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总参泄密事件,

(2007-11-19 16:32:40) 下一个

美国五角大楼官员向《华盛顿时报》表示,中国透过建在西部地区数个地面电子监听站,对其他国家进行大规模电子窃听,甚至拦截网络邮件。其中,有些接收站已可从最近Google Earth提供的卫星照片中,首度让世人清楚看见。  

  官员指出,由中国解放军及政府情报机构负责操作的这些地面接收站,除监听电子讯号外,也搜集透过卫星在网络上传送数以万计的电子邮件。利用大型碟形天线及得自美国公司的高速电脑及商用软体,监听站便可取得无数资料并过滤。  

  《华盛顿时报》说,藉由键入关键字,中国监听人员可为中国军事与商业取得有价值的情报。  

  报道说,其中一个电子监听站设在西北的甘肃省张掖市。《华盛顿时报》在两千年时,已率先披露这一监听站,当时这一监听站正规模扩建新的卫星天线。张掖监听站由解放军总参三部十二局负责,该站除监测外国卫星外,一般认为也是中国反卫星计划的一部分。  

  中国总参谋部二部主要负责情报工作,过去负责人为熊光楷,也是原中国中央对台领导小组成员之一。总参三部则主要监听各种电讯情报,在全大陆边境都有电讯监测站,负责截收邻国电讯,也利用电子过滤系统截收邮件,并对特定语言录音监听。  

  第二个电子监听站设在新疆苏勒,第三个则设在喀什。美国情报官员透露,喀什监听站在1991年波湾战争,因拦截到沙特阿拉伯通讯,以致能在五天前准确预测测美即将发动地面战。  

  Talent-Keyhole.com影像分析师布朗说,中国监听站可搜集大量从欧洲传到亚洲的资讯。布朗指出,中国已有足够能力,筛选特定目标全力进行监听,而所得到的资讯,不仅有助中国的经济间谍战,也可拿来进行军事通讯流量分析。  

 

==============  

再来一点  

解放军总参三部、四部
三部  

职能  


总参三部是负责“信号情报”(技侦)的,即侦听、处理和转送国外电台的通信传播信号。该部据Mark Stokes说,有点类似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局(NSA)Desmond Ball称三部又被叫做“技术部”,虽然还没有办法可以证实。  

说明  

关于二部的说明在本章同样适用,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高度神秘的领域,很多东西只能靠推测。甚至是,对三部的了解比二部还要少。我们几乎对所述的任何情况都没有把握。  

资料来源  

三部的资料来源比二部更少。Eftimiades的资料除了告诉我们该部确实存在以及从事技侦之外,就再也没说什么了。FAS网站上有一个网页是关于三部的,其消息来源是香港报道。简氏防务周刊上一篇简短报道称,中国在老挝和缅甸设有侦听站,但没有提供消息来源。简氏情报评论发表过一篇很有趣的,篇幅也相对较长的文章,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国防大学名叫Desmond Ball的人写的。这就是序列图中那些侦听站的主要资料来源了。但在这里,却没有资料可以罗列。因为该文声称:“所有对本文的引用必须得到作者的认可。”  

编成  


办公厅  

这是一个作者推测出来的机构,假设总参所有二级部都设有属于自己的行政中心。  

政治部  

这也是作者推测出来的机构。假如Eftimiades所说二部设有政治部是正确的话,那么三部很可能也设有一个。  

八局  

2000年五月华盛顿时报的一篇报道,三部八局是“负责截听前苏联地区的电子通信信号”,中亚地区各共和国也是该局的目标范围。该报道声称一个侦听站位于Dingyuanchen,其“侦听对象是中俄边界地区”。  


