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施政已成形容詞作文

(2007-02-03 20:47:46) 下一个
2006.10.27  中國時報
南方朔觀點:施政已成形容詞作文
南方朔

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注意到近年來台灣最大的改變是甚麼?我的觀察是「施政語言」。

治理國事最重要的是施政方針和國家總預算,有具體的事和具體的錢,國政始能綱舉目張,國家也才可能進步。因此,從前行政院長所管的最大事情就是施政方針和總預算。蔣經國當年搞九大建設,從有了想法到完成評估規畫而宣布,整整歷時一年半。由於計畫翔實,它當然可以清清楚楚編列出追蹤管制考核的進度,並可以算到小數點。而除了九項建設外,從前每年編製施政方針和總預算,有很長一段時間總預算小組皆由李國鼎召集,不打虛空,一切都老老實實說白話文,「九項建設」就是「九項建設」、「農村建設十二項措施」就是「農村建設十二項措施」、「改善交通過渡方案」就是「改善交通過渡方案」,過去的特點是就事論事,沒有任何形容詞。


但現在這種務實的施政傳統和施政語言卻全變了。選舉語言被帶到了施政中,老老實實編預算和施政方針的習慣也趨於虛浮化。於是,我們的行政院簡直變成了形容詞研發中心,由張俊雄的「八一○○,台灣起動」,到游錫堃的「兩兆雙星」,再到現在蘇貞昌的「大投資、大溫暖」,個個都在搞著形容詞遊戲。它好聽也好看,但他們編預算和施政方針的態度呢?個個都是在那裡短線炒作,游錫堃隨便講講就編了五千億的「新十大建設」,現在有多少已不見了下文?這些錢又平空裡肥了那些人?有興趣的媒體不妨去追追看,我在這裡也就不擋人財路啦!當然更別說謝長廷兩張紙就要八百億的治水計畫了!

因此,大家都說台灣馬達空轉,其實這種空轉已很久了。當行政院施政脫離了規規矩矩辦事的普世慣例,而變成被大量的形容詞所塞滿,整個施政就已注定了一塌糊塗。最近蘇貞昌拼拼湊湊搞出個「大投資、大溫暖」五大套案。這些「大投資」叫得好聽,企業界則索然無趣。日前公布最後一個套案,要打造「水水水」、「快易通」、「好生活」的美麗台灣。看著這麼多形容詞,而整個方案又亂得有如一筆糊塗帳,連官員自己都搞不清楚。我們堂堂行政院寫施政計畫有如寫形容詞散文,國事又怎麼可能有進展呢?

其實政客為了搞選舉,信口講煽動的語言,或者喊一些虛情假意的形容詞口號,也就罷了。而一旦執政,就必須一切老老實實做事。我們可別忘了,做事和作文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用作文的方式來治事,怪不得我們國事日亂,赤字更大,卻又空轉了。

也正因此,對於這種形容詞太多,拼拼湊湊太離譜的施政計畫,我們的在野黨可別太溫暖了,因為它將花掉的可是天文數字的一兆一千六百八十四億元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