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海军只是用“牙签”在南海“戳”了一下越南!

(2007-08-10 20:16:48) 下一个



中国海军战舰从二三千吨为主,一下子跨到万吨,进步是明显的。要看到差距,更要在一个时间长度内,看这种差距是否在不断缩小,这才是有意义的。像俄罗斯本来差距很小,现在在扩大,这才是要警惕的,我们则相反,差距在缩小,所以人家到处卖“中国威胁论”,就让他喊去吧

说到底,我们这支军队二十多年没打仗了,实在需要用一场战争来检验战斗力。否则,也只能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因为不打仗谈兵毕竟是“纸张谈兵”,怎么说心里都没底。


其实现在新武器大多数对战场环境要求很高,一些精密设备对温度、湿度、清洁度都有特定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轻则不灵了重则出差错,适应性、可靠性比较差。说白了,很多信息化武器基本上只适合在不接触的远程精确打击中使用,在近距离的硝烟弥漫战场上,就不一定有优势。

那么在未来战争中,我们可不可以确定的选择不接触的作战模式?如果不能肯定的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一些老装备还是要保留的,甚至新武器的设计应该更多的在战场适应性、可靠性上做点文章,不要一天到晚跟着“新概念”走,武器是打仗用的,不是为了完善概念用的。我对没有经过实战环境考验的新装备,总感觉不那么放心。



造航母已无悬念,人大会上解放军代表说话,是不会忽悠人的。实话说,没有上峰的指示,代表也不敢说。国内造航母呼声,其实工业界比海军还着急(军方心里急,嘴上还要听上级的),因为国企改制后,来自国拨研发经费的渠道减少,而企业自身有没有资金投入这些高技术。而航母研制,可以全方位提高材料、机械、电子、冶炼、动力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大大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一个资料说,借助于几十年前的核潜艇研制,很多技术转换到核电站研制和建造,现在很快就上了70%,造船业看似红红火火,高品质的船国产化一半还勉强。如果造了航母,不说别的,造船业就可以大翻身。军工与民用实际就是一体两面,长征、神舟,没有背后的东风那能如此辉煌,小日本眼红中国航天,心里也明白着呢,作为二战后被阉割的国家,只要不能拥有“杀手锏”这一类蛋蛋,它的航天就永远不可能赶上中国。

所以,造航母是为中国工业又一次腾飞注入血液,反对造航母的,要么看不到这一点,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



下半年以来,中国海军改变了一点策略,南海舰队巡航舰艇数量增加、吨位加大,由过去间隔改为不间隔,军舰在那儿东游西荡,这下他们(周边国家)紧张了,希望这种张力要保持下去。就要让这些国家增加支出,人员、军费、维持等等费用增加到难以忍受,另外一方面要限制它南海获取收入,尤其要威慑它(越南)的石油开发。投入产出不平衡,南海或许有些许安宁。

从之前处理菲律宾,现在处理越南、印尼关系看,与东盟关系、处理南海问题,必要时要动动手,斗而“小出血”还是不影响我们的大格局的。拉一派也是要的,这一次泰国陆军特种兵来广州与我军“合训”,美国都很惊讶,最近马来西亚海军来上海,这也是震震新加坡的一张好牌,据说要买咱反舰导弹,是不是来看货的。



相对于南海舰队实力来说,我们对越南动的只能算用“牙签”戳了一下。对东盟国家我们还是以怀柔为主,敲打为辅。真要敲打,南海舰队一家去,足够足够,整个东盟海军现在都比不上南海一家,南海舰队壮起来了,核潜艇都有了。如果对付个东盟海军轮战,海军就改回清朝的名叫“水师”得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