十二局  

同样是华盛顿时报的这篇文章指出,三部十二局是负责“识别和跟踪外国卫星——即美国军用卫星”。该报道还说,十二局的一处设施位于Changi  

其他局  

如果华盛顿时报的报道属实(虽然我们无从核实),那么显而易见,三部由一些针对特殊国家的编号局(让我们称其为“地区局”)和其他一些针对特殊通信系统例如卫星、传真、移动电话等的编号局组成。这些局可称之为“功能局”。然而,这是我们带有一点推测的判断。但可以说,如果三部真是这样子的结构,那么三部序列图(6)中所列的大多数的,即便不是全部,国内各类侦听站不是编号的“地区局”就是“功能局”。  

外国语学院  

在解放军情报系统内,该校被看作是二部“国际关系学院”的姊妹学校。据FAS的资料:  


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是由三部领导的,负责培养侦听国外军情的外语人才。该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93外国语学院,文革后从张家口迁至洛阳和南京,分为两个学院。  

国内侦听站  

显示,这里没有三部的下属机构,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所谓的侦听站。序列图(6)中所有那些侦听站都源于Ball的报道。每个框中标有其所在位置和侦听目标。Ball声称三部的“网络控制中心”在Xibeiwang,位于北京西北(海淀区)。他没说这个控制中心是干嘛用的。  

国外侦听站  

某些公开新闻报道说三部确实在中国以外设有侦听站。简氏防务的Robert Karniol报道说,1994年万象同意北京在老挝南方省Champasak设立三个侦听站。其中一个在Khong,另外两个在哪不知道。Karniol还说中国在缅甸也设有侦听站,但没说在什么位置。而Ball则说,简氏防务早在1992年一篇被认为是谣传的报道中曾提到,缅甸同意三部在安达曼海的椰树岛上设立侦听站,看来是监视印度用的。 Ball还说,“……Paracel群岛中林岛附近的石岛上明显也设有一个侦听站,这是覆盖南中国海地区的。”而从1999年起,有美国媒体报道说:据推测,中巴两国在古巴位于的Lourdes一个侦听站项目上展开了合作,该站最初是由苏联援助建立的。这其中只要有任何一个侦听站确实存在,都有损于我们经常听到的“中国在国外没有驻军”的形象。  

法律顾问办公室  


《解放军报》过去至少有一篇报道提及该办公室。  

国内侦听  

三部还有一项间接职能,曾经有人在写到三部的时候声称除了对外通信侦听外,三部也负责对国内军网通信的侦听。一家香港刊物认为,对国内军网通信的侦听是一种对解放军的监控机制。  

虽然垂直领导了遍布全国的侦听站,但中央军委和总参并不会贸然相信偶尔一次对敌台的成功窃听。但中央却足以相信各大军区之间任何有线和无线的通信联系都无法避过这张侦听网的耳朵。由此便达到了另一个目的:直接监督和控制各大军区、各省军区,和各集团军的全部活动。  

虽然听起来有些严厉——甚至有点夸张,香港媒体往往就是这样——但侦听国内军网通信这件事实很可能还是成立的。不过这并不是对其“忠诚度的考验”,而是对战备安全的抽查。  

与各大军区的关系  


本文研究者有些迷惑:各大军区负责战略侦听的部队是由谁来掌管的?是北京的总参三部?还是大军区司令部?很可能是前者,但我们从公开资料中找不到明确答案。Desmond Ball说:  

负责信号情报收集和处理的骨干侦听站是由各大军区司令部三局来运作的,也就是北京、沈阳、成都、广州、兰州、济南和南京。这些局还掌管着一些位于其各自防区范围内的下属侦听站。  

还有  

由总参三部领导的这些三局负责运作各大型地面侦听站,而它们是挂靠在七大军区司令部下面的。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区域,例如:兰州军区的三局负责侦听俄罗斯方面的信号通信,并肩负着对俄方导弹攻击进行早期预警的重要使命。  

通过上下文,我们很难判断“挂靠”这个词的具体含义。  

恰恰相反,香港记者Huang Yung-nien of Chien Shao则认为,大军区的司令和参谋无权干预在其防区内展开工作的三部机构。  


侦听站完全是总参三部的“代理机构”,同其所驻扎的省军区及大军区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这些侦听站在人员、编制、预算、组建方面,完全由总参三部独家负责,与当地其他驻军之间也没有关系。  

虽然罗列了这些解释,但不管Ball还是Huang都没有给我们一个可靠的答案。所以我们还不能就这个问题得出结论(“隶属”或“独立”):到底是谁在掌管这些侦听站的运作呢?]  

