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除“四害”的发展变化(组图)

(2009-08-19 12:40:51) 下一个

  除旧“四害”,麻雀险些在中国消失

  中科院动物所的著名专家马勇先生回忆说:当年的除四害中,麻雀是最无辜的。仅仅因为偷吃粮食,麻雀就背上了骂名并成为全国人民痛打的对象。后来还是中国科学家的调查,才给麻雀平了反。

  当年的《人民日报》记载,1958年4月19日清晨4时左右,首都数百万“剿雀大军”拿起锣鼓响器、竹竿彩旗,开始走向指定的战斗岗位。830多个投药区撒上了毒饵,200多个射击区埋伏了大批神枪手。5时整,北京市围剿麻雀总指挥王昆仑副市长一声令下,全市870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里,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轰响,彩旗摇动。4月22月,《中国青年报》报道:《首都三天歼麻雀40万多》。

  1955年,当时的中央领导收到农民的反映,说是麻雀祸害庄稼。于是指示:麻雀是害鸟,必消灭之。《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27条规定:除四害。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1956年10月,青岛举行了中国动物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大会。实验生物学家朱洗以1774年普鲁士国王下令错杀麻雀为例说:“除了在某些季节麻雀是有害的,其他季节是有益的。”

  1957年10月,《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27条除四害内容改为:“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里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消灭。”但不少城市不但没有按规定停止灭雀,反而更加大张旗鼓地开展围歼麻雀的群众运动。

  就在“麻雀战”开展得轰轰烈烈时,鸟类学家郑作新和他的同事们走遍了河北昌黎果产区和北京近郊农村,采集了848个麻雀标本,一个一个地解剖嗉囊,以求得各种食物的容量。

  他的结论是:冬天,麻雀以草籽为食;春天养育幼雀期间,大量捕食虫子和虫卵;七八月间,幼雀长成,啄食庄稼;秋收以后主要吃农田剩谷和草籽。总之,对麻雀的益害问题要辩证地看待,要因季节、环境区别对待。他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他的考察成果。

  1959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写了一份《关于麻雀问题向主席的报告》,报告中称,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由于地点、时间的不同,麻雀的益处和害处也不同;有些生物学家倾向于说消灭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

  1959年11月29日,毛泽东主席批示:张劲夫的报告印发各同志。次年3月,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以这种方式,终于为麻雀平反了。臭虫取代了它在四害中的位置。后来,又有用蟑螂代替臭虫。

“四害”到底是什么?(图)
四害到底是什么?


  新四害风悄然而来

  陆小姐下榻上海一家三星级酒店,连续三天没有睡好,身上被咬了许多红疙瘩。赶紧向酒店反映,结果居然在席梦思床垫下清扫出几只绿豆大的褐色臭虫。这是陆小姐平生第一次见识过去只在书里见到的臭虫。

  上海的郑女士一家三口手上脚上都长了红点,医生说是宠物惹的祸,郑女士赶忙检查自己家的爱犬,居然发现在狗毛里少说有50只芝麻大小的红色跳蚤。

  一家茶叶店的经理突然发现准备出售的茶叶箱里有很多白蚁折断的透明翅膀,还有大量白蚁的排泄物以及咬碎的木头屑。茶叶因此报废。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有害生物防治论坛”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贾家祥表示,在对上海部分学校、医院、宾馆和普通居室进行的有害生物抽查显示,这些地方所使用的空调73%都存在螨虫繁殖,而且种类多达12种。

  臭虫、跳蚤、蚂蚁、螨虫,彷佛在一夜之间集体亮相。上海媒体惊呼:“新四害”来了。

  北京也发现了新四害的踪迹。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姓韩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有很多民工向中心反映经常受到臭虫的骚扰。据她分析,这可能与民工居住的生活环境有关。臭虫滋生于卫生状况不佳的场所,嗜吸人血。人被叮咬后,可能发生丘疹样麻疹,若长期被臭虫寄生,会引起贫血、神经过敏和失眠、虚弱等症状。

  跳蚤则主要寄生在宠物身上。北京养宠物的人家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与宠物亲密接触的队伍中。专家说,虽然现在人们很重视宠物的卫生,但是一不留神,跳蚤就会不期而至。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文质教授说,现在家庭装修大量使用木地板等木材为白蚁的生存提供了佳肴。白蚁喜欢潮湿环境,往往把巢筑在隐蔽的树干或树囊中,而一巢白蚁的危害半径可达100米,因此周边的房屋最易受害。北京老城区的房子就很容易成为白蚁袭击的对象。

  专家介绍,新四害的危害比起旧四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螨虫在人体上大量寄生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将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上海昆虫研究所专家石奇光说,虽然跳蚤没有翅膀,可它却是跳远能手,最远能跳到身长200倍的距离,相当于人能跳340米左右,扩散起来相当厉害。

  新四害为何活动频繁?

