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童话的结局

(2008-09-21 12:27:40) 下一个

(2007-10-10 03:58:43)
现在的孩子都知道,爱情童话多是以“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收尾的。

我等六十年代生人,小时候这些外国童话都属于封资修,幸免了精神污染,等到童话解封琼瑶现世,我们已经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尽管读时难免爱不释手,读后却又后悔不迭,骂不绝口。

如今我的孩子却处于染缸之内,美丽动人的才子佳人在图书电视游戏里比比皆是,使我这堂吉克德式的儿童保卫战处于不胜之地。

星期天一大早,妞妞跑到我的床上折腾,我被吵得头大,顺手给她一本童话,企图再迷糊一会儿。妞妞翻了几页,又吵着让我给她讲书。我没辙了,只好拿过书来念,原来是朋友走时送的<<美人鱼>>。我边念边暗骂作者,忽悠了多少痴心少女,你咋不写篇男人为女人变水泡的故事?

于是念完故事我对女儿说,可怜的美人鱼,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和姐姐们了,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也不能吃冰激凌了,更不能穿漂亮衣服了,多惨啊!咱要好好地活着,管他是谁,都休想让咱变成哑巴化作水泡!

妞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前一阵子,网上盛传演员刘若英苦恋陈升的故事,我开始觉得难以置信,后来又有视屏作证,美人泪流满面,无法自持,于是不得不信。第一次看刘的作品是看碟<<天下无贼>>,开始还觉得奇怪,怎么跟刘德华配戏的不是眼下走红的大眼媚女。谁知越往后看刘的功底尽现,尤其是片尾女主角为腹中孩儿大吃烤鸭一幕,令我想起自己怀儿子时大盆喝牛奶的劲头来,不禁感叹,小小台湾人才辈出啊。后来读过几篇影评和刘若英自己写的文章,才知道人家不仅是影歌坛大腕,更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难怪戏演得神,歌唱得好,文章也写得妙。

 可是,如此一个美女加才女对一个有妇之夫穷追不舍,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电视节目里)痛哭流涕,悲悲戚戚,俨然是港台肥皂剧里的苦情女,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不知她的爹娘是否还健在,他们若看了该何等痛心。我猜她一定是小时候唯美式童话看得太多,琼瑶的毒中得太深。就算是那陈升真的接受了刘若英的爱情,他们俩也未必从此永远幸福下去吧。人生苦短,不属于自己的何必强求。

 在西方童话里长大的孩子更为早熟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部门的美国女人卡瑞娜,十六岁开始生第一个孩子,如今年方四十,已嫁了四次,有三个孙子女。英国报纸曾刊登过世界上最年轻的祖母,年仅29岁,即十四岁就做了母亲。

 我觉得卡瑞娜刘若英们应该多看另一种“童话”,比如巴尔扎克笔下冷冰冰的人际关系,那可是唤醒梦中人的绝佳教材。我把他推荐给儿子,并明言警告他老妈还没打算当奶奶,这小子不屑一顾,说,有那时间不如上网痛快淋漓地跟假想敌大战一场。我无法强按牛头去喝水,只好顺其自然,让孩子们走自己的路去吧,说不定他们会写出一种更好的结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北极边缘 回复 悄悄话 陈升令人佩服的不光是他的才气。作为女人,我更佩服他的定力,要是天下男人都向他学习,小三怕是要绝种了。不知陈夫人是何许人也,恐怕也不是等闲之辈。可惜了刘若英,不光苦了自己,其实也给恩师添了好多烦恼。

所以女儿的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
sprucespruce 回复 悄悄话 陈升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有妇之夫,如果没有陈升为刘若英量身定做写歌作曲,恐怕也没有今天这么出名的刘若英。
美女爱才子本是一段佳话,只可惜陈升已经有了爱人,才会有这么一段让人唏嘘的悲情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