定远城也称定远营,俗称王爷府。位于贺兰山西麓。解放后改名为巴彦浩特(蒙语为富饶的城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该报道还说,十二局的一处设施位于Changi。山东昌邑市,由潍坊管辖  

Ball声称三部的“网络控制中心”在Xibeiwang,位于北京西北(海淀区)。西北旺,位于海淀区东北旺乡,居住在海淀的人都很熟悉的地名  

1994年万象同意北京在老挝南方省Champasak设立三个侦听站。占巴塞,老挝南部省份  


据推测,中巴两国在古巴位于的Lourdes一个侦听站项目上展开了合作。卢尔德,前苏联在此建有针对美国的大型电子情报搜集基地,俄罗斯已于近年放弃  

三部的级别怎么那么高?像这样,单列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后勤部,总参三部管理局,总政直供部,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国防大学校务部,武警总部后勤部,总后所属直供单位  

一、总后勤部卫生部为全军最高一级评残管理和审批机关,负责对全军各级评残审批机关资格的审核与确认,负责业务指导和对本办法的解释,同时兼管总后驻京部分单位的评残审批工作。  

二、各军区、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卫生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管理局(直工部)、总参三部后勤部卫生(行政)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院()务部卫生部(),总后基地指挥部卫生部,各军区空军、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后勤部卫生处具有对军官、文职干部和志愿兵的评残审批权,并负责所属直()供部队的军官、文职干部和志愿兵的评残审批工作。沈阳、兰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分别代管总后嫩江基地,总后青藏兵站部所属部队军官(含文职干部)、志愿兵的评残审批工作。  

三、各省军区、各集团军、北京卫戍区、上海警备区、天津警备区、海军各基地、舰队航空兵、国防科工委和二炮军级基地、南疆军区、昌都军分区后勤部卫生处(),各后勤分部、办事处卫生处、总后青藏兵站部后勤部卫生科,各军医大学,总后基地指挥部第一、二、三、四后方基地卫生处具有对义务兵的评残审批权,并负责所属直()供部队的义务兵的评残审批工作。沈阳军区后勤第四十分部卫生处代管总后嫩江基地义务兵的评残审批工作。  

大概是三部编制大,几万很有可能十万以上人员,工作独立性强所以就不由总参管理局、总参政治部管了。  

 

 

 

 

 

四部  

关于该部的资料很难获取,几乎没有。《DPMP》书系根本就没有提到过它。不过我们还是对其作用及职能有一点了解。Mark Stokes在他的专著中讨论过这个部,Ball也在一篇关于解放军信号情报系统的文章中对四部有所触及,然而他们都没有提供很多细节。正如Stokes指出的那样,存在着一道鸿沟迫使我们还不能真正了解它。  

需要补充说明一下的是:专家们对于该部是否被编为“四部”意见上仍有分歧。BallStokes声称“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ECM&RD)在内部被称作“四部”。而SEROLD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书系则认为“通信部”才是“四部”。  

不管怎么迷惑,至少在信息战和电子情报之间应该会有一条大致上的分界线的,当然通信部和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在职责上也可能会有所重叠。有趣的是,Mark Stokes引用了1997年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的一篇论文,作者是Zhang Youcai,该文着重论述了战区电子对抗。通过该文章的标题(就是关于电子对抗的论述)Stokes推测Zhang可能是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的部长或者副部长(他认为这就是四部)。然而,1999年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把通信部(《中国军方高级将领》认为这才是四部)部长写成了Zhang Youcai(通信部——四部)  

再后来,很多资深人士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确实是四部。通过前面这些相矛盾的说法,可以发现,事实上很可能在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成立之前,通信部是四部。  

