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毒气”侵袭

(2004-12-16 10:41:11) 下一个
 
“毒气”侵袭北京白领 办公室空气质量无一达标

2004/12/16 

“如果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9项指标去检测北京所有的办公室内环境,恐怕没有一家能达到标准”——中国科协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语出惊人。

  为摸清办公环境污染状况,北京市启动了首次“办公室内环境免费检测”活动。出乎意料的是,只有39家单位同意接受检测。难道员工不关心自己的办公环境吗?调查组秘书长盛健无奈地告诉记者:不是不关心,而是单位的领导们拒绝检测——

  办公室空气质量检测因老板拒绝遭冷遇

  从10月20日起,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启动了北京首次“办公室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免费检测活动。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办公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判别污染物质种类和来源。这是一次公益的免费检测活动,消息一传出,几千人打电话咨询。然而,与火爆咨询形势相反的是,最终却只有39家单位参加了检测,离预期300家差之甚远。为什么前后如此悬殊?

  调查组的工作人员在记者的几经追问下道出了实情——“老板们拒绝检测”。原来,在此次调查中有这样一项要求——“报名表应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正是这一要求,成为了参检单位少的根本原因。“很多打电话来咨询的都是员工,而单位领导并不怎么关心。加之要签字和盖章,领导们怕牵涉到今后的责任问题,所以干脆就不让单位参加检测。有两家单位领导在员工的鼓动下已经签字报名了,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退出了检测。”盛健无奈地说。

  “员工想检测我们能理解,我们撤回来自然有我们的考虑,是领导班子共同决定的……”当记者通过电话了解××电子设备研究所为何报了名又撤出时,领导含糊回答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不是我不关心办公环境,但作为领导有我的难处,万一超标了,员工需要赔偿怎么办?物业不再租房子了怎么办?出了法律问题又怎么办……”另一家企业领导很直率,对拒绝检测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也许,这才是办公室检测遭冷遇的真正原因。

  目前,39家单位的检测结果都已经出来了。记者翻遍了39份检测报告,一个更为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面前:39家接受检测的办公区,2/3以上存在污染。39家单位涵盖了自购、租赁、自建等多种形式,办公区面积从几十平米到上万平米都有,横跨了学校、展览馆、茶楼、软件公司、党政机关办公室等多个行业。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环境——一个随时都可能遭受“毒气”侵害的工作空间!

   装修制造了办公室里的主要有害气体

  “经检测,甲醛超标6.68倍,苯超标2.6倍,甲苯超标2.7倍,二甲苯超标2.3倍,TVOC(有机挥发物)超标3.4倍”——这是本次调查中,××咨询开发公司研发办公室的检测数据。

  “从楼道里就能闻到明显的刺激气味,它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家。”调查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办公室内的工作人员对异味反应特别强烈,刺鼻、刺眼、流泪,头痛、头晕、胸闷、乏力,有人皮肤已经出现过敏红疹了。公司搬进来已经3个多月了,领导一直不屑地解释说‘每个新装修的房子都会有气味,时间长了就好了’。”

  而当领导拿到检测结果时,居然疑惑地问调查组人员:“怎么超标几倍就这么大的味儿呢?”

  “这是我们领导新买的房,装修时用的都是最便宜的木材和漆,根本不管环保不环保。领导说办公室有点味儿没关系,能工作就行了,没想到3个月了,味儿越来越厉害,根本没法工作。”该单位员工告诉记者。

  其实,办公室里的有害空气主要来源就是装修这一环节。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蒸汽,还有一些则来自建筑物自身,比如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会渗出有毒气体氨。地下土壤和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的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而这些,正是很多领导忽视的环节。

  “很多单位领导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意识——单位装修没必要像家一样环保。在这样一种被忽视的状态下,办公环境差成为普遍现象,而员工成为自始至终的受害者。”调查组人员说。可见,领导环保意识淡漠,是办公环境最隐晦的凶手。

“写字楼综合症”正在白领中蔓延开来

  周一早晨,在一座高档写字楼内,××电子科技公司的员工们兴冲冲地走进新装修不久的办公室时,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300多平米的办公室里,周末下班时还枝繁叶茂的各种花木叶子全部枯萎了,就连员工们自己案头的插花也不例外……

  大家议论纷纷,联想到不久前的装修和很多员工出现的气短胸闷、头晕脑涨的症状,大家怀疑是空气质量出了问题。请来室内环境检测中心检测后,发现室内空气5个检测项目中有3个不符合国家标准,其中甲醛超标8倍!

