习观后,给我的更多是欣慰。

这欣慰来自于人--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参加确实演习的部队,是我军历史上战绩最辉煌、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

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这件事。

复杂电磁环境,这个词近年来在各种军事报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指挥所转移到哪里去了?请告诉我具体坐标。我现在在高速路上,行军计划改变了。五连已经到达328.高地。

在 确山-2007演习总结现场,导演部播放的一段手机监听录音让参演部队如坐针毡。简单地说,监听、破译对方的通信内容,就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的一种具体形式。

尽管从红军时期,监听就已经成为获知敌军情报的重要手段,尽管部队一再强调不准明语通话,不准使用手机通信,但由于有的军官们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认识还不到位,一遇到通信困难,手机通信的诱惑,有时仍然会令少数指挥员难以抵制。

然而,复杂电磁环境的真正威力和破坏力,远远不止这点监听的功能。

如果是打仗,你会怎么办?这成为确山-2007演习中,指导和落实实战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一支万余人的部队悄无声息地藏进了确山的沟沟壑壑。

在各个林地、村落中的营地里,看不到以往演习中整齐划一的野营帐篷,也看不到红底黄字的大幅标语和战士用子弹壳摆出的五角星。所有的帐篷和大型装备都依托地形,在伪装网和就地取材的柴草、树枝遮掩下,错落地隐入了山林中。

两名正在打谷场上负责警戒的哨兵受到了批评,原因是他们威风凛凛、军容严整地站在开阔的打谷场上,像雕塑。

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形象哨,哨兵要进入掩体中去,要潜伏,要藏好。某集团军参谋长戎贵卿说。

522号坦克的车长急得满头大汗,关键时刻,高射机关枪居然拉不开枪栓。由于在这次演习中没有设置高射机枪的射击课目,机枪手在坦克的机匣里填满了枪油,并用沾满枪油的棉布托着枪座。这样,可以保证机枪在确山潮湿的山地气候中不会生锈,但也使机枪处于装饰状态。

谁都没有想到,演习总导演、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冯兆举中将居然登上了522号坦克,并命令他用高射机枪完成一次对低空目标的射击。

鸡蛋里挑骨头的做法,使车长、连长、一直到团长,脸上都冒出了汗。

一辆被麦秆完全遮挡起来的军车也成为导演部从鸡蛋里挑出的骨头--其实乍一看,那就是一堆秋收后打下的麦垛,根本看不出是一辆军车。

麦秆只有房前屋后才有,这里根本没有居民,用麦秆做伪装,能达到隐藏的目的吗?演习副总导演、济南军区军训和兵种部部长谭民说。

在这次战斗打响前的最后一次检查中,导演部放出了侦察飞机在确山上空转圈,凡是被飞机发现的部队,全被临时导调,拔营重新选址。军区工作组又上上下下把部队检查了一圈,没有讲一句表扬和肯定,讲的全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讲得演习部队的各级指挥员一身一身地出汗。

也许真是应了那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也许,我点出了太多的问题--实际上,这支部队是我军中大名鼎鼎的精锐师之一,就是在此次演习中,他们的表现也获得了优秀的总评,无论出动的速度、组织的严密、作战计划的完善性还是官兵们在演习中所表现的机动、勇猛,都无愧于一支红军师的荣誉。

我们不怕暴露问题。这句话在确山,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实际上,之所以集中讲了问题,是因为演习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

毫不留情的鞭策,心急上火的督促,背后让人想到的是,是求真务实几个字--只有到了现场,你才能真正感觉到这几个字的力量,以及它背后的巨大付出。以确山-2007演习部队为例,一年中有小半年在野外驻训,以及各种各样的集训、考核、演习,从年初一直排到了年尾,没有周末,没有空闲……。

就是这些军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默默地推动着一支军队的变革。

在离开确山前,一名士兵倒在了确山。他在破除障碍,开辟通道时被炮火所伤。当救护车把他从战场上拉下来时,一个血色手印,印在救护车的窗户上,而就在他倒下的几个小时前,我就在他的身后几米处,他向我敬了个礼,然后去执行他的任务。

他那么年轻,希望他的血,不会白流。

谨以此文献给在和平年代坚守在战场的军人们。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