BallStokes都认为,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是一个部级的战术电子情报部门,也是三部领导下的战略信号情报系统一个很重要的配合部门。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核心任务是负责战术级别的情报战。  


Ball的资料,“1990年,四部正式组建,级别与二部、三部相同。这说明近年来,中国在战术技侦和电子战方面得到了加强。Ball还声称,在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组建之前,电子战是二部的一项职责。Stokes说:  

总参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也就是总参四部),组建于1990年,负责电子战,包括电子情报、战区威慑、电子秩序。除了执行解放军电子战理论政策所规定的内容之外,四部也向战略目标提供电子防御,例如位于北京西山的军事指挥控制中心。  

Ball说,在向国家重要目标提供电子保护措施的同时,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也掌管全军下至师级单位所属的电子战分队。此外,Ball还说,这个总参二级部“也管理和领导着海空军部队的信号情报和电子战的运作。Ball认为,总参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同各大军区相关兵种分队之间的关系,和前面所述的总参三部同各大军区相关兵种分队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真的是这样吗?虽然这里还不能确认,而这种观点却不可小视。经常有人就有关双重领导的问题提出质疑:战略战术侦听站是隶属于总部的,因此是由总参三部直接管理的。电子战分队,尤其是陆军的电子战分队,更可能作为师级单位的队属兵种分队而受到其所属单位一定程度的领导。同时也不难想象,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也领导着解放军海空军的电子情报收集设施(机载情报收集系统、特别还有海军舰载设施),以支持全国范围的需要。  

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的具体编成情报尚不得而知。我们只能对此进行一些概念上的推测。一般情况下,我们推测其下设办公厅和政治部。此外据推测在这个部里还设有一些局,分别对陆海空三军部队在业务上提供指导,对直属该部的电子对抗部队和雷达兵部队进行垂直领导,或负责一些对口研究所的工作。  

Stokes识别出有三个研究院所:  

◎西南电子研究所(SWIEE)——即成都第29研究所,负责雷达干扰发射台的研发。]  


◎总参第54研究所,据Stokes说,该所是专门“为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研制分析雷达脉冲参数的数字电子情报信号处理器的。”  

◎合肥第36研究所,负责研发通信干扰发射台。  

此外,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还有自己的军事院校。Stokes确认了其中一所是合肥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安徽省),但这是1999-2000军事院校合并之前的情况,现在是不是这样我们尚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从编成上来讲,StokesBall都只关心了该部的“电子对抗”这一方面——听起来这是为了对抗敌方电子系统的。然而,“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这个名字意味着还有“雷达兵”这一方面。那就是说,该部不仅仅涉及对抗敌方电子系统,也要发展解放军自己的雷达系统和雷达兵部队。所以,可以设想,电子对抗与雷达兵部可能下设两个主要部门:一个电子对抗局,一个雷达兵局。例如,雷达兵局就可能负责起草了1996“全军雷达装备技术管理条例”。  

通信部  

通信部是解放军信号兵部队的总部。但已远远不只是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分支了。它是负责所有军事通信和战略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的最高国家机构。它在美国军事体系中没有单独对应的部门。  


虽然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拼凑出通信部的具体职责,但还是可以通过中国国内公开报道推测出一部分可能属于其的权限。它的角色、职能、活动显然包括有:]  

◎开发、建设、指挥、维护全军范围内的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解放军行政管理通信系统(即“全军公共数据交换网络”)  

◎可能参与安装、配备和维护位于北京西郊的解放军西山指控中心的C4I系统。]  

◎同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一道,改造增强通信基础设施。  

◎指导和监督各大军区的通信部门。  

◎起草并向全军各单位发布战略、战术级的作战通信条例。  


◎管理那些可能是隶属于通信部的高技术通信设备研发机构。  

◎对直属通信部的战略军事通信部队(可能包括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部队)实施军令和军政管理。  