  在主要的污染源被锁定在几十套新更换的隔断办公桌椅和地毯上时,该公司老总面露难色地表示:公司尽量想办法治理,但十几万的办公设备投入不能白扔,想在这工作,就不要太挑剔……当老总说出决定时,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留下。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三个员工中,就有一人长期在会使他们生病的场所中工作。

  很多写字楼的空气污染都是由于办公家具选择不当造成的。办公室桌椅、隔断、壁纸墙布、强化地板都可能散发甲醛,地毯可能释放甲醛和二氯苯,一组组被油漆刷拭锃亮的文件柜是苯、甲苯、二甲苯挥发的主要来源,连会议室中的皮质沙发也可以释放出足以污浊整个房间的甲醛、苯、TVOC等多种“毒气”。

  由于长期在空气污浊的办公环境中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会出现一些特有症状:眼、鼻、咽喉干燥,全身无力、不适,皮肤粗糙、容易疲劳,经常发生精神性头疼、记忆力减退等,这种症状被称为“写字楼综合症”。而且,“写字楼综合症”正在以快速发展之势,成为“办公室一族”越来越明显的征兆。

  一位检测公司女员工艰难的维权之路

  沙玲,原北京某检测有限公司职工。因怀疑自己当初怀孕时受到了电磁辐射,导致女儿20年来无法正常生活。她把当时的工作单位告上了法庭。

  沙玲的女儿从一出生就患有多种疾病。沙玲夫妇身体都很健康,沙玲便把怀疑的目光转到了办公室门口的3台LWF-B等离子体低温仪器上:怀孕期间一直都处在它的高电磁辐射中,女儿的病情是否和它有关?

  这是全国首例电磁辐射人身伤害案,宣武法院受理了此案。沙玲介绍说,她怀孕8个月时照了B超,就发现孩子右肾有问题;多年来,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造成女儿多病的原因;后来发现在医书中找不到女儿患病的原因,在电磁辐射书籍里全都找到了。于是沙玲认定当时单位里的电磁辐射是元凶,把原单位告到了法院。

  由于没有证据表明辐射是致沙玲女儿身体畸形的直接原因,因此宣武法院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原告沙玲的起诉。

  与沙玲比起来,现代“办公室一族”应该说更是“身陷危难”中,除电磁辐射之外,来自于电脑、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等的诸多电子伤害汹涌地包围着他们。

  一间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除了人就是电脑和一大堆的电子办公设备,显示器挨着机箱,机箱旁又堆着传真机、复印机等,臭氧、辐射与电子雾等等污染伴着机箱风扇的阵阵热浪,释放向工作中的每一个人——这就是上班族谁也离不开的办公环境。

  然而,电子危害到底有多大?对身体有哪些直接的影响?科学界对此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也正是由于这些未知因素的存在,像沙玲这样的弱者很难得到法律的支持,更难从单位得到赔偿。

  
    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

  “一到晚上,在外面跑了一天的销售人员就回来了,一百多人都聚集在那间只有40多平米的会议室里汇报工作。人挨人、人挤人,100多人的气息混合着香水味、汗水味、烟味、清香剂的味道飘散着,呼进再呼出。会议往往一开就是一两个小时,恶气越来越浓,气味越混合越分辨不出是什么味道,让人头晕、头痛、恶心……只要一走出那间屋子,立刻症状就消失了。”——从事销售行业的李小姐这样描述自己所在的办公室环境,“我们已经很多次向老板提出,换个大的或通风条件好些的办公室,但领导总是说先凑合凑合,等公司效益好了再考虑,其实根本就是托辞。”

  中国标准化协会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高出室外5至10倍。办公室内空气质量差,成为办公室存在的普遍问题。

  许多单位内,领导为了节省开支,会安排几十人在一间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密度非常大。人员密度大必然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再加上写字楼中央空调系统新鲜风量不足、缺乏维修清理等问题,更加剧了空气污染。

  写字楼中使用的杀虫剂、涂改液、化妆品等等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等“毒气”夹杂着污浊的空气,大部分被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员吸入肺部了。它们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可导致呼吸及神经系统的病变,容易头痛、疲倦、流鼻涕、喉咙痛、反胃、眩晕、行动迟缓和记忆力衰退,甚至有致癌的危险。这种空气污染情况,冬天更为明显。

  对于很多老板来说,在公司的经济利益和办公环境之间,他们更倾向于前者。

该不该向老板索取自己应有的“健康权”

  “如果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9项指标来衡量的话,几乎目前所有的办公室都不能达到标准。”中科协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如此评价如今的办公室环境。

  面对办公环境污染,上班族更多的选择了默认。其实,谁都不愿意在“毒气”中工作,可为什么还要忍受呢?原因很简单也很实际,这是他们在生存与健康之中的无奈选择。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在单位领导的强势地位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他们在工作与健康之中,选择了前者。

  “其实,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中国科技协会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丝佳说,“如果所有上班族都默认办公污染的话,只能加剧污染的泛滥。办公室环境和家一样,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毒气’对人身体造成的伤害一天两天可能不会显现,但却是终身的隐患。如果用一辈子的健康去换取眼前的这点经济利益的话,得不偿失。”

  为了保障生活环境的安全,国家已经出台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劳动者权益保障法》也保障了劳动者追求健康的权利。可为何大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健康在受到威胁而不反抗呢?为何不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健康权利呢?因为办公环境差去向老板问责,又有何不可呢?

  用改善办公环境来提高效率,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要素。许多国外企业在考虑内部环境设置时,就已经根据公司战略文化所要传达出的意境,从布局、色彩、照度、陈设、家具、徽标、字体等多种方面加以配合,使得人们身处彼时彼地的环境之中,就已经能够充分体验到企业文化的内涵,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愿“老板”懂得,员工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