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不很明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老调重弹--中国人的英语就是这么diao

(2016-11-03 14:38:35) 下一个
 
 

在这个international的世界,不会讲英语是不行的。

经过多年的英语教育,我们已经可以熟练地将英语和中文掺在一块,脱口而出。

“你是不是没get到我的point啦?”

“XX这个b**ch好low啊,还以为自己是cool girl。”

“今天Starbucks的mocha,我要了grande杯居然给我做成了tall杯,还没有加extra hot。”

 

当然,真正的贵族是不懈讲这种半土不洋的洋泾浜英语的。

要么就全中文:“朋友,昨天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看了吗?”

要么就全英语:“Mate, did you see that ludicrous display last night?”

拽英文,要拽就拽一整句的。

 

要考量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光说得差不离还是不够。

就像学武功,招式耍得再好,也不过是些拳脚功夫。武学奇才都是要将各家融会贯通,自成一派的。

中国人便是这样当仁不让的英语奇才。

 
 

我们对英语活学活用,信手拈来,和中文触类旁通、交相辉映,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不信吗?那你看英国人,英语说得够溜吧,还不是被我们的英语天赋秒杀。

 

没办法,我们中国人的英语就是这么diao。

中文名词,英语不会说怎么办?用拆字法呗。

大米=大+米=“big”+“meter”。米不止一颗,所以要加“s”。

同理可得,面粉=“face powder”!

 

举一反三,开水=开+水=open water!so easy。

 
 

小卖部=“small sell”。小“买”部=“small buy”。

 

掌握了中式英语造词法,谁还背单词?

好,掌握了单词,就该写句子了。

句子也都是由词汇组成的。我们只要一一对应地把每一个词都翻译出来,再这么一串,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了。

一些专有名词,比方说“北京”,我们完全可以用老外更加耳熟能详的“BJ”代替。

当然,中文有一些词汇,没有对应的英文表达。别怕。对一些特殊的汉字,不妨用小学生的办法,直接写拼音。

 
 

保留了中国话独特腔调、韵味的同时,还能让也老外受受教育,一举两得。

 
 

掌握了一门语言,就要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我们知道,中文博大精深,其中很多字有不止一个含义。因此,我们常常被中文的字面意思给蒙骗了。这个时候,为有歧义的标识提供英语翻译就变得很有必要了。

比方说,看了英语你才明白,这家银行的”对公业务“,不是对单位、企业的业务,而是专门针对男性的业务。

 
 

”烘手机“并不是厕所里用来烘手的机器,而是一种以手机为原料的烘焙食品。

 

 

”烫衣间“,不是用来熨衣服的,而是烧衣服的哦。

 

 

”签到处“,并不是来宾签名的地方,而是到处签,想签哪儿签哪儿的意思。

 
 

小心滑倒,并不是让你别滑倒,而是让你滑倒,小心地滑倒。(我都有点绕不明白了)

 

至于这个”一米线“嘛,只有买一碗米线才能在米线的外面排队啊。

 

看看,多亏了中国人爆表的英语技能。不然出门在外,该闹多大笑话呀。

可是,我们学英语刚找着点成就感,就开始嘚瑟了。总是学一些乱七八糟的词,开开黄腔什么的。

中餐馆老板尤其老爱在菜单上使坏,占人便宜。

”欢迎品尝本店招牌菜‘德国性骚扰’。“

 

 

“绝对不要错过本店的镇店之宝‘我们甜蜜的*眼儿’”!

 

 

 

“饭后甜点要不要吸一根‘休闲棒’?”

 

 

更别提那些名字里带“干”字的,蔬菜也好,

 

 

动物也好,全部难逃一劫。

 

 

也不知道这只可怜的鸭子招谁惹谁了。

 

 

俗得彻彻底底,污得坦坦荡荡,也算是中国俗文化对英语的改造吧。

当我们已经把英文玩得很溜的时候,就该进军文学了。

文学,都不能是直白的,得是端着的,含蓄的,让人回味无穷的。

比方说,把“出口”叫成“Entrance”,看似一个非常愚蠢的低级错误。实际上,它是在告诉你一个质朴的人生道理:“人生就像这个鬼地方,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同理,“此处危险”更像是一碗陈年鸡汤:面对强大的敌人怎么办?只有你自己也变得强大,变得危险,才能笑对危险。

 

 

下面这位文学家更了不得,居然知道“gay”还有“高兴”这个生僻的含义。

不过,也怪“gay”的通行含义实在是太深入人心。如果所有男同学和女同学,都“gay gay”地上学,将是多么其乐无穷的一幅画面。

 

 

再看这道菜,用“你和你的家庭”来翻译“野山椒牛肉”,这是比用“今夜的月色真好”来说“我爱你”更感人至深的比喻啊。

 

 

讲真,就这些大街上到处都是的中式英语文学作品,水平都是直接可以当诗歌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

中国人之所以能在英语领域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翻译界老前辈严复的“信、达、雅”三字经功不可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新的时代,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已经diao到连“我不会翻译”都能用英语说了。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真想对着天空大声呼喊:“我们都是昌平人!”

 
===================================
 
 
 
 
 
 
 
来源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