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维基科普:国民党军队在日军飞机配合下,将抗日同盟军完全包围

(2007-10-03 05:54:29) 下一个
九一八事變

方振武在1933年6月举行的抗日同盟军第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台上讲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南京政府对日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中国人民普遍不滿,也使国民党部分将领产生强烈質疑。日军相继占领山海关、承德。1933年2月,方振武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晋南组织起了所謂抗日救国军,自任总指挥,通电全国,北上抵抗日軍侵略。同年5月26日,方振武联合冯玉祥、吉鸿昌在张家口组织起一支六万多人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向全国发出联名通电,宣布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正式成立,方振武担任副总司令。

[编辑] 收復察哈爾
6月20日,同盟军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指挥,方振武为北路前敌总司令,率军北进,收复察东。抗日同盟军而后又收复了康保、宝昌、沽源、黄旗营子等失地。7月7日,吉鸿昌、方振武进攻察北重镇多伦,7月8日拂晓,抗日同盟军攻克日军两道外围防线,直抵多伦城下。日军以飞机连续轰炸抗日同盟军攻城部队,使得抗日同盟军“伤亡累累,遂暂退守原阵地”,后派数十名士兵化装潜入城内做为内应,再次发动进攻,经五昼激战,于7月12日收复多伦。


[编辑] 夾擊
同年9月9日,在独石口,抗日同盟军与从热河退败下来的国民党军汤玉麟部、驻扎在赤城的原沽源县「伪军」头目(后经改编任抗日同盟军第6路总指挥)刘桂堂联合,将抗日同盟军易帜为“讨贼联军”,南下进攻驻北平(今北京)的何应钦。推举方振武为总司令,汤玉麟为副总司令,吉鸿昌为左路军总指挥,刘桂堂为右路军总指挥,以方振武、吉鸿昌部队为第一路;以刘桂堂部为二路;汤玉麟部为三路。方、吉率部南下后,汤部遵约行动。刘桂堂因被何应钦暗中收买,委任以察东游击司令,在独石口、云州、赤城一线阻击汤部南下。9月中旬,以方振武、吉鸿昌部队经镇安堡沿黑河直奔怀柔、密云。9月底,抗日同盟军进入昌平。10月1日晚上,连夜进攻十三陵的老君堂山口,次日凌晨攻下老君堂山口。随即进攻昌平县东门,久攻不下,部队向大汤山、小汤山转移。10月6日,国民党129师、130师等5个师,对抗日联军进行合围。10月8日晚抗日同盟军终于占领小汤山,作战部队只剩2000余人。


[编辑] 敗退出走
10月10日晚,抗日同盟军撤出小汤山,经高丽营(今属顺义区)向通州撤退。10月11日下午,国民党商震部向抗日同盟军发起进攻。10月12日,国民党军队在日军飞机配合下,将抗日同盟军完全包围。吉鸿昌、方振武为保全抗日武装力量,与商震在牛栏山谈判。吉鸿昌要求国民党当局保证抗日官兵的生命安全,妥善医治伤病人员;国民党北平军分会要求吉鸿昌、方振武必须离开部队。吉鸿昌、方振武及主要随员被商震扣押,抗日同盟军开至沙河一带被缴械遣散。1939年方振武闲居桂林,后在蒋介石胁迫下出走香港,日军占领香港后又化装潜回广东,1941年12月在中山县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