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58年台湾海峡空战国共战报比较

(2009-06-22 14:45:38) 下一个

共方报道:《1958年国共空军抢夺台湾海峡制空权大写真》,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国方报道:《台湾军队眼中的金门炮战》(很明显并非原题,但我未能查到原来的出处),来源:中国海军网


一、1958年7月29日空战


只有共方报道,文风之烂之浮夸(或曰浮肿恶俗虚夸),惨不忍睹:

7月29日上午,粤东沿海阴云密布,雷电交加。毫无知觉的国民党空军仍按惯例派出飞机毫无顾忌地对大陆侦察袭扰,可他们哪里知道,由解放军空军十八师五十四团大队长赵德安及高长吉、张以林等空战高手组成的飞行大队早已严阵以待。一人掩护,三人开炮,射击距离近者151米,远者也只有366米,长机高长吉仅用两发炮弹即击落一架敌机。在三五分钟内,4架雄鹰就在南澳岛上空以3︰0的大比分,击落2架、击伤1架敌机,自己毫无损失。

  好一场漂亮的速战速决的空中埋伏战,短促得就像一曲军营里催人晨起的起床号!

空战结束仅一小时,国民党“中央社”一反常态,以比新华社还要快捷的动作,抢先播发了台湾空军失利的消息。为的是借此向美国提出紧急要求,要求提供最新式的F-100超级佩刀式喷气战斗机来对付占优势的人民解放军空军。


二、1958年8月14日空战


共方报道:

8月14日是国民党的“空军节”。国民党空军渴盼能有一场胜仗来助兴,遂出动12架F-86战斗机进袭福建,试图把一支立足未稳的解放军空军部队赶出去。

  福州空军指挥所的雷达首先捕捉到了2架从马祖方向来袭的敌机,误判为F-84欲对新转场的部队实施侦察,根据其后一般有4架F-86掩护的规律,下令刚进驻龙田不久的空十六师四十六团起飞两个中队8架飞机迎击事实上的12架敌机。战后,刘亚楼在前线空战报告上红笔批注:“以8架去打判断中的6架,也没有体现以多胜少的原则!”给指挥员以严厉批评。

  对空军入闽作战,刘亚楼集中优势兵力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转场初期,由于前线指挥员没有很好贯彻“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原则,加之行动仓促、情报保证不够准确及时、引导尚不熟练,以及空中协同支持较差,因而有时各基地战斗起飞的兵力不少,但实际与敌遭遇空战时并不能保持优势,甚至居于劣势。

8月14日这场空战,由于指挥紊乱,8号机周春富失去编队联系,在与十倍于己的敌群格斗中,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自己也被击中,跳伞于平潭海域失踪(后确定为牺牲)。

国民党空军第一次打下米格机,欣喜若狂,在台北沿街鸣放鞭炮,报纸纷纷出“号外”。两天后,蒋介石亲自接见参战人员,勉励他们“发扬88226;14光荣传统,团结戮力,给毛共以更沉重之打击”。台湾当局大肆进行所谓“88226;14大捷”的庆功活动,诚然是自欺欺人。但解放军空军毕竟也损失了一名全天候飞行员和一架飞机,刘亚楼心情非常沉重,决定去福建前线察看空军入闽作战情况。


因此,根据共军战报,此次空战为2.5:1,共方损失飞机一架,但不知刘亚楼为何因此胜利而心情沉重?


国方报道:

八月十四日,国共空军于马祖领空三度冲突,米格十七遭两毁一重伤,国军军刀机一架受重创。

因此,根据国军战报,此次空战为2.5:0.5,共方损失飞机两架半。


三、1958年9月24日空战


共方报道:

1958年9月24日上午,国民党空军出动300架次飞机,分三批飞离桃园机场,先后窜到闽南泉州上空骚扰,机上挂载有美国刚研制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空对空武器──“响尾蛇”导弹。国民党空军由于在闽粤沿海连连受挫,企图用它进行报复。

  聂凤智在晋江罗裳山指挥所一声令下,在汕头、连城、漳州、福州等机场严阵以待的米格战斗机,立即升空应战。

  按规定的指挥方案,解放军空军运用的是打“时间差”的战术。应该是这批飞机来,那批飞机走,以保持空中连续的力量。没想到,起飞的时间没有搞好,各个机场的飞机几乎同时到了泉州上空,一下子把敌机团团围住,勇猛快速地与敌机群近战格斗,打乱了敌机的队形,使其没有发射导弹的机会。敌地面指挥人员看上下左右都是米格战机,以为解放军早有准备,布下了口袋,连忙命令撤退。在另一空域,海航飞行员王自重驾驶的飞机因失控而掉队,在追赶编队途中,突然与企图偷袭解放军飞行中队的12架敌机相遇。1︰12,情况万分危急!但为了保证战友的安全,王自重驾机毅然从下方揳入敌机群,在连续击落2架敌机后,被 “响尾蛇” 从背后击中,血洒长空。

  这天是世界空战史上第一次使用空空导弹。虽然早在1940年,纳粹德国就研制出X-4空空导弹,但在十几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空战还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这种新式武器。台湾当局“为稳定军心”发动的自台湾海峡局势紧张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空中攻势,事前下了很大的赌注,不惜突然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空空导弹,但并没有得到便宜,难逃被击伤击落4架飞机的惨败下场。

  “响尾蛇”导弹虽然初试身手,击落了解放军一架飞机,但同时也暴露出红外线灵敏度不高、没有敌我识别系统的弱点。刘亚楼建议有关部门据此尽快制定防范措施,使其在今后的空战中难以发挥作用。他还提请国防部五院把3枚落地未炸的导弹作为研制空空导弹的绝好样品。

