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造”航母——中国的“航母”战略分析

(2007-02-20 09:39:38) 下一个
敏感话题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国自建航母的话题,热度空前。各种传闻不绝于耳,“中国航母”图也屡现网上,更有中国建造“北京级核动力航母”的“新闻”。国外媒体及周边国家对此更是高度关注,少数别有用心者,也借此说事,制造什么“中国威胁论”。为什么“中国航母”话题如此敏感?为什么中国的航母战略备受关注?这是由航空母舰的特有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国之重器

航空母舰与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一样,都是国之重器。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战争武器,而且也是军事威慑手段,一种外交工具。我们知道,利用海洋自由和开放的合法通行性,海军可以纵横四海,在全球施加影响。而航空母舰战斗群作为海上力量的“巨无霸”,集海上和空中打击力量于一身,有着单一海军舰艇无可比拟的优势——可自由在大洋中游弋,成为海上漂浮的基地;可以远离本土作战,控制海上交通要道;可以实施远距离战略打击,显示力量的存在,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因此,世界诸强都在尽力壮大自己的海军,千方百计想拥有航空母舰。美国更是不遗余力地发展海军,不遗余力地建造航空母舰。到2006年10月7日“乔治.布什”号下水,美国已经拥有10艘“尼米兹”级航母。这也是美国的第77艘航母。基于此,当世界上某个地方发生危机之时,美国总统的第一反应总是问:“我们的航空母舰在哪里?”当台海局势紧张之时,美国的航空母舰总是如幽灵般出现。这使我国不能不考虑应对之策。

它山之石

无论是为了对付来自海外航空母舰的威胁,还是为了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我们都需要去了解它、研究它。中国先后从国外购买了4艘报废的航空母舰:1994年以140万美元向澳大利亚购买了“墨尔本”号轻型航母,并将其拖往华南解体;1997年以500万美元购买“明斯克”号航空母舰;2000年以840万美元购买之同型的“基辅”号航空母舰,1999年以2000万美元向乌克兰所购买了“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当时该舰仅完成70%,且由于美国的干涉,乌克兰将其舰载武器装备全部拆除)。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这些报废航母的分解、观察、分析,无疑有助于我国科技人员对航母的研究。

航母战略

中国该不该有航空母舰?中国的“航母”战略又当如何?日前,我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少将张邦栋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是否有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时表示:“第一,中国现在没有航空母舰,这是事实。第二,中国有18000公里的漫长海洋边界,中国需要相应的武装力量,以维护我国的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这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神圣职责。”是的,为了维护我国的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为了履行中国武装力量的神圣职责,中国就要走一条“打”“造”航母之路。所谓“打”,就是要立足防御,优先防御,首先能打瘫、打沉来犯之航母。所谓“造”,就是要建造出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 优先防御,立足于“打”

美国对亚太地区军事干预能力的加大、美日安保条约的强化、台海局势的起伏、东海争端的存在,这些都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现实的威胁。构建有效的防御体系,做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迫在眉睫。

如果在没有解决好防务的前提下,倾其全力,盲目地去建造航母,这无疑是忽略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试想,如果不能有效抵御航母战斗群的侵犯,即使我们有航母,我们能指望自己的航母去与来犯之航母PK吗?

那么,我们究竟有无对付航母的有效手段呢?世界上没有无坚不摧的利器,也没有坚不可摧的堡垒。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60年代,中国导弹营多次击落美U-2高空侦察机;科索沃战争,南联盟击落美F-117隐形轰炸机;马岛之战,阿根廷利用“超军旗”舰载机的“飞鱼”空舰导弹重创英军战舰,都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航母战斗群攻防兼备,有着极强的战场生存能力,但是,也并非无懈可击。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对航母战斗群实行陆、海、空联合攻击,饱和攻击,再配合潜艇突袭,分导式多弹头导弹的突击,撕破航母的防护网,击沉或重创它,不是不可能。从另外一角度看,航母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被大国所依赖,如能击沉或重创之,则会给敌人以极大的震慑。

众所周知,由于受前苏联军事思想的影响及国情所限,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战略。防御历来备受垂爱。从分导式多弹头导弹的试射成功,到潜艇的远洋活动;从“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到向俄罗斯购买携有SS-N-22“日炙”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中国正一步一步打造自己的海防盾牌。

二. 着眼未来,建造航母[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既然我们强化防御,立足于“打”,是不是就不需要建造航空母舰了呢?非也。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家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海上交通安全日益重要。发展海上力量,提升海洋控制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化消极防御为积极防御,变近海防御为纵深防御,都需要提升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因此,建造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拥有我们自己的航母战斗群,是大势所趋。问题的关键在于何时建造,建造什么样的航母。

建造航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船体放样、航母用钢、配套电子设备、蒸汽弹射器和舰载机五大技术难题。因此,需要国家持之以恒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由此可知,建造时机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我国国防战略取向看,中国不需要建立一支为大战而准备的庞大的海军,而应建立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能够应付地区性冲突和突发性事件的精悍海军。这也决定了我们应当建造一种中型核动力航母。同时,我们的航母起点要高,瞄准世界顶尖水准:建造模块化、外形隐身化、运作高效化、作战信息化。惟其如此,我们拥有的航母才有意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