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扁抱怨美国傾向大陆?國際利益不由扁單方界定

(2006-08-22 16:28:08) 下一个
抱怨傾向大陸學者:國際利益不由扁單方界定 2006-02-10 03:32:04 轉寄 列印 中新網2月10日電陳水扁9日又發表意見抱怨國際社會“過度姑息”縱容大陸對台灣的“不武卻瀕武”,島內有學者評論說,面對國際現實環境,陳水扁的這些話恐怕不易引起共鳴,也無法因而獲得美國方面對陳水扁的諒解。因為,美國、日本和亞太社群的利益不是由扁單方面可以界定的。 這篇由台灣文化大學副教授龐建國刊登在台灣《聯合報》的評論指出,陳水扁顯然想為他從今年元旦以來一連串向“台獨”路線傾斜的言論做詮釋辯護,但面對國際現實環境,他的這些話恐怕不易引起共鳴,也無法因而獲得美國方面對他的諒解。 陳水扁日前在出席工商團體春節團拜時曾批評部份人士把台灣產業發展議題窄化成兩岸經貿議題,言下之意,主張放寬兩岸經貿,缺乏全球布局的視野,因而過度向大陸傾斜,忽視了台灣的利益。但同一個時候,台北美國商會的會長則表示,大陸經濟崛起對台灣所構成的挑戰,不能靠限制兩岸投資的方式解決,緊縮台灣對大陸的投資,將會危害台灣科技業的競爭力,所以放寬兩岸經貿往來,並不只是部份台商的主張,也是許多外商的心聲,因為事關他們的利益。 文章指出,10多年前,當亞太營咧行牡母拍畋惶岢鰜碜鳛樘?车貐^經貿發展的努力目標時,主要的立論之一,就是台灣地區基于同文同種的優勢,可以作為大陸和其它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的橋梁,外商把亞太地區的營呖偛吭O在台灣,將可以更安全穩健地進入大陸的市場。但10多年下來,從亞太營咧行暮暗搅巳?蜻籌中心,格局似乎越來越大,目標卻好像越來越遠,其中症結無他,唯兩岸關系而已。 文章分析說,美國商會和歐洲商會的成員曾在討論兩岸關系議題時表示,從全球布局的眼光來看兩岸關系,台灣和大陸是相當好的優勢互補的組合。如果兩岸直航能早日實現,台灣相對安全的經營環境和較豐沛的國際接軌經驗,的確可以形成足夠的誘因,讓歐美業者把大中國區乃至于亞太地區的營呖偛吭O在台灣地區。 文章在最後指出,要外商留在台灣作伙打拼,我們得先重視他們的利益所在,不正視問題的症結,只想訴諸于認知不同的道德勸說,就不要怪外商乃至于國際社會向大陸傾斜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