◎与总参其他部门(例如军训部)一起,发布通信兵军官、士官、士兵的训练条令和标准。  

◎管理培养通信兵军官、士官、士兵的各类院校。  

◎负责编撰信息战学术理论  

◎在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并协助地方通信设施的复原。  


◎可能(只是推测),通信部与信息产业部共同负责全国范围的无线电频率管理,后者由前邮电部和电子工业合并组成。  

◎据说,总参通信部和全国其它军队地方机构一道,参与了通信和自动化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  

◎最后,总参通信部显然也参与了设计、研发、安装和维护全军其它单位的通信和数据网络工程,这些工程需要向非作战应用领域提供长期的通信支持。例如,总参通信部参与了1999年由总政治部组建的“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络”的研发工作。  

虽然解放军1999年就被命令与经商脱钩,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官也宣称这项工作已经结束,但总参通信部似乎仍然在运作一些原先的与通信和计算机相关的业务。据某些人说,解放军(通信部)在商业通信领域的地位反而变得更为坚固了。以前总参通信部直接涉及的公司包括:中国电子系统工程公司,也可能包括平和(音译)电子有限公司,和中国志华(音译)有限公司。  

除了管理解放军的军事通信系统之外,总参通信部也在全中国的通信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方面扮演了领头作用。有足够的事实表明,总参通信部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并且趋向于越来越致力与中国各大公司和院校合作,进行商业通信系统和军事工程的发展工作。  

虽然中国官方对总参通信部在商业和基建方面的报道很多,但却很难找到涉及其本职工作,在战术、战役、战略级别的军事通信管理和指挥——即C4I系统方面的文章。然而,《解放军报》曾有过一篇简短却明确的报道,列举了由总参通信部负责的解放军军事通信网络的基本构成,以及各个网络的相关概念。  


◎军用电话网(非密)  

◎保密电话网  

◎全军数据通信网络(可能就是上述的“全军公共数据交换网络”)  

◎一个“广泛的野战通信系统”,它“整合了声、光、电信号,利用空中、地下、潜艇数据链。”(就像战术/作战网络系统,整合了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  

另一个关于解放军通信系统的项目包括:  

◎地下光纤网络  


◎通信卫星  

◎微波通信  

◎短波广播站  

◎自动指挥和控制网络  

这些资料说明,总参通信部似乎设有很多、很多建制内的单位和人员从事着固定通信设施(例如高频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电话交换系统、对流层散射通信)以及移动(可部署)战略通信设备。这同时也意味着总参通信部下设大量建制内的维护和后勤部队,以对相关设备进行修理、供给、维护、测试、校准,并执行总务方面的职能。如果有谁能够接触到确切数据,得知总参通信部拥有数以千计的“野战通信人员”,可他们并不属于各大军区而直属总参通信部,千万不要为之感到惊讶。  

总之,总参通信部肩负的主要军事使命是:规划和实现解放军作战指挥及行政管理通信网络的现代化。总参通信部正负责建设一个长途通信网络,以满足打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急切需要。在这点上,通信部正着力于实现军事通信的“六大转变”。这些转变包括:  


1.
从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的转变  

2.从电缆向光缆的转变  

3.从单用途终端向多用途终端转变  

4.从机电交换系统向自动交换系统的转变  

5.从单任务网络向多任务网络的转变  

6.从人工系统管理向自动以及智能系统管理的转变  


编成  

通过上述这些业务职能和工作任务,大家会想总参通信部肯定是总参的一个大部,下设很多个局和办公室。可是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不太可能把总参通信部的各项职能及其具体机构的设置都一一列举出来。  

