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义专栏

放下是洒脱, 提起是勇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直击银屏 3 说说《暗算》(之二)

(2006-12-17 12:57:56) 下一个

附:有关柳云龙的采访

《暗算》引领了一次又一次收视热潮,也让很多人爱上了柳云龙。这其中,以白领女性居多。而且,柳云龙的粉丝都尊称他为先生柳生

  我们把采访地点选在文化气息很强的皇家粮仓,给他借的服装是Dunhill秋冬新款——衬衫、西裤、西装、围巾和大衣等。出现在我视线中的柳云龙,黑色T恤、有破洞的仔裤、休闲鞋。生活中的柳云龙看上去与钱之江和安在天外在的差距很大。

  对话就从这种反差开始。我说大家喜欢他是因为深深爱上了他演的安在天和钱之江,他们是两个很有个性风采和男性魅力的人。当然,我不否认如果换了别人演也许不一定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这就是演员的魅力。我把两方面的因素都摆了出来。

  柳云龙点燃一只烟,他的烟吸得很勤。安在天和钱之江也吸烟,而且很多女性观众很迷他们那种吸烟的姿态。往往演员成功塑造一个角色之后,就会让大家觉得即使你脱了那层衣服,仍然是戏中人,包括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为人处事等。当然,那个角色身上也会有我的特征,但并不是全部……”

 比如呢?

 比如,生活中,如果我遇到黄依依那样的女人会扭头就跑、退避三舍:遇到阿炳那样的人也不会那么有耐心;更做不到钱之江那样把冷静保持到最后一刻,我可能会冲动。

 你觉得安在天爱黄依依吗?我替很多人问了这个问题。这很多人中觉得安在天对黄依依的感情有些残忍,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你觉得安在天对黄依依有感情吗?我把这个问题继续具体化。

  烟雾缭绕中,我有些看不清柳云龙的脸,只听他说,原著中安在天娶了黄依依,改编时他执意写了现在的结局,他觉得观众的遗憾正是他要的效果,有时残缺美更能打动人。他没忘回答我的问题:安在天看她的眼神,他叫依依时的感觉都让人觉得他对她是有感情的,这种爱首先表现为一种欣赏,因为她在破译方面的天赋,但安在天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使他不可能接受黄依依。

  这种残缺的浪漫让人感觉有些凄美,我想到了黄依依最喜欢去的那片树林。这片树林是身为导演的柳云龙要求美术部门特别找到的。最好树干是泛黑的,我没有过多地拍树林主要是深黑色的树干。我认为60年代的气质和氛围应该是干干的,很枯燥,但是有些许浪漫,让人从画面上能感觉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并不灼热,而是硬中有柔、柔中带硬。两位主角的感情也是如此,我通过对他们心态的理解选择了这样的场景。

 比如最后写到钱之江和戴主任的争斗,编剧说写不下去了,因为他也感到了紧张,不知道该让这两个人再说些什么。我说越是紧张我们应该越是放松,就让他们俩谈吃喝,用中国的饮食文化来影射两个人道不同不为谋,南方的粤菜跟北方的鲁菜特点肯定不同……这样拍会比较有内涵,大家看起来也会觉得有意思。

  柳云龙言他很认同钱之江、黄依依、阿炳三个人物的宿命结局,这让他们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是否由此也表明你个性中有悲观和消极的一面?

  他略有沉默,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像是自言自语:我性格里面忧患的成分大于消极的成分,我觉得忧患跟失落不能等同。《暗算》里面其实蕴含着很深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悲壮感,而这种悲壮感是建立在积极向上的心态上,即便面临时都是亢奋的。我拍《暗算》,不表明我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剧中人,在工作方面,我是一个很积极主动的人,拍戏经常会面临拍不下去的绝境,彼时要求我必须改变思维方式,如果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肯定坚持不下去。

  在柳云龙的官方网站和贴吧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网友热情洋溢、情真意切的留言。他们觉得生活中的柳云龙一定如他们想象中的浪漫富有情调,甚至感叹做他的女朋友是最幸福的。

  不知道,以下柳云龙的回答是否让他们失望。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讨女人喜欢的人,不是让女人觉得无微不至的男人,更是不会创造情调和浪漫的男人。也许,我的浪漫形式不一样,是从内在表现出来的,人家都会采用的表达浪漫的方式我绝不会用,我不愿用形式过分渲染内容。比如,我早下班,做了一顿很丰盛的晚餐。她回来了,我只会说回来了,吃饭吧。我希望用行动给人浪漫的感觉。再如天冷了,我会直接拿起衣服给她,而不会以缠绵的话语温暖对方。也许,这正是柳云龙的个性魅力。

 不是我刻意隐藏什么,只是性格的原因。我也有表达感情的时候,但我会做得很智慧,既不伤害自尊,又把信息顺利地传达给对方。黄依依评价安在天是静水深流。柳云龙此举可谓异曲同工

 什么样的女性更能打动你?

