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华尔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个人资料
正文

周敦颐与濂溪书院

(2009-02-15 06:40:12) 下一个

周敦颐与濂溪书院

宋代理学宗祖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今湖南道县),生于公元1017年。周敦颐少年丧父,靠母亲郑氏和舅父抚养成人。长大成才以后,长期担任地方官吏。

周敦颐博学力行,遇事刚果。他为政精密严恕,务尽其理。在担任洪州分宁县主簿时,县监狱拘押了很多犯人,案件长久拖延不决。先生上任之立即讯问审理,依法处置,对于那些无辜被关押的百姓,一一释放回家,受到百姓交口称赞。后调任南安军司理,狱中有1犯人,法不当死,但转运使王逵却想重办,官吏们没有一人敢提出不同意见,周敦颐却挺身而出与上级争辩。王逵不肯接受他的意见,周敦颐愤而拿出朝廷的委任状,交给王逵说:“这样的官能当吗?靠杀人来讨好上级,这种事我决不干!”说完,转身挂印欲去。王逵受到很大震动,终于醒悟过来,接受了他的意见。由于他为政清廉,刚正不阿,声名远播,每到一处都到百姓衷心的爱戴和颂扬。

周敦颐在南昌担任地方官吏时,有一次路过浔阳,爱上了庐山莲花洞的山水,遂萌发了退休后要到这里来安度晚年的念头。不久,他到广东任地方官,由于身体不适,便要求知南康军,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赴江西星子县上任,第二年便退休来到莲花洞。

周敦颐来到莲花洞以后,创办了濂溪书院,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筑一爱莲堂,堂前凿有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和线当炎夏之时,莲花盛开,清香四溢,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一天夜晚,月明星朗,凉风可人,先生披银纱伫立在池边良久,见莲出污泥而高洁自爱,花濯清涟而无妖冶之姿,感慨丛生,文思泉涌,乃转身回房,奋笔疾书,草就《爱莲说》一篇,其佳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烩炙人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