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义专栏

放下是洒脱, 提起是勇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住上你的洛杉级豪宅(12)第三章 也曾疯狂

(2005-02-05 00:16:28) 下一个

           

 

              第三章   也曾疯狂()

 

 

5    江涛在华报打工时采访过好多成功的企业家,知道他们追求的所谓“人性化管理”的理念,现在自己当老板了,也就默默地向他们看齐。

 

江涛想,机器是人制造的,反过来会以它的无情无义、一本正经、一丝不苟、高速度来压迫人,异化人。这时候我是企业主,是机器的主人,决不能为“虎”作伥,用机器来欺侮人。在机器无限的生产能力和人类有限的体力、精力之间,我选择尊重人,保护人。

 

如果说“人性化管理”是雇主的自觉自愿、普度众生、慈悲为怀,那么,美国劳工法则是外在的、强制性地要你遵循“人性化管理”的游戏规则来办事。

 

江涛和妮可儿原先对美国劳工法的了解是零星地看一些法律书籍得来的。待到自个儿办公司,才知道其中的奥妙何其多也。

 

头几天赶出货,公司紧急招聘人马。在训练工人的空隙,有人问江涛:“我们上班几点到几点?”

 

江涛就说了八小时工作制,并且傻呵呵地接着说:“公司在赶货,你要肯做,晚上也可以接着做嘛!”

 

几位工人的脸部表情很有点怪异,其中两位更明确地表示:“不,我们……”弄得江涛纳闷不已:是他们体力不支么?或是美国这边的人太有钱了,他们不屑於再赚钱?

 

后来,江涛从妮可儿那儿才知道这十足地关系到劳工法——美国劳工法明确规定工人每周上班四十小时,如有出超,雇主就要以一点五倍的工资付员工,如遇节假日,双倍付薪。问题是你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打算要付这份薪水给员工,那么你怎么可以奢谈“晚上也可以接着做”呢!

 

那么要赶货怎么办啊?

 

只能另找一些半工来帮忙啰!

 

那么这另外一些半工晚上上班谁领班哪?

 

只有江涛他自己啰。

 

江涛一次听妮可儿在长途电话里给她上海的姐姐诉苦,说在美国当老板,尤其是办工厂,象畜生一样干活,累死人。

 

这可不,那时候江涛白天忙过了,还要带着晚班工人干活赶货。实在太困了,厂里机器太吵睡不了,就跑到家里来睡。睡得正香着呢,夜里一点钟,江涛被自己拧好的闹钟叫醒了,忙不跌地赶到工厂去清场,点货,关门。

 

读者朋友可能会说,江涛你也太放心不下了,你就不能第二天清早来点货,开门吗?问题是这些半工不是工厂的全职员工,江涛能把钥匙放他们手上吗?那你江涛就不能培养一个经理来点货、锁门吗?问题是这深更半夜来加班,工资该怎么付啊!所以江涛想想还是自己当个劳碌鬼,辛苦一点就是了。不料这一回江涛足足辛苦了二十天,四十尺货柜被大卡车拖去码头的时候,江涛坐在铁卷门那儿就睡着了。

 

美国的劳工法还有最低工资标准的严格规定。江涛以前常常想,最低工资不最低工资,老板要是发得偏低,不明事理的员工怎么知道呢?现在才知道,只要你办公司,劳工部就要你在公司的饭厅、走廊等员工经常出没的地段张贴联邦和州政府颁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告示。你不张贴,就是犯法;你不按此标准给员工发薪,更是罪莫大焉。

 

江涛勿勿忙忙跑到“Staple”和“Officedepot ”去买这种不打自招、自我惩诫式的告示时才发现,这些印制如此精美、规范的东西平日就陈列在商店最显眼的地方,从前不知来过多少趟StapleOfficedepot,怎么都熟视无睹呢?

 

与此同时,江涛还看到联邦政府颁布的员工有权拒绝雇主要他接受测谎检验的告示。美国的雇主可真难当啊!              

 

江涛和妮可儿的体会,最难处理的倒不是超时工作问题,只要你记住不要让全职员工去做超过八小时之外的事就行了——难的是如何对付那些八小时之内难以完成生产定额的员工,或那些把事儿做砸,把单子做错的员工。江涛曾想到计件工作制,但先前在制衣厂打工的总经理安吉拉告诉江涛说,你可以实行计件工作制,但你无论怎样克扣工资,断不可扣到基本工资,还有,工人把单子做错了,重做,你也不能扣他们的薪水,美国不兴这个。

 

唉,江涛长叹一口气,这说来说去,还只能让投资人吃亏,非投资人不能吃亏啊,这美国不自称是最公平,最自由的国家吗?他怎么一点也感觉不到公平和自由啊,办工厂,办大工厂,可能还得跑海外去,比如中国,比如亚洲。

 

现在,江涛和妮可儿现在自个儿在资本主义的老巢美利坚合众国做小业主,终于拿到一张GMC(美国最大健康食品连锁店)的生产单子了,几十万的瓶数令人心动,但这中间已经过好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在分一杯羹吃,层层盘剥,到手的利润是如此菲薄,你爱做不做。

 

江涛日前看一本有关当今商业社会研究的书籍,说此社会有三大特征:透明化、逻辑性、客户至上。所谓的“透明化”是商业社会置人於死地而后生的利剑,你现在的生产线每小时能装多少瓶,每个瓶子、每粒干燥剂、每朵棉花、每个瓶盖的价格都被这些大买家算得一清二楚,他杀价,杀到哪里是哪里,要讲利润吗?扣除人工、费用、成本,已是所剩无几了吧!

 

       这就使江涛格外注意生产线的人工安排,会对工人的操作动作开展“时间研究”,因为稍有不慎,或一旦出现某些中国大陆国营企业的磨洋工现象,整张单子不是白做,就会血本无归。

 

今天你是小业主,你也会变得像我这样身先士卒,江涛想。每个单子到手,由於包装方式的不同,你一定会深度品尝,不断摸索包装动作的简洁,精力体力的节省,产品品质还要有保证。无论企业将来有多大的发展,我都将保持今天这种掌握第一手资料,摸索第一套动作程序的作风。我从我计算的平均速度去要求工人,既不苟严,也不松懈,有一种知己知彼的踏实感。

 

那段时间,江涛沉溺于生产线、车间,几乎不在办公室坐班。妮可儿偶然看见江涛在办公室滞留,是他捧读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书》的时候。江涛告诉她,在该书的“生产与作业管理”一节,赫然写有“动作时间研究”的一段文字,其中的要义,竟与他日思夜想及身体力行的别无二致,美国的企业管理就是从“动作时间研究”起家的,他们会把生产线工人的操作动作及程序拍成录像带进行分析,岗位练兵,删除多余动作,绝不拖泥带水。

 

江涛坚信一个生产企业只要紧紧抓住人工核算,潜心推出名优产品,大力经营销售网络,就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