 我喜欢温柔大方、矜持优雅的东方女性。爱情有时不是你喜欢人家,人家就会喜欢你,人家可能只是远观你,不可以近看。一旦近看,人家就会说,他怎么跟假的似的。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明星会比普通人容易得到爱情。

  柳云龙要了杯咖啡,呷了一口,觉得味道有些苦。他悠悠地说人的一生中很多事情都没法自主选择,比如何时出生、在何地长大、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找什么样的爱人。这都需要缘分。但只有一样是可以主动把握的,就是心态。人家说长江后浪推前浪,要保持进步就得永远把自己当成后浪。在已经成名和受到追捧之后,还能不能相对主观地保持后浪的心态很重要。

 现在有一个说法柳云龙咸鱼翻身,我想我还没变成鱼呢,怎么就变成咸鱼了?还有说柳云龙由万人嫌变成万人迷,我觉得这有些断章取义,真的不至于。我自认《暗算》之前的作品中我的表演也很好,这要看大家界定的基础是什么,如果仅仅因为《暗算》播得很火就以《暗算》来评判我,难免会有些片面;如果从一个演员的整体发展来看,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应了。

  所以说,演员是个机会主义者,他的成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如果一直关注柳云龙的,会评价他出演的《公安局长》、《隐姓埋名》、《知情者》、《背叛》同样都是华彩篇章。也许正是有了这些扎实的累积,《暗算》才会成为柳云龙的爆发点。在并不年轻的时候成名,该是怎样一种心态?

 内心的波动肯定会有。考虑最多的是,我上了套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因为大家已经在不自觉地关注我了。我下面准备了很多项目,但是都不可能跟别人说,这种成名给我带来的最大压力就是我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还有一点是不能把这种关注放得太大了,不要太自以为是了,心态要放平。柳云龙说。

 被人关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采访前,我和柳云龙经过人流穿梭的东方新天地,认出他的人在窃窃私语,似乎不敢肯定。

  柳云龙笑了,略带腼腆。感觉不自然。我希望别人用眼睛看着我的时候,是在荧幕上,在现实生活中走到哪里总被人盯着,太不自在了。在生活中,除了工作之外,我是个非常随性的人,穿衣打扮比较随便。

 你刚才说大家的爱戴让你有压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关键还是自己怎么看待这些东西,如果真的把它当成压力,那它就是压力;如果想通了,知道生活中没必要演戏给大家,我就是我,不是安在天,不是钱之江,不是毒蛇,连导演都不是。生活当中我更想大家把我当成普普通通的人。我随意惯了,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看到我,一下子就能把我演的角色和柳云龙分开来,就对了。

  柳云龙坦言《暗算》于他更有成就感的不是自己演得如何出彩儿,而是在各方面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他相对成功地驾驭了一部戏,在导演上痛并快乐着的初次尝试让他百感交集。

 当做了制片人、导演有了话语权、选择权、控制权的时候,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去做事。过去拍别人戏的时候,会有些失落,为什么一个很好的想法不能得到采纳?有些人很主观,认为你的这种做法已经损害了他作为导演的威信。其实我通过做《暗算》的导演,更希望大家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给我采纳。这样你才能成就一部作品。柳云龙不否认自己是一个苛求完美、较真的人。也因此,有人说他不好合作。我是一个比较拗的人,我希望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当然这只是针对我自己的角色,因此,可能要得罪很多人。

 你不觉得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你的棱角不会像以前那么尖锐了,相对圆润了?

 我同意你的看法,现在我的一句很不经心的话都可能伤害到别人。以前我多是率性直言,现在很多话都要反复琢磨后才说,要考虑是否会伤害到别人。柳云龙悠闲地喝着咖啡,感觉他喝茶更合适,生活中他是一个喜欢在茶馆里和朋友聊天的人,他从不去酒吧。

 我觉得你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不要轻易迈出既导又演的一步,因为大家给《暗算》打的分太高了,这预示着大家对你下一部的期待值很高。我说。

 那就看吧,看我是否还能创作出跟《暗算》在一个平台上的作品,《暗算》的成功,超越起来的确很难,要不负众望,下一部就应该在剧作上好好下功夫。

  我想,这一点,柳云龙一定心中有数,他不会仓促行事的,一定要准备得非常充分才会做。因为他是AB血型、白羊座的完美主义者。

  柳云龙现正在哈尔滨拍摄电视剧《功勋》,他扮演国际特工,中共地下谍报人员廖飞。北京仍温暖如夏,哈尔滨已是凉风萧瑟。这个冬天,在寒冷的北方,柳云龙与英雄相伴。

 探戈是绝望里喷发出来的奔放,男人和女人永远风度翩翩,上身保持距离,脚下却是激烈无比的欲望。它快步向前又左顾右盼;眼神优美,传统中在跳的时候要腰佩短剑,以防情敌。这就是它的典故,在刀尖上舞蹈,最残酷,也最浪漫。这是电视剧《暗算》中钱之江的一段独白。

  我们这次拍摄的主角就是《暗算》中探戈的舞者钱之江的扮演者柳云龙。探戈舞是华美、绚丽的,但是钱之江的探戈跳得却有些悲壮和凄美。为什么会选择探戈而不是华尔兹?我曾问过柳云龙。

  他说他欣赏探戈的气质。探戈的纵情是沉静内含的而不是热烈宣泄的,这是因为在探戈中人们浸润了一种哲学般的忧伤,这种忧伤中有命运坎坷的艰辛,也有对人生的痛苦思考。这种忧伤在探戈形成初期就深深地根植其中,人们把忧伤化作真挚的情感,毫无保留地体现在探戈之中,使探戈具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动人和一种永恒的意味。有人说,探戈是一种舞蹈,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