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国上的那杯咖啡

一杯咖啡,一缕阳光,一张沙发,生活就是这样过的
正文

海南咖啡

(2008-03-10 22:21:38) 下一个

我比较相信缘分,因为一生中能够遇到两次非常奇妙的巧合,因此觉得缘分是确有其事的起码在我的生命成长中是存在的。是的,要说的就是其一。。。。。。。。。。。咖啡。

说起咖啡就要说说中国咖啡最早种植地海南(有另外一种说法是云南,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在海南,因为大多数人都听过喝过海南咖啡却不知道云南也种植咖啡)。小时侯,应该是在80年代的中末期,确切年份是记不清了,太小了,学校总组织学生们去帮忙采摘咖啡,那颗小小饱满鲜红的豆子当年在记忆中是极为平常的农作物而已,还记得曾放进嘴里去嚼是否甜的,虽然也尝到甜味,可确实不好吃。

那个时侯的海南岛,一窝蜂地种咖啡,因此家家户户也就平常到经常可以喝到咖啡,小叔那个时侯念高中,当然不会错过也学上两招煮煮咖啡。记得是用小壶把磨碎的咖啡粉煮透后再用纱布滤出咖啡渣加了糖再喝,当然是没有牛奶啦,比较穷吧。像尝鲜似地喝过一杯后我就再也没有喝过海南咖啡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机会品尝。因为海南有更多比那杯又黑又苦的如绿茶椰奶等好喝得上千倍的,如果再让我选择喝海南的咖啡还是绿茶,我想我还是选择绿茶吧?海南的绿茶是出了名的好喝,为什么呢?当年下乡的知青回内陆后,每每再回海南或捎话让带特产的就只是绿茶,如果一天不喝,全身都不舒服,出自众多的知青口中的一句话,如今他们都有钱了,什么好茶买不起,可就是海南的绿茶让他们永远不能忘怀。喝的是那一杯佳饮还是一种情怀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出国后什么也没带,就是带走了三五包从小喝到大的绿茶。

海南省土壤大部分是花冈岩和玄武岩风化形成的砖红壤,很适于咖啡生长。早在1898年,就有华侨引进咖啡苗种植于今文昌市南阳镇石人坡村。1908年,又有华侨引进咖啡种植于今儋县那大镇附近。1935年,又有华侨在澄迈县福山镇一带开办福民垦殖公司,大面积种植咖啡,开始商品性咖啡生产。但由于种种原因,海南咖啡总是时起时落。至1979年,全省种植面积只有5100亩,年产干豆36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南的咖啡生产才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海南咖啡最早引进的是中颗种,国外称ROBUSTA,种植于澄迈县福山镇和万宁县兴隆华侨农场一带,这种咖啡已在海南的风土条件下驯化,品质起了微妙的变化,如炒磨、冲泡得法,其气味香醇可口。周恩来同志来海南视察工作时,曾喝过兴隆咖啡,赞为佳品。美国纽约通用食品有限公司咖啡技师来海南考察咖啡生产,自带品尝咖啡器具,自己调冲海南中颗种咖啡,尝试后认为滋味醇和,刺激性中强,较符合广大用户的口感,可见海南咖啡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赢得国内外好评。

有一首诗是这样描绘海南的咖啡的:“白玉镂花青复叶,珊瑚珠子团团结,冒雨看咖啡,留连不忍归。花开常带雨,香味浓如乳。山鸟夜来呼,明朝拾落珠。”可见当时遍布小岛的咖啡是何其壮观。在海南起码有不下10个咖啡品牌,比如“春光”、“五指山”、“椰奶”、“兴隆”、“力神”等等。很遗憾,不知道是地方保护主义还是崇洋媚外的风气,这些品牌咖啡走出海南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反而在一些大城市更愿意引进贵价的日本等地咖啡来进行商业招徕,而更多的人是不知道海南竟有这么多的咖啡品牌。

世界上的70个生产咖啡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北纬28度至南纬38度之间。最好的咖啡应该产自北纬15度至北回归线之间。那么海南岛北部刚好在这个种咖啡的黄金地带上,可见海南咖啡的品质自是不俗。海南文昌县还有一棵90多年高龄的咖啡树,树高达5.5米,主干径围 67厘米,树冠20平方米。至今仍枝繁叶茂,结实累累,被称为“咖啡树”据这株咖啡树的主人说,这树是他祖父于1898年从马来西亚带回种子栽培的,已有 80多年的摘种历史。1957年,产量达90公斤,目前年产量仍在70公斤以上,高出一般咖啡树产量好多倍。有机会总要去看看,希望可以追加吉尼斯记录。

希望海南咖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走出小岛,让13亿国人也能尝到本国的好咖啡,而不必花高价进口质量不一定好过海南的咖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