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无人之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生活中的佛法~多愁善感的烦恼众生

(2010-06-28 21:04:16) 下一个



生活中的佛法~多愁善感的烦恼众生

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3920847


有位仁兄参加某协力厂商老板尊翁的告别式,於丧礼结束折返公司途中,在车上猛然想起自己未来老年切身问题;┅┅在「丧礼上礼仪师介绍家谱时,这位往生的长者生了六个儿子」;┅听到这句话,令这位仁兄想到此长者老年就有六个儿子轮流照顾他,因此觉得多子多孙对照顾老年生活的重要性,想到自己才生了两个女儿,万一老了,另一半又走了,若由两个女儿及女婿来照顾,相较之下,照护的支援就显得十分的单薄,也可能会拖垮女儿们的各自家庭,久病床前无孝子,最後甚至无法照顾他,将来难免会成为被子女遗弃的可怜老人;想到这里,不由得心里头盘算著∶自己理应效法这位往生的长者,至少应该生育六个以上的子女,以便老来能没有後顾之忧的由多位子女轮流照顾著自己的老年生活。心里想著想著就不免计划著,回到家里要跟太太好好的磋商一翻,打算多生几个小孩。同车上的另位同事听到这种见解,就说∶『对啊!趁现在年纪轻轻的还可以生得出来,赶快回去跟老婆讨论「增産报国的计划」,不要像「特助」到这般年纪後想要再增産报国就来不及了。』

某日,「特助」搭乘这位仁兄太太的便车时,「特助」就乘机说∶您家先生说要跟您讨论多生四个小孩,以便您俩老时家里众多的子女可以轻松地轮番接力照顾您们,不知此生育计划进行如何了?太太说∶『那有可能?现在养两个小孩已经「疲疲喘了」,那有能力再生?况且生出来之後谁要负责带?谁要负责养育?别开玩笑了!』。在旁的另外一位同事听到了这番话,不但予以认同还跟著说∶「多子饿死爸。」。

在一些调查资料报告中显示∶现在年约五、六十岁的人们面临一种「三明治人生」,这些人是能善尽孝养父母的最後一代,同样的又是被子女遗弃的第一代,所以不少这种年纪的人在看到这些资讯後,纷纷走出家庭,筹划著如何安顿自己的第二人生,希望老来在不依靠子女的经济生活下,能自给自足、自由自在地终老。

看到以上种种社会现象,令我想到自己外婆的真实故事。外婆一生红颜薄命,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就守著活寡,育有一男一女,男孩非常的孝顺懂事,但在四岁左右因病身故;古时女人谨守三从四德,外婆终其一生坚持「圣女贞节」的情操,为人家做粗活含辛茹苦将女儿养大嫁人;女儿因生育太多、又少调养加上家事繁重,不幸在五十岁左右就因病魔缠身而不堪其苦,最後,不耐病痛折磨而自我了断往生,外婆乃接受父亲之请托,不得不暂时帮忙照顾女儿遗留下的稚儿。看尽人生各种无奈、际遇的外婆,从此更加相信「冥冥中有一苹无形的手在操纵著我们的命运」。

不识字的外婆,在年轻时就已归依於土城「广钦老和尚」;在唯一的女儿往生後,想及自己一生坎坷的命运,就更加精进持诵大悲咒、称念佛菩萨圣号,来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寄托。晚年不想麻烦孙子辈而选择住进养老院时,曾以多年持诵「大悲咒」的功德与加持力,藉以减轻自己及室友的病痛;多次看到室友们被病魔缠身而痛不欲生的悲苦情形,因而极不希望这样的情景同样发生在自己身上,外婆曾告诉我∶「希望将来自己往生前能够不受病苦的折魔」。果然,外婆八十几岁寿尽时,竟然是在养老院沿海边的岩石块上安详端坐而往生,并且在火化时还烧出了朵朵的舍利花。

外婆对三宝的信根具足所发起的信力,相信 佛陀是无上医王能除众生五阴轮回之苦,所以终日持诵佛号,忆念 佛菩萨,虽然仍常感觉妄念不断,但是一心向 佛念佛,仍是感应到 佛菩萨的慈悲加持,而能临终无障碍无有病痛自在往生。

人生在世,总是会作适度的安排规划,此乃是人之常情,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公认的道理,但是常常人算不如天算,世人总是自以为聪明的,盘算计量著,妄想可以自己作主安排一切;然而,在到达此生的终点站时,却不如以专精的心意忆念 佛菩萨,而能得到慈悲加持力。从发生在外婆身上的真实事例,证明了诸佛菩萨的大慈悲心,向来都是普施群萌、等视一切众生,向来都不会辜负发出至诚恳切心依靠的可怜众生。

虽然如此,可是 佛菩萨出兴於世的大事因缘,慈悲教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亲切无比的自心如来。只因芸芸众生无明烦恼业障太重,遮障了光明的显发,截断了慧命根故,所以无所依止的让烦恼瀑河不断。我们何不在生活中学著,遇著世间虚幻无常之事,何不潇洒一点!看世间犹如梦戏之事,何妨糊涂一点!如此练就自己少烦少恼,粗茶淡饭随缘度日就好,如同自心如来之无所希求。相信有相对清净的心念作意,就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 佛菩萨对我们的护念而相应加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