  上海昆虫研究所的石奇光研究员告诉记者,严格意义上,还不能说“新四害”已经取代了“旧四害”。在现阶段,对人们的生活危害最大的仍旧是人们公认的“旧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蚂蚁和螨虫这些害虫的活动频率越来越高,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比起‘旧四害’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提高,将有更多的害虫被提上‘黑名单’。”石奇光说。

  北京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青文对此也持类似意见:“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过去的四害名单已经在悄悄发生改变,更多的对人类有害的害虫将榜上有名。”

  张青文说:“‘四害’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概念,只是当时罗列了对人们最有害的四种有害动物,现在,有害昆虫名单正在扩大,危害在加强。比如前不久出现的红火蚁,就是先从美洲再到我国台湾,然后到了内地。其危害甚至可以致人性命。”

  他认为:“害虫种类的增加,和人们自身的活动、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交往的频繁是密切相关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蟑螂。据介绍,中国的蟑螂主要是德国飞蠊和日本小蠊。小蠊其实上世纪30年代国内就有了,当时只是在一些涉外宾馆饭店里见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小蠊也从海关和宾馆饭店扩散到了普通居民的家中扎根繁衍。

  近年来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导致  有害昆虫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黑蝇是由美国来到中国。而白蚁的扩散还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有关,由于一些地方没有做好防蚁工作,致使白蚁随着旧房改造纷纷出逃扩散。养宠物等新生活方式的出现,则给跳蚤的发育带来可乘之机。“这些有害昆虫的重新出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关键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

  北京为何蟑螂多

  说起四害,对于北京市民来说,最头疼的也许就是蟑螂。甚至有一种说法:北京的蟑螂比起其他地方都要多。

  北京媒体前不久报道,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路陈老人家中,“精灵之家”救助同盟的5名志愿者带着灭蟑设备到老人家中杀灭蟑螂,不足5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中,清出的蟑螂约重500克。

  朝阳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朝阳区今年申请国家卫生区,蟑螂的密度超过国家标准3倍,相当于平均每间房大蠊超过15只,小蠊超过30只。“其他的都达标了,但是消灭蟑螂实在太困难。”

  这位工作人员还介绍:“每年我们都开展集中灭鼠,灭蚊蝇、蟑螂。蟑螂主要是寄居在家庭里,主要还是钱的问题和卫生意识问题,不想进行卫生投入,卫生条件又不注意。自己家的蟑螂也可能跑到别人家去。但是政府不可能帮助居民自己解决,这与居民的素质有关。”

  北京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青文认为,关键因素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也带动了蟑螂的流动,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间接帮助改善了蟑螂这些害虫的生存空间,其结果是蟑螂越来越难根除。

  我国的蟑螂主要是德国飞蠊和日本小蠊,它们生命力旺盛,生存优势十分强,一个星期不吃照样生活。没有食物,还可以吃同类的尸体,一只尸体可以维持好几只生存。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也间接给蟑螂这些害虫提供了好的生存环境。比如,家里可以吃的东西多了,冬季暖气条件好了。从原本恶劣的环境来到优越的环境,蟑螂的繁殖能力更强,种群变得更强大。

  四害演变折射时代变迁

  提到新四害,不能不提旧四害。四害名单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卫生观念的变化。

  1952年,面对美国在我国东北发动的细菌战争,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保家卫国”的卫生防疫运动。

  1956年,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四害被写进了当年制定的《农业发展纲要》,自此除四害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到1958年,一个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已经在全国形成。

  1958年2月1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记载了这一盛况。“在全国各省市,广大群众正在大规模地行动起来,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提倡卫生,扑灭危害当地人民最严重的疾病,并且纷纷提出规划,准备在几年时间内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所提出的要求。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提前实现‘四无’的省和直属市,已经有北京定为两年,河南定为三年,上海定为三至五年,江苏定为四年,山东、山西等定为五年。决定在今年内就实现‘四无’的市和县,有江苏的南京,山东的济南,河南的郑州,甘肃的兰州,山西的屯留,河北的蠡县等。”

  在当年的除四害运动中,出现了无数个灭害英雄。当年的《人民日报》报道:安徽巢湖市评为“一等卫生先进工作者”的工人顾友昌,从1952年开始6年如一日除“四害”,战果惊人,仅1957年中他一人就消灭耗子2600多只,麻雀4700多只,挖蛹25斤零10两,蛆31斤……平均每天消灭7只耗子,13只麻雀,6两苍蝇和蛆蛹!

  武汉市安静街72岁的老太太蔡月英,3年如一日地除“四害”。3年来,她一个人就消灭了330多只老鼠、240万只苍蝇。

  再后来,麻雀被从四害名单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臭虫,再后来,蟑螂又后来居上。

  中国农业大学的张青文教授认为,新四害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讲,表明人们的卫生意识加强了,标准提高了,所以害虫“黑名单”扩大。“过去人们只注重吃饱穿暖,现在更重视环境卫生。还有一点,跟动物近年来给人传播病菌和疾病的厉害程度有关,比如,疯牛病、SARS,都是动物引起的,所以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

  人和新旧“四害”将长期共处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爱国卫生委员会“除四害”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夏立照告诉记者,要想把四害全都消灭是不可能的,只要把灾害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就不会对人民生活造成危害。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青文认为,现在对于人与害虫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早年仅仅是民间和社会的要求,比如响应政府“除四害”号召,而对于这些害虫与人的关系的研究则十分有限。对农业的重视要大于对卫生害虫的重视,现在人们意识到,这些卫生害虫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健康,急需引起重视。

(编辑网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