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江上一郎请进——红军长征记——朱德赠斯诺,斯诺赠哈佛燕京图书馆.

(2007-03-15 10:45:00) 下一个
江上一郎请进——红军长征记——朱德赠斯诺,斯诺赠哈佛燕京图书馆.

————————————————————————

一部关于长征的“存世孤本”影印出版

2006-10-19 9:43:06 记者 余传诗 ? 来源:中华读书报

 一部收录了董必武、李富春、陆定一、张爱萍等长征亲历者在上世纪30年代末撰写的回忆文章的书稿——《二万五千里》誊清修改本,在尘封69年之后,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

  今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伟国意外获悉:上海鲁迅纪念馆有一件特殊的藏品想公开出版,这件藏品是一部取名为《二万五千里》、由当年40多位红军中高级将领和党的重要骨干撰写的长征回忆录誊写稿。对文献有特殊敏感的李伟国立即联想到几年前他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复印的有关《红军长征记》的资料。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李伟国对两者进行了认真地比对、考证和研究,这件特殊藏品的身世之迷被解开了:这是69年前由延安送往上海准备出版的红军第一部长征回忆录誊清修改稿,由于形势变化,当年的出版计划被搁浅了。此后几十年间,这部书稿历尽艰险,辗转保存,竟能安然存世,具有了极高的文物、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协助配合下,毅然承担续写这段历史佳话的责任,他们调集各路精兵强将,用较高的精度对这部存世孤本进行拍摄制版,赶在长征纪念日前推出了《二万五千里》影印珍藏本,一部深藏纪念馆的珍贵藏品终于获得了新生。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记者看到了这部藏品:它安放在一个深栗色的木盒中,分订成上中下三册,用绳线装订,绿色马兰纸作护封,已经残破;三册所用的纸质不一,纸色亦有不同,均已发脆、发黄;正文由圆珠笔直接抄写和复写纸的复印两种字迹组成,圆珠笔的笔色有蓝黑两种;对正文的修改有毛笔、红色墨水笔和铅笔三种,字体清一色是繁体字;文稿之前编有完整的目录和编辑说明。

  据考证,69年前的1936年8月,为纪录和保存长征的真实历史,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联名向红军将士发出撰写回忆长征回忆录的征稿信,一时间红军将士纷纷响应,稿件“从各方面涌来”,很短的时间内即收到了二百多件来稿,约50万字。总政治部组织了当时在延安的丁玲、成仿吾等同志参加了编委会,对这些稿件“采录、整理和编次”,最终收录了包括董必武、李富春、陆定一、张爱萍、彭加伦、童小鹏等四十多位同志的一百多篇文章,按长征的时间与空间顺序编次,同时还收入了关于长征所经过地点及里程表、英雄榜等资料,全书编定后约30万字,延安编辑部组织人手对全书进行了誊清复写。

  李伟国告诉记者,据他的考证与研究,目前已知下落的誊写稿本实际上只有2部,除送往上海的1部外,另1部当时保存于延安总政治部。上海的出版计划搁浅以后,1942年八路军总政治部依据延安稿本,改名《红军长征记》在延安印刷出版。限于条件,此次印刷的数量有限,只发给了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2002年,李伟国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看到并复印的《红军长征记》,系由朱德赠送给斯诺,再由斯诺赠送给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珍藏。李伟国在对延安本、上海本两种版本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上海誊清稿中少数篇章,为延安排印本所无,另有少数篇章延安排印本中有而上海保存的誊清稿本中未见,还有个别篇章目录中有而上海保存的誊清稿本与延安排印本均无;此外上海誊清稿本中保存有多位作者、编者的修改痕迹,这些都为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线索与研究空间。李伟国告诉记者,由于1942年版的《红军长征记》在国内外存见甚少,而据以排印的延安誊清本下落不明,在作者原稿佚失的情况下,此次上海鲁迅纪念馆发现的这部誊清稿本是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记录红军长征经过的最直接、最真实、最可信、最权威的第一手材料,誊清稿本无疑也是最为接近原稿,可以视同原物形态的历史文物,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

————————————————————————

登录
Google 网页 图片 资讯 地图新! 论坛 更多 »

高级搜索 | 使用偏好

所有网页 中文网页 简体中文网页


网页 约有67,300项符合红军长征记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1-10项 (搜索用时 0.37 秒)