军事院校  

毫无疑问,总参通信部肯定下设有其自己的技术院校。但是否在总参通信部内部设有一个专门的职能局,配合总参军训部一同管理这些院校,尚不得而知。  

通信安全局  

这是本文作者推测的一个局。有迹象表明总参通信部内设有一些机构,以专门负责“通信安全”方面的工作。  


通信自动化局  

这是本文作者推测的一个局。该局似乎从事与自动化以及自动化安全相关的工作。  

战略通信局  

这是本文作者推测的一个局。有迹象表明,总参通信部内设有一些专门机构,以负责战略通信方面的工作。战略通信是与战术通信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这或许意味着要向最高指挥机构和解放军其他统帅机构提供通信保障。这个机构同时也向西山国家指挥控制中心的通信线路提供人力、操作和维护等各项保障。  

战术通信局  

这是本文作者推测的一个局。负责领导各大军区及其下属部队的通信工作。也就是向各级战役战术部队提供通信保障。  


建制通信部队  

可能编有旅团级的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部队,直属总参通信部。其中一个被确认是第三通信团。这些部队(1)负责全军军事通信的操作(2)在必要的时候被派往支援地方抢险救灾,控制国内动乱,或在战时用以加强下级单位(大军区及以下部队)。  

通信研发院所  

很显然,总参通信部设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至少有一个已经被确认的,那就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军务局  

该局在1996年和1997年版的《中共军方高级将领》一书中有提及,但再也没有其它更多信息了。  


公司  

如前所述,至少中国电子系统工程公司尚在总参通信部内。  

后勤训练大队  

由《解放军报》确认。  

工程团  

由《解放军报》确认。  


军务部  

总参军务部负责军队系统在行政管理上的运转、操作等事务。它看起来专门执行中央军委在军队行政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制定特殊政策(“纪律、规章、条令”)  

◎对军内各项工作进行指导  

◎检查军内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  

该部负责全军军务工作,其职能有点类似于美国陆军的副官(负责编写各项条例和政策法规),巡视员办公室(负责视察并解决部队实际问题), 美国陆军人事司令部(负责军队人事方面的政策),以及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负责编写作战训练手册)。凡是非作战和非党务方面的新事情,一般都由总参军务部的发言人出面向军队系统进行宣传和解说。  


从中国官方点点滴滴的报道中可以发现,总参军务部的权力范围相当广泛。]该部在纵向上,上至中央军委,下至各大军区和军兵种部队;在横向上,与总参其它机构例如法制办,以及总政、总后、总装等等部门的关系都相当密切。  

例如,似乎总参军务部负责贯彻中央军委的文件指示,落实文件精神,并监督各大军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来执行中央文件。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度重视军队行政和管理“正规化”和“标准化”建设。在涉及大多数非作战事务和少数作战事务的改革问题上,军务部似乎是站在军委改革议程的最前沿。  

军务部负责编写解放军制度方面的立法工作,有些是对现行法规的修订,有些则是新立法的条款:  

T解放军警备条令  

◎解放军内务条令  


◎解放军纪律条令  

◎解放军队列条令  

◎解放军司令部工作建设指导  

总参军务部士兵局最近经常被提及。1999年,新的《解放军士官条例》正式发布,该条例是对《现役军人条例》的修订。  

而且,总参军务部也负责全军机关工作的政策制定。这意味着工作形式的使用,文件传送的流程,以及各个单位各级军官都遇到过的,一纸文件在各个机关部门之间传递所须的复杂手续和诸多细节(引用美国参谋军官的话来说)。]  

总参军务部也参与制定了2000年二月份颁布的“全军司令部建设纲要。”。这说明军务部也参与了部分作战事务方面的工作,至少是从行政的角度。纲要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1)规范化、标准化各级司令部在行政和作战方面的的工作职能。](2)理顺指挥关系。(3) 确定领导职责。 编写、颁布与实施这样一份大型文件(据说该《纲要》有835节),有点相当于起草美军“联合作战纲要”,以及美国陆军的“作战手册”。  


由其职责权限范围可知,总参军务部也负责了1999年十一月“全军参谋长会议”的组织工作,在这次会议上总长傅全有论述了“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形势下对全军各级司令部及参谋人员的新要求。  

军训部  

总参军训部是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长在全军军事训练工作方面的执行机构。它至少承担以下一些职能:  