  台海空战,开创了震撼世界的导弹时代的空中战争。

因此,根据共军战报,此次空战,共军至少击落国军飞机2架,共击落击伤4架,自己损失飞机一架。当然是大捷,但既然如此,又何以“开创了震撼世界的导弹时代的空中战争”?响尾蛇导弹是美国的新式武器,研制出来不久,而且是刚刚才运到台湾,第一次上阵,人类历史上从无这种战争经验,共军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遑论知道如何对付它。共军猝不及防,何以能在瞬间内即能全体悟出必须“勇猛快速地与敌机群近战格斗,打乱了敌机的队形,使其没有发射导弹的机会 ”?真是天才啊,不服不行。一般人绝对只能在战后“复盘”,开会总结经验,而我英勇的人民空军竟能在事前集体悟道,一定是具有李老师的特异功能。


国方报道:

六天之后,这个运补船团再度满载而至,所不同的,这次遭遇战发生在空中,而不是在海上。三十二架国军军刀式喷射战斗机,在船团上空掩护他们驶入料罗湾,同时,一百余架中共米格战机亦自南、北、西三个方向包抄而来;在长达四小时断续而激烈的空战中,国共双方百余架战斗机在长一百哩、宽五十哩离得福建沿岸上空互相追逐缠斗,国军新获美国制式响尾蛇飞弹大显神威,最后的结果:十比○,国军空军大获全胜。


因此,根据国府报道,国军毫无损失,共军损失飞机十架。这一点都不稀罕,原因其实已经在上面讲过了:连苏联人都不知道世上有空对空导弹这种新式武器,何况是土八路的文盲泥腿子们?老毛子传授的无非是二战的经典“咬尾战术”,西方称为dog-fight,但导弹的射程远比机炮的大,还没来得及飞过去咬尾,就稀里糊涂地给打下来了,死了也是个糊涂鬼。

据此,共方便宣布大胜:


  从7月至10月底,入闽空军(包括配属空军指挥的海军航空兵)与国民党空军空战13次,击落国民党军飞机14架、击伤9架,参战部队被击落、击伤各5架。

 迭遭打击的国民党空军,自此胆寒,被逐回台海中线,1958年11月后再没出动大机群与解放军空军照面过招。台湾海峡的形势也逐步缓和下来。

对这场特殊空战的指挥,几十年后,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的空九师原师长刘玉堤中将如是告诉笔者:“1958年台海空战,我军指挥艺术可说是威震海峡。”


奇怪,那场战事好像是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而不是万恶的蒋匪军主动挑起来的啊?既然蒋匪吓破了胆,我军夺得了制空权,何以不“千军万马要跨过海洋 ”,拿下金门涅?为何“台湾海峡的形势也逐步缓和下来”?莫非缓和台海形势竟是“万炮齐发轰金门”的目的?要么是反台独的高招?那为何后来我党又要把“台独”当成动武条件涅?

其实光看看两家的文风,就知道哪边浮肿恶俗虚夸了。共党文人咋过了半个多世纪还懵然不觉自己的文风简直是不堪入目——试问除了大陆,全世界有哪家的新闻报道写成这副鸟样?


四、中共的死英雄杜凤瑞


最后补充说一下,我记错了,据说是被万恶的蒋匪空军开炮在空中打死的“烈士”不姓安而姓杜,名曰杜凤瑞,可能与老肚子是同宗。下面是古狗来的烂文章,同样的浮肿恶俗虚夸。

杜凤瑞弹出座舱后,按动按钮,一顶白色的降落伞“砰然一声在头顶打开了。带着他徐徐向地面降落。天风如涛,云海茫茫,他觉得苍芒宇宙间仿佛只剩下自己。往下飘落,飘落。1500米,1000米,800米……眼看距地面只有几百米了,再有几分钟,杜凤瑞就要重返祖国大地的怀抱,与战友和亲人们团聚了。
  就在这时,一架敌机卑鄙地从上面俯冲下来,对准手抚伞绳,只在空中飘落毫无抵抗能力的杜凤瑞,射出了罪恶的炮弹……
  高炮部队的战友们亲眼目睹了杜凤瑞壮烈牺牲的情景,悲愤万分。他们把仇恨全部压入炮膛,一串串炮弹怒吼着射向敌机,这个残害杜凤瑞的刽子手终于没能逃过人民的惩罚。
  在掉头欲逃时,被一团炮弹击得粉碎。
  杜凤瑞牺牲了,他的英名永垂千古!
  为了继承发扬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964年国防部将杜凤瑞生前所在飞行中队命名为杜凤瑞中队。
  10月10日的空战,国民党空军的6架F—86飞机被打掉了3架,人民空军损失飞机1架。但台湾当局为了欺骗舆论,中央社发表消息声称:“在空战中,共击落共军米格—17型飞机4架,击伤米格—17型飞机两架,与敌机互撞坠毁1架,我机除张乃军少尉所驾驶的军式飞机1架撞毁共军飞机1架壮烈牺牲外,其它5架都已安全飞回基地。并绘声绘色地虚构了张乃军解救战友、奋不顾身、壮烈牺牲的情景。这一编造出来的胜利消息和空战细节,曾由蒋介石在台北介寿馆主持的所谓47年国庆纪念大会上郑重宣告并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欢呼。


作者:芦笛 在 芦笛自治区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穆正新:八二三炮击金门是这样取得胜利的 -- 沧浪之水 - (8517 Byte) 2009-4-26 周日, 下午2:34 (94 reads)
o 谢谢沧浪! -- xilihutu - (0 Byte) 2009-4-26 周日, 下午3:43 (3 reads)
* 解放军为何输了八二三炮战 -- 沧浪之水 - (4193 Byte)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