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美两届政府对越南殷勤,遏制中国

(2010-08-21 00:14:29) 下一个

越南岘港挂出欢迎美军“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来访的标语。


  中评社北京8月21日电(评论员 张迎春)从8月11日起,美国和越南这对曾经不共戴天的宿敌,开始在南海举行为期一周、规模“史无前例”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以“进一步促进美越军事交流,纪念美越关系正常化15周年”。虽然美国军方反覆强调军演是“非战斗性的”,但海内外媒体大多认为此一说法乃是外交辞令,BBC称,在南海主权争端日益紧张的今天,这样做无疑激怒了中国。舆论一致认为,美国利用越南牵制中国,而越南“挟美自重”,将来会有后悔的一天。

  此外,8月10日,美国海军驱逐舰“约翰•麦凯恩”号抵达越南岘港市仙沙港,成为继“乔治•华盛顿”号航母8日访越以来第二艘引发国际媒体关注的访越美军军舰。值得一提的是,岘港在越战时期曾是美军军事基地,也是距离中国西沙群岛(越南称作帕拉塞尔群岛)最近的越南港口。由于此时正是南海问题持续升温之际,美越间军事频繁互动立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联合军事演习无疑是这次美军访越的重头戏,标志着双方关系进一步升级。众所周知,美国和越南在冷战期间进行过一场惨烈的战争,这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极大地改变了冷战的态势。1975年,越战正式结束。20年后,美国和越南才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显而易见的是,当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这场首次演习的政治意义远远超出了双边军事演习的范畴。

  之前美韩黄海军演的“火药味”尚未散去,美国“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就出现在南海,高调参与美越海军联合演习。对此,国际关系学院安全与战略研究专家张敏谦分析,美国此次高调在中国周边地区展示军力,与奥巴马上台后的战略调整有关;在小布什时期,美国将战略重点放在中东、阿富汗,而奥巴马政府则提出了“重返东南亚”,意图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存在并扩大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越南成了美国媒体上的热门国家。“美国在东北亚继续支持韩日的同时,也在东南亚寻找新盟友,包括越南,”美国彭博新闻社题为“遏中国‘蓝水海军’美国拉拢东盟”的文章,直接提出将越南作为美国的新盟友。

  可以这样认为,面对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提升,美越两国互有需要,一拍即合。在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下,与中国在南海诸岛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的越南成了美国制衡中国的一枚战略棋子;而从越南方面来说,他们一直希望能够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引入外部力量压倒中国,如今事态正向着越南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韩国媒体讽刺地说,为了国家利益,即使是曾展开流血战争的敌对国家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再度携手。

  据了解,越南在南海岛屿领土与能源开发权争夺上,与中国矛盾最大。1978年,越南正式声明对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1993年,越南占领南沙岛礁24个,守军600人;2002年,越南又占据27个岛礁,守军增至2020人,成为侵占中国南沙群岛最多的国家。未来在一些岛礁的领土争议和未来能源开采权上,越南只可能与中国更加针锋相对,因此,其与美国关系升温是必然趋势。

  但实际上,美国大力拉拢的东南亚国家与其并非“铁板一块”,这个“如意算盘”未必能得偿所愿。8月9日,菲律宾外长罗慕洛明确表示,南海谈判不需要美国或其它任何第三方介入。马尼拉雅典耀大学教授林智聪认为,东盟国家在经贸上越来越依赖中国,因此不能一味刺激中国;菲外长的表态既是基于上述考虑,也是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菲律宾不是美国的马前卒。而在东盟国家之中,菲律宾与美国的关系最为亲密,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盟友。因此,菲律宾的表态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对东盟国家有示范效应。

  马来西亚媒体也刊文指出,华盛顿插手南海只会制造麻烦。舆论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对于美国在南海处处插手,东南亚国家已有所警惕,美国没有一意孤行的空间。

  对于美国使劲拉拢与越南关系,法国《世界报》曾称,尽管美国和越南的敌对历史更久,仇恨更深,但美国对越南显得比对中国宽容得多。当年布什政府不顾国会反对,将越南从“迫害宗教自由”黑名单除名,并且在高科技出口领域对越南敞开大门。由于越南可以直接威胁到中国陆、海侧翼,因此美国才不惜在某些“原则问题”上装聋作哑。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曾称,美国两届政府对越南的殷勤,说到底是为了遏制中国,这“和当年发动越战的目的没什么两样”。

  冷战时期打得不可开交的越南和美国,如今有可能发展成军事同盟,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但有海外媒体警告,在中美拥有众多共同利益的当下,尤其是两国经济层面的高度依赖,即使双方在战略上碰撞冲突,也不致影响两国关系大局。中国有个“火中取栗”的成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越南只不过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颗棋子,可惜的是越南目前还没认清局势,恐其将来会为这样的决定付出代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