毛泽东亲自发起、集体编撰的《红军长征记》1937年7月5日,上海人间书屋出版的《逸经》杂志第33、34期上,连续发表了一篇署名“幽谷”的长篇文章《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介绍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这篇连载文章的许多生动情节来自《二万五千里》一书。据考证,“幽谷”是化名“王牧师”、参与安排斯诺进入陕北红 ...
www.gmw.cn/01gmrb/2006-11/29/content_514424.htm - 23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红军长征记》整理完毕后,一直未能正式刊行,直到1942年11月20日才作为“党内参考资料”,由总政治部付印,并要求“接到本书的 ... 其次,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重要力量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历经艰难险阻,但其将士多为不识字或识字少的贫苦农民出身,由于 ...
www.gmw.cn/content/2006-10/31/content_496377.htm - 24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学习长征精神——红军长征叙述的变迁而国民党从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一直将中共的长征诬称为“西窜”。 一直到1935年夏,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才出现“ ... 年2月22日完成,由朱德题写书名,共收有回忆文章100篇,歌曲10首以及附录等,题为《红军长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 ...
www.guofangsheng.com/n691c9.aspx - 24k - 2007年3月14日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文汇读书周报参加过长征,以后脱离中共,投降国民党的只有张国焘等少数几个人,原红一方面军干部蔡孝乾(蔡乾),被国民党逮捕后叛变,也成为台湾军情局高级特务。蔡孝乾于1970年在台湾出版了一本有关他在中央苏区和长征经历的回忆录,许多资料也是取自于《红军长征记》 ...
whdszb.news365.com.cn/gz/200610/t20061013_1136281.htm - 30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CCTV.com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主力历尽磨难,绝处逢生,率先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部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这个要求,将《随军西行见闻录》和杨定华撰写的《雪山草地行军记》及《由甘肃到山西》,共3篇文章合集为《长征记》-册印行。 ...
www.cctv.com/program/tsfx/topic/geography/C16876/20061116/101131.shtml - 33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上海交通大学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网站红军长征记》,又名《二万五千里》,是毛泽东193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长征回忆录。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1936年8月斯诺秘密进入陕北苏区采访。毛泽东认为这是向外界宣传红军的好机会。8月5日,毛泽东与杨尚昆联名致函参加过长征的同志们:“现因 ...
jd.sjtu.edu.cn/www/wskt/2006-09-28/1159454965d767.html - 15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中国红色旅游网而国民党从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一直将中共的长征诬称为“西窜”。 一直到1935年夏,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才出现“西征”这个词,这 ... 红军长征记》整理完毕后,一直未能正式刊行,直到1942年11月20日才作为“党内参考资料”,由总政治部付印。 ...
www.crt.com.cn/news/Html/shmw/11057175.html - 22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文章内容主编徐梦秋也是长征的亲历者,完整经历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全过程,协助他编辑的成仿吾也是长征亲历者,他们的编辑工作基本上是在 ... 可是徐梦秋主编的《红军长征记》却长期没有公开出版。1954年中宣部党史资料室将此书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 ...
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662 - 29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中国石化新闻网-新闻频道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平均每天行军70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行程两万余里, ... 笔者还收藏了1955年出版的《红军长征记》珍贵版本,收集回忆文章55篇。廉臣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杨定华的《雪山草地行军 ...
www.sinopecnews.com.cn/shnews/2006-10/19/content_409699.htm - 34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外界是如何知道长征的直到1935年夏,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才出现“西征”这个词,这还是红四方面军先用的。 ... 可是徐梦秋主编的《红军长征记》却长期没有公开出版。1954年中宣部党史资料室将此书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在内部发行的《党史资料》上 ...
skb.hebeidaily.com.cn/20060314/ca722139.htm - 30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结果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Google 首页 - 广告计划 - Google 大全
©2007 Google

——————

网页 约有67,300项符合红军长征记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11-20项 (搜索用时 0.46 秒)

[下载]《红军长征记》的故事(一)[中国拥军网论坛] -- Powered By Dvbbs ...红军长征记》,又名《二万五千里》,是毛泽东193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长征回忆录汇编。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引起国内社会各界的惊叹与关注。1936年8月,斯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进入红区采访。当时红军处境极为困难,二、四方面军尚在途中, ...
www.zgyjw.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5185&page=10 - 21k - 补充材料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由来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 ... 经过努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于1937年2月编完,但由于多数干部要开赴抗日前线,出版的事搁置起来。1942年11月, ...
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7/28/content_4887771.htm - 26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壮哉!伟大的长征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之际,由曲爱国、张从田先生撰著,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大型长征历史读物《长征记》正式 ... 长征既不是单纯的党史,也不是单纯的军史。而且单就军史来说,也不只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而是红一方面军、红二 ...
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7/31/content_4899736.htm - 77k - 补充材料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二万五千里》的版本故事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提议下,由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负责,开始组织征集撰写红军长征的文章。 ... 年7月,上海《逸经》杂志第33、34期上,连续发表了一篇署名“幽谷”的文章《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介绍了红一方面军长征。 ...
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118444&cid=354418 - 16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价值探析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有红军长征回忆录誊清稿本一部,标题为《二万五千里》。装于木盒中,三册,纸高210毫米,宽140 ... 年7月,上海《逸经》杂志第33、34期上,连续发表了一篇署名“幽谷”的文章《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介绍了红一方面军长征。 ...
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118529&cid=355126 - 16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红一方面军长征日志红一方面军长征日志》精选了1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并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红一方面军各军团在长征中经历的大小战斗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记录了 ... 书中真切记载着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血与火、云和月,似亲历者所记,却是一位后来的历史研究者的考证所得。 ...
www.bookschina.com/1660950.htm - 23k - 补充材料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中国艺术报—第403期红军长征记》,又名《二万五千里》,是毛泽东193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长征回忆录汇编。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引起国内社会各界的惊叹与关注。1936年8月,斯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进入红区采访,毛泽东认为这是向全世界宣传红军的好机会。8月5日, ...
www.cflac.org.cn/chinaartnews/2006-05/12/content_6962454.htm - 18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60种重点图书公布--读书--人民网红军长征卷》(6种)等,有关方面军历史的有军事科学出版社的《红二十五军长征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红一方面军长征纪实》、《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实》、《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等。 4.一批记述红军长征的经典著作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规模 ...
book.people.com.cn/GB/69877/4951221.html - 26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红一方面军长征日志:图书:价格比较:琅琅比价网红一方面军长征日志,作者:费侃如编著,东方出版中心,定价48元。多家网店价格比较,确保找到最低价,免除缺货烦恼。 ... 书中真切记载着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血与火、云和月,似亲历者所记,却是一位后来的历史研究者的考证所得。本书一部史料性的著述, ...
www.langlangbay.net/ShowPrice.aspx/pid/1557171.html - 23k - 补充材料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中国赣州网1934年10月16日,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八军团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先后从兴国、石城等地前往于都河集结出发长征,向突破国民党粤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地域挺进。作为红一方面军成员的红九军团担任野战军左翼后卫,是唯一一支在会昌集结出发的部队。 ...
gz.jxcn.cn/news/2006-7/2006728100628.htm - 14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结果页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