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ender51

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
正文

若尔盖二

(2007-03-18 19:32:34) 下一个

若尔盖之二

夏河拉布楞寺

在西藏,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规模大小不等的寺庙。 古代藏民崇信的原始宗教名为 “本波”,俗称本教。在佛教传入之前,本教势力昌盛,既控制地方军事政务,又左右国计民生,甚至借神的旨意要挟王室贵族。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 (公元? -650 年)统 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为消除各地本教势力对统一政权的威胁,松赞干布大力倡导兴佛,以佛教偶像崇拜、神权至上主教义巩固新生政权。他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及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前者带去了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后者带去了释迎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和三百六十卷经典。松赞干布还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佛教自此由中原地区和尼泊尔源源不断地传入西藏。 现存藏传佛寺,多为因地制宜,依山而建。一般说来,整座建筑群以佛殿为中心,由经堂、扎仓(僧院)、僧舍以及大活佛的宫殿组成。寺殿与宫殿相结合,殿宇毗连,重楼叠阁,错落有致,金碧辉煌。最为独特的是藏传佛寺的建筑艺术融汉族、印度、尼泊尔风格于一炉,形成极具民族个性的韵致。

到达拉布楞寺已是黄昏,高原的太阳失去了温度,天气变的阴霾,层层铅灰的云在天际渲染出浓重的水墨效果,仰视依山而建的巍峨寺院,人变得卑微渺小。 高原地区独有的蓝天衬托下, 绿色的琉璃瓦映衬着 屋顶金光闪闪的金顶、法轮与法幢 ,光彩夺目。主殿殿身粉刷着醒目的白色,红白二色在藏民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白宫是活佛起居之所,红宫则是活佛灵魂之所。藏民有以黑色为尊贵的习俗,所以门窗靠外墙处都涂成梯形上小下大黑框,突映着白色的墙面。屋檐窗下悬挂的 布幔上绣着各种色彩艳丽的 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 风吹动似在召唤迷路的灵魂 。镜头中一个藏族老妇人佝偻着背从殿前蹒跚缓行而过,慢慢地与这天地殿宇融为一体。
沿着曲折的小巷穿过错落的重楼叠阁,在一个殿堂的外边忽然遇见绕殿而行的一群藏民,表情认真脚步急促地顺时针方向不停地疾走。旁边有人解说这也是藏民的每日功课,祈求佛祖保佑他们幸福平安的生活,强调一定要顺时针而行。我此时此地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他们的行列,但藏民对我们这些人的行为不以为然,从我们的脸上他们明显读出不敬的台词。两圈过后转身进入殿堂,没有现代的灯光,火红的烛火闪烁摇曳,人影憧憧,空气中弥漫藏香和酥油燃烧后特有的气味。殿中矗立着红色的粗大圆形梁柱,借着烛光可以隐约看见花饰雕镂和彩画,年长的僧人手握转经轮坐在中间,年轻的僧侣则依梁柱分排而坐。一片香烟缭绕中单调低沉的诵经之声,间杂手指偶尔翻动经文的声音,敛声摒气的游人缓缓沿着墙边走过,不敢打扰这片祥和宁静。后殿供奉着三座观音菩萨的金身塑像,供台上有我认不清的佛门七珍八宝,左右两侧墙上层层叠叠罗列着数不清的经卷,天棚和另一侧的墙上 藏族的壁画讲述着佛的故事和功绩,浓重的色彩和佛的光华一样经久不褪。

终于走出殿,长长出口气,转眼看见一个年轻的僧人站在门边,笑着对他招招手。可能已经熟识了我们这些旅客,所以他并不意外,略显羞涩的与我攀谈,讲寺的故事,佛的故事,但没有他的故事。我问他六字真言嘛、呢、叭、咪、哞 是什么意思,可惜他的汉语不能为我解释清楚。 他懂我不懂,所以他笑的清澈透明,他心中的佛,虔诚的信仰和执著的追求。
嘛、呢、叭、咪、哞

嘛:象征本尊慈心,忍辱 除嫉妒心

呢:象征本尊身、口、意、事业、功德

叭:象征本尊大乐,布施,除嗔心

咪:象征本尊大乐,布施,除贪心

哞:象征本尊悲心,精进,除嗔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glass_view 回复 悄悄话 学的那么专业,下回去会看到个美女尼姑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