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只要孩子快乐就好"这句话太简单了

(2010-01-05 11:58:26) 下一个

新年去参加party,女友再次说到这个。这种说法在美国非常主流,首次听到的时候也曾经让我们眼睛一亮。

我们的童年似乎不快乐的东西太多,或者听到过、看到过不快乐的童年太多,让自己的孩子童年快乐差不多是一个需要追逐的目标。至少我自己曾经这么想过。

孩子眼看就长大了,从童年走向少年,泪水、烦恼慢慢走进他们的生活,那个简单的,孩子快乐就好的口号似乎不那么容易变成现实。

然后开始回想自己的经历,真的曾经那么不快乐吗?想想好像是有一些。比方说父母整天吵架,闹离婚,父母不顺心的时候发脾气,都曾经是孩子们不快乐的源泉。

而孩子本身,在我们长大的年代,如果学业好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困惑。那时候的环境要求孩子学习好,然后就一好百好。那时候典型不快乐的孩子,大概是被大人要求着去追逐自己追不到的成绩。在一小撮学习轻松的孩子之下,是大量被大人和大人利用的分数压迫的孩子。那种压迫下孩子是不快乐的。

但是回头说,学习轻松的孩子,在那个年代是否就不被压迫呢?实际上不是的。学习轻松的孩子也是被压着的,只是那种压力和孩子的承受力,成长的生命力达到了比较好的平衡,所以那群孩子很幸运地长大了。那种幸运伴随了很多陪绑的同龄人,那种对某些孩子恰到好处的压力,过重地压在了其他孩子身上。

我们的孩子怎么养?只要孩子还没长大,就是父母心头的问题。我们觉得要减少他们身上的压力,因为我们看到过被压坏了、压抑了、压得不快乐了的孩子。减压是我们本能的反应。

可是看看孩子们的状态,感觉在美国我们需要给孩子增加一点儿压力。

快乐不是永恒、平稳的东西。快乐是平淡中荡起的一点儿水花,没有平淡,没有压力,没有失落,一个正常的孩子,或许就感觉不到有质感的快乐。快乐需要对比,需要品味,需要跟自身的努力相结合。

女儿的教练说,你们训练的时候被训斥流泪,比赛不好的时候流泪,都是正常的。等你们长大了,有了收获,有了成绩的时候,回头看,每一次流泪都做了贡献。

如果所有的快乐都浮在水面,没有深度,随着身体的成长,追求快乐的感觉很容易就跟毒品之类的东西挂上了勾。如果只要求孩子快乐就好,可能很快就变成了为寻找快乐而烦恼。

有时候看到孩子的坏脸色,看到他们生气,就跟着他们生气,就为他们的不高兴而不高兴。

连月亮都有阴晴圆缺,他们岂能没有。

只是我们做大人的,不能淡定地看待他们的上下起伏的变化。他们有时候会痛苦,为莫名其妙的原因,他们有时候会烦恼,在没有学会对付困难的时候。但他们最终会学会辨别痛苦的原因,会应付烦恼,会在短暂的胜利时刻快乐。那时候,他们就长大了。

我们要做的,是陪伴他们经历各种情绪。纵使他们在全世界人面前都是阳光少年,也希望他们在父母面前真实地喜怒哀乐,直到他们能够把压力、烦恼、困难都一一化解,能够从繁琐、坎坷的生活中品味出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快乐。

观望他们的种种变化,便是我现在的困难和烦恼。新的一年里,希望自己能够把观望他们的种种问题,变成一种普通的生活,不因为他们的情绪跳跃变化而烦恼,不因为他们的脾气而增长自己的脾气。给他们做出快乐生活的榜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