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识精英犯的最大的罪是口是心非

(2007-03-27 17:04:19) 下一个
知识分子是社会精英.但精英也是人.人人在钱面前都会显出人的本性---贪婪.
知识分子过去爱才的多,现在爱财的更多.于是就出了琴兽,教兽,口是心非的兽兽不亲...
他们要是少来点一本正经,放下假斯文,除了仁义道德把男盗女娼的一面也公开摆出来.别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高校职务犯罪增加需警惕
  北京市的海淀区是全国高校集中地,近年来这一地区高校教职工职务犯罪案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2006年,仅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此类案件,无论涉案量还是涉案人数,较前年同期均增长近3倍,涉案高校多达14所。涉案人员绝大部分为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不乏全国知名高校的教师、部门领导、学科骨干。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培养国家人才的教育领域抱有很大期望,期望这里的文化人能够引领社会健康的风尚。高校也被人们看作一块净土,然而,为什么现在却出现了严重背离人们这种认识和期望的情况?细细分析可以发现,至少以下三种因素值得关注。
  首先是当下社会上弥漫着的急功近利浮躁氛围向高校的侵袭,导致一些意志薄弱者被铜臭之风熏倒。一位法官认为,这是导致高校职务犯罪增长的一个深层原因。海淀法院调查的28名犯罪人员中,就有12名是将犯罪所得赃款用于炒股、经营私人公司等牟利活动。
  二是一些高校的后勤服务、财务会计、行政管理等平时经常接触经济交易活动的人员,在长期与外界业务往来中,很容易受商品交换观念的影响,养成了“有钱办事,没钱走人,一手交钱一手办事”的交易思维,将自己手中的职权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逐渐走上索贿、受贿的犯罪道路。据统计,高校职务犯罪中,这类人员占到了近90%。
  三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录取、科研培训、教师聘任、校舍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等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相应地与之配套的法律规范、权力监督机制没有及时有效地跟进,这种对高校权力监督管理上存在的“失范”或称“反常态”状况,成了高校职务犯罪迅速增加的关键性制度原因。
  针对高校监管及运行机制和环境方面的缺失与漏洞,急需建立健全有关的监管制度,特别是要有防范“好人变坏”的机制,以促进社会风气的不断向好,促进校园环境的不断净化。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