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晋:民运人物素描(19)美国罗德岛/徐文立

(2007-11-11 11:59:01) 下一个



                              王希哲、徐文立、孙丰、郑钦华


第十一站:美国罗德岛(1)
    
称徐文立为中国当代民主运动中为数不多的、摊开巴掌数五个手指头以内的几位最重量级领袖人物不为过分。这次环球行有两件正事,其中一件就是参加美国罗德岛中国民主党海外联合总部(海外)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徐文立 2002年12月24日圣诞夜以"保外就医"的名义被直接从监狱送上飞往美国的班机,从此汇入中国政治反对派的海外流亡大军。用徐文立自己的话说,他的流亡美国是中美外交之间的相互满意的圣诞礼物。以后徐文立获得美国常青藤大学之一——布朗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被聘请为沃森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讲授“中国民主墙和中国民主党史以及中国近现代简史、及中国大历史”。
    
2005 年澳州举行民运大会,我是筹办人。邀请了老徐前来赴会,由于澳洲大会筹备过程中一波三折,灰头土脸的,破坏容易建设难,很多人都被吓跑了,老徐也许也在其中,反正最终没有过来参加。但是中间相互间有了几次比较深刻的沟通,老徐建议我把所思所虑写下来,我同意了,后来一直没有时间重新去回顾,也就没有形成文字。虽然没有形成文字,我与老徐沟通时的所思所虑已经散见在近年的文章之中了。
    
(2005 年澳州举行民运大会,正是我给学生授课期间,每星期一堂二个半小时的课是我的本分,决不可懈怠;然而,反复估算从我们所处的美国东北部的罗德岛州到澳洲悉尼往返至少要4-5天,既便勉强去,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要乘机离开;再者,我们又没有什么钱,只能坐那种反复倒机的飞机,那年我也63岁了,实在折腾不起,所以不能出席,甚是遗憾,因为这次会议毕竟是我出国后遇到的第一次较为盛大、或许有深远意义的会议,特别会议的主办人是海外民运队伍中少有的有头脑、年富力强、且不惜力的秦晋先生。——徐文立2007年11月5日注)
    
2006 年柏林会议前,与老徐有更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老徐转发万润南写的文章“为什么共产党气数未尽”给民阵人士看,从我的理解上,老徐对老万的文章比较赞赏。接到老徐给民阵人群发信件,我给了他回信,也许我是唯一给他回信的民阵人。因此与老徐的共同语言更多了。我建议借柏林会议为平台,借世界各地民运组织和民运人士憋了华盛顿会议以后13年的劲,在柏林会议期间完成民运力量的新的聚合,以形成国内共产党主政下经济发展、政治反动、环境破坏、道德下滑、民怨升腾的当今民运新形势下的阵容。希望老徐时不我待,老当益壮,当仁不让,联合各方力量,包括虽为同条战壕但是互相往来甚少的联席会议派。老徐有顾虑,我建议关键的是形成民运集合的氛围,而不在乎谁能首执牛耳。此时此刻的民阵有实质性支持,得以主办海外民运二十余年来最为辉煌可比联合国模式的会议,有海市蜃楼光环,可以让民阵首先当值或者居总舵主之高位。我举例 93年初有其他民运组织力邀我加盟,许以副主席职务。我感谢盛情但坚拒,理由是:我本午餐、晚宴茶盅小碗,放置宴席正中央替代茶壶大盘作用,鸠占鹊巢贻笑大方,上海方言叫"倒配夜壶",万万不可。情势之下民阵应该有所体会和觉悟不致遗人笑柄。老徐性格所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谦虚谨慎,决不造次,不借他人营盘,不惜气氛遗失。
    
澳洲有民运朋友与老徐乃国内故交,力主邀请老徐来澳洲共商大计。其实没有什么大计,联络感情增进理解而已。但是气可鼓不可泄,澳洲民阵众位朋友商议此事并定了下来,由我向老徐发出邀请。老徐来了澳洲,一次行程多个目标,前后两次停留悉尼,先参加了一个文化活动的会议,然后再回悉尼,发表对中国人士的公开演讲,会见澳洲政坛政要。其主旨更是组建民主党澳洲党部。澳洲党部于 2006年12月7日重新组建,二十几人参加了会议,经过老徐带领的郑重宣誓,选出了胡尧为党部主席、陶文红为秘书长的新的组织结构,从此一哨人马举着两面民运组织的旗帜。老徐这一年借两次国际会议,环游欧洲,远走澳洲,所到之处都是为中国民主党延揽人才夯实基础,用老徐的话来说,只有中国民主党自身强健了,才能搭建更大的民运平台。
    
罗德岛(州)中国民主党海外联合总部(海外)“一大”开头的几天会议是在老徐家里举行的。老徐对所有代表都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几乎每个代表到会,他都亲自到车站迎接,热情拥抱、帮着提行李、亲手发放牙刷、牙膏、香皂、拖鞋、浴巾,甚至还帮着铺床叠被。老徐做事非常的仔细,对会议参加者的衣着服饰、外观形象和个人卫生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甚至会议中间餐厅用西餐的刀叉、汤勺使用法,事无巨细都列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明文放在会议文件里让每一位与会者参照执行。我个人认为领袖人物要具备至少以下三要素:洞察力、持久力和亲和力。在我所见到老徐的场合,其亲和力的表现是很多领袖人物难以望其项背的。投入民运近二十年,接待过来往澳洲的许多民运同道,在寒舍小住的也不少,老徐的自律、细心,和爱整洁很受我那个有点洁癖太太的由衷赞赏。
    
一到罗德岛(州),老徐就开着车带着我观赏一下小城的景致,看了看几天后就要举行会议的会址,还介绍了一个很著名的小教堂,受邀在这个教堂里发表演讲在美国是一种很高规格的殊荣,老徐有幸被邀请在那个教堂做过布朗大学2003年毕业典礼的演讲。罗德岛(州)会议是我投入民运以来会议时间最长的一次,连头带尾共一个星期,要不是我没有按照老徐的要求提前两天到达,会期也许会长达十天。这个会开的与其他民运会议还有一个不同,主要开会时间是在老徐家里举行。白天同吃一锅饭,晚上同住一间房。十好几个大男人横七竖八地躺得满地都是,满屋子的如雷鼾声如同夏夜的蛙鸣。早晨醒来依次排队用盥洗室,光着膀子露着身体的,如同回到了野营拉练、下乡学农的少年学生时代,久违了。既讨论了民运大业,又亲密了相互感情,还能比较充分地了解各自的思想脉络和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才是罗德岛(州)会议的别具一格。
    
老徐身边,而不是在身后,有个贤内助——夫人贺信彤。贺信彤具有徐文立相同的政治理念,贺信彤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性,这是她能够在丈夫两次入狱总共16年(是被判28年、实际坐了16年牢)间不改初衷的内心依托。只有具有这样的理念和性格,她才能够长期忍受夫君从事民运给家庭带来的极大牺牲,她才能够时刻与怀有远大政治目标的夫君荣辱与共。
    
老徐有判断力,有持久力,有亲和力,我所认定的领袖人物的几大要素他都有了。老徐领袖群伦,率领流亡海外的中国民主党,心系国内身陷囹圄的同仁同道,可在未来的中国政局突变中起到未可估量的作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