◎领导全军的训练工作。  

◎设定训练标准  

◎评估训练水平  


◎研究新的训练方法  

◎管理解放军的训练经费  

此外,军训部还负责领导和监督全军军事院校系统的工作。  

军训部的领导职能辐射到了所有的解放军单位:从四总部机关参谋人员的训练,到各大军区、三大军兵种(空军、海军、二炮)及其下属部队的军训部门,各个大大小小部队的训练(演习),单兵演练,还有技术训练。  

最为重要的是,军训部通过训练方式的改革,带领全军从新作战概念的理论研究阶段,转入实战应用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解放军日益强调“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引入新的作战概念以转变解放军的军事训练已成为总参军训部的中心任务。  

由于和平时期训练是解放军的中心任务,所以关于这方面活动的报道很多。因此,虽然尚不能一一列举总参军训部下属各局的具体职能,我们却可以列述该部大体上的活动情况和相关职责。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测这些不同的工作职能大致是该部中的哪个机构所具体负责的。  


年度常规训练指导  

发布和下达各项业务通知、指示和章程  

下基层检查军训情况  

鉴定和发展现代化军事训练装备  

为新型作战理论开展训练试点工作  

与各大军区之间保持相关的业务关系  


研究和学习外军的训练工作  

管理解放军的训练基地  

对解放军军事院校系统进行调整和改革  

领导各项体育赛事  

 


关于总参一些部、局的沿革  

资料来源: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总参谋部 回忆史料 1927-1987  


四部(屈培壅:回顾总参四部成立前后)  

19759月总参决定先由通信部成立四部筹备组,19751218日,叶剑英向中央和毛泽东呈递《关于加强电子对抗工作的报告》,建议组成国务院、中央军委电子对抗和雷达管理领导小组,成立总参四部。19766月中央军委任命屈培壅(主持日常工作)、孙玉衡、李文昌、申仲义为总参四部副部长,19774月任命王诤兼任部长,197810月任命李光为政委。王诤逝世后,19801月任命屈培壅为四部部长。19828月四部并入总参通信部,称总参通信部四部,对外保留总参四部名称。19858月再将通信部四部恢复为总参直属部,称总参电子对抗雷达部,部长靳庆丰,副部长张有才。  

动员部(曹宇光:对建国初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回顾)  

1950630日,军委决定成立军委人民武装部,隶属于总参,部长张经武,副部长傅秋涛。1955429日改称总参动员部,部长王平。  

装备部(万毅:装备部的组建及其使命 杜屏:从恢复装备部到全军装备进行全局整顿)  

19535月成立总参兵器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19558月改称装备计划部。196910月改归总后。19754月重归总参建制。  


机要局(莫春和:回忆总参机要局的几件事)  

19536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整编机要机构的决定,将全国机要部门的组织和编制必须按党政机关与军队分开的原则进行整编,军队机要工作从中央机要局分出。19553月总参机要局成立,局长黄有凤,副局长阳自碧、莫春和。总参机要局的基本任务是组织全军密码通信、翻译,办理军委及各总部级密码电报,保障作战指挥,保证核心机密安全。  

外事局(朱开印:军队外事工作的二十五年)  

1951年成立军委外联处,属总参情报部。1955年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防部外事办,接受总参情报部和国防部办公厅的双重领导,1959年后专属国防部办公厅。19641月扩编为国防部办公厅外事局,下设办公室、1处(武官)、2处(军援)、3处(调研)。1965年底改归总参建制,其编制也进行了调整。  

管理局(梁锡昌:军委和总参机关进入北京后的后勤保障工作)  

19551月成立总参行政经济管理部,19609月撤销,成立国防部办公厅管理局,局长黎化南(办公厅副主任兼),政委严俊。196310月改归总参建制。  


测绘局(刘良:对建国后我军测绘事业的创建与发展的回忆)  

1950511日成立军委测绘局,局长蒲锡义,由测绘学校、华北军区地图科、总部兵要地志科为基础组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