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圣爱的珍珠(3)

(2008-03-17 17:20:09) 下一个


圣爱的珍珠(3)
--选自王志勇《基督教圣约世界观神学原理传习录》

      1.
                     
敬虔。[1]

2.                      复活。[2]

3.                      读经。[3]

4.                      安慰。[4]

5.                      圣洁。[5]

6.                      次序。[6]

7.                      责任。[7]

8.                      公义。[8]

9.                      美德。[9]

10.                 坚忍。[10]



[1] 真宗教的精神就在于敬虔,敬虔的精义在于敬畏上帝,遵行律法。

[2] 基督教的信息的核心就是基督的复活,基督徒生命的核心就是复活的生命。复活也是基督徒在成圣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的事,我们要天天向罪而死,向义而活。当初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圣灵,也同样在我们的身上作工。在初期教会中,门徒见面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主耶稣还活着。”这对当时的门徒而言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同样,对于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我们也要天天经历基督复活的生命,时时默想主耶稣活着,虽然我们有肉身的死亡,但我们必要像他一样复活,得着荣耀的身体。

[3] 读经!读经!读经!基督徒一读经,魔鬼就颤抖!真正的读经并不是习惯性、机械性地阅读,而是以祈祷之心,反复思考,仔细查靠,究根问底,务求明白圣经。能够听到圣经是恩典,能够读到圣经是恩典,能够明白圣经是恩典,能够讲说圣经是恩典,能够遵行圣经更是恩典。

[4] 这是著名的《海德堡教理问答》第一问所提出的问题:“你或生或死,惟一的安慰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经历各种形式的劳苦愁烦,若是没有安慰,实在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不能在我们死时给我们带来安慰的,在我们生时也不能完全安慰我们。“我无论是生是死,身体灵魂皆非己有,而是属于我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他用剥削完全补偿了我的罪,并且救我脱离了魔鬼一切的权势;因此,他保守我,若非天赋允许,我的头发一根也不会掉下;他叫万事互相效力,使我得救。故此,他藉着圣灵也使我有永生的确信,并且使我从此以后甘心乐意为他而活。”愿我们每一个在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都能够满有安慰地念诵这一问答。

[5] 圣洁就是力量,圣洁就是幸福,圣洁乃是通向通天的大道,圣洁乃是蒙恩的标记。

[6] 次序是天国的第一法则。上帝在没有创造人之前,就在自然界设立的美好的次序――“各从其类”(创111122125)。保罗也吩咐教会,“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犯罪就是违背上帝所设立的次序:在本体论上,把受造物放在造物主之前;在认识论上,把自己的理性判断放在上帝的启示权威之上;在伦理学上,就是违背上帝所设立的律法。

[7]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强调的是“权利”,但在圣经中首先强调的是责任,或者更准确地说,权利与责任是不可分离的。上帝把治理全地的权柄赐给人,同时这也是一种责任。《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第三问:圣经对人主要的教训是什么?圣经对人主要的教训就是:“人对上帝当信什么,以及上帝要人当尽什么责任。”其实,此处所讲的就是人生的两大责任,一是认识上帝,而是去行上帝所吩咐的事。一是认识,一是行动,知行合一,乃是人生的理想境界。

[8] “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然后才是“慈爱和诚实行在你面前”(诗89:14)。可惜,现代新派神学竟然要毁坏这一根基,用他们所谓的“爱”来代替。然而,不管世人怎样喧嚣,上帝仍然会以他的律法为标准,公义地审判每个人。公义是美德的核心,体现在人的品德上就是正直。没有上帝的律法,就没有公义可言,所以反律主义者最后只能把灵修集中在人的体验或感觉上,新派神学最终把宗教斗落实在人的感觉和体验上,因为他们意境丧失了上帝所赐给的客观的标准。

[9]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强调的是“能力”,而不是“美德”。教会受世界的影响,也多强调所谓的“恩赐”,很少谈及美德。彼得强调说:“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彼后1:5)。可见,我们首先需要加增的是在美德方面。败坏的品德使我们无法向人见证上帝的美善,也使我们自己在上帝面前受到责罚。基督徒当善用上帝的恩典,在美德上不断长进。美德并不是一时的行善,美德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源自心灵的更新,通过属灵的操练,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因此,在基督徒的灵修方面,应当以上帝的律法为标准,靠着圣灵的大能大力,培养公义、智慧、勇敢、谨守等各样属灵的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因为反智主义与反律主义的倾向,人们丧失了绝对的价值标准,美德几乎荡然无存。同时,繁忙的世俗生活也使得很多人无暇思考,只是把教会当作放松的地方,很少阅读神学和灵修书籍,基督徒的灵命普遍走向肤浅。

[10] 主耶稣说:“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路21:19)。在这个堕落后的世界中,我们经常面临各样的苦难,我们必需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面的路程,才能完成我们自己当尽的本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