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學者:兩岸經貿論壇,對台灣極具意義

(2006-08-22 16:28:28) 下一个
台灣學者說,兩岸經貿論壇對台灣極具意義 2006-04-14 02:31:06 轉寄 列印   中新社台北四月十四日電(記者耿軍徐長安)由中共中央台辦海研中心和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兩岸經貿論壇,今天在北京舉辦。研究兩岸關系的台灣學者在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經貿論壇對台灣極具意義。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特約研究員李華球,談及他對兩岸經貿論壇舉辦的意義的看法:“為了台灣的出路與未來機會,國共共同舉辦了兩岸經貿論壇。論壇集合兩岸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兩岸經貿、兩岸直航及兩岸農業與旅游業交流合作的相關問題,為振興台灣經濟提供一條可行的發展道路。論壇邀請大陸相關部門的官員參加,使論壇的結論具有可行性,可以視為前所未有的‘兩岸經發會’,對台灣經濟極具意義。”   李華球還認為,論壇的舉辦有助于增進兩岸關系的和諧氣氛,還將產生透過兩岸民間對話來推動兩岸重啟協商的重要作用。他說:“關心台海局勢的人將會思考兩岸由經濟的互動走向政治的松動的可能性。”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王高成對記者說:“加強兩岸經貿交流,緩和兩岸關系,是台灣民心所向。要對兩岸經貿實行保守管理是不得人心的。那麼多有影響的台灣企業家赴北京參加兩岸經貿論壇表明,對兩岸經貿交流實行的消極管理已事實上被突破。台灣執政團隊十三日迫不及待地出招,先給自己做危機解除,此舉印証了一個問題,即兩岸經貿論壇已經產生了衝擊力。如果這一論壇持續辦下去,還會產生機制性效應,建立了這一對話平台後,將為大陸提供宣示對台政策的管道,對緩和關系、增加互信有積極作用。”   王高成以肯定的口吻說:“加強兩岸經貿交流,是大勢所趨,反對者就會四處碰壁。”   中國文化大學美國所所長兼大陸所教授陳毓鈞認為:“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受到高規格的歡迎,表明台灣某些人的政治信用已經崩盤,大陸將加強與台灣各黨派的溝通。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內部在兩岸經貿問題上也有走向務實的人。”   淡江大學美國所陳一新教授對記者說:“偶一為之但無法持久的善意是無助于改善兩岸關系的,兩岸關系只有建立在互信基礎上才可長可久。兩岸經貿論壇就是建立互信的對話平台。執政團隊手中掌有大量資源卻不做這件有益之事,反對黨就會刺激它做。論壇是雙方共同舉辦的,此次論壇的舉辦,也向大陸人民傳達了一個信息,即台灣人民並不都是贊成‘台獨’的,‘台獨’是褪色中的‘台獨’。”   在淡江大學講授“台灣史”的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蓮福博士說:“台灣人民要求安居樂業、生活穩定、厭倦政治動員,民心希望以溫和理性取代激情對抗。兩岸經貿論壇是釋放善意的平台,是理性的平台,台灣民間是給予積極評價的。最近,台灣四十歲以下的人加入國民黨和國民黨的青年團不斷增多即是一種反應。”(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