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狼烟北平》读后感 09

(2008-02-11 02:16:33) 下一个

2/7/08

读《狼烟北平》,俺对方景林这个人物的个人感受很深刻。读后,一个个俺知道的方景林朝咱走来。

第一位
方景林是原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市文联党组书记赵鼎新(若古狗/Google 赵鼎新,北京市文化局,会有很多消息)。赵鼎新是俺发小儿赵珍的父亲。小学时,都梁手足俺发小儿与赵珍曾同班。都梁也知道她。老鬼在《母亲杨沫》 里写到:“823日社会上的一部分红卫兵闯进文联机关大院,他们在大门口贴出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大标语,声称要烧毁文化局下属各剧团所存的传统古戏装。下午他们开始揪人。市文联老舍、田蓝、金紫光、张季纯、端木蕻良、骆宾基、江枫、萧军等,被用卡车送到孔庙,在烧古戏装的火堆旁,受到红卫兵的皮带抽打。老舍因头部受伤,被提前送回,在市文联院内又遭批斗,受尽凌辱。那天,与老舍同时被批斗挨打的有赵鼎新。

次日午夜时分,绝望的老舍跳入德胜门豁口外太平湖,终年
68岁。次年,赵鼎新从文化局的楼上跳楼自杀。

文革前,赵珍与是好朋友。去她家,见过赵伯伯。文革开始时,去学校。永安路小学的大门关着。敲门,赵珍开了门。她告诉,只有红卫兵才能到学校来。看见她戴着红袖章。因不是红五类,进不了学校。那时,此处不留俺,自有留俺处。俺大串联去了。

67
年,有一天,赵珍到家来。她忍住了泪,很低沉地对说,他的父亲在做地下工作时被怀疑脱党,被斗,忍受不了屈辱,自尽了。记得,父亲听到这个消息时,盛饭的手一颤。发现,赵珍的红袖章不见了。她能在最痛苦最无奈的处境下到家来,是对的信任。从此,父母对赵珍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在她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是她最可信赖的朋友。

第二位
方景林是原水电建设总局的副局长张铁铮。张铁铮19335月参加革命工作,任北平反帝大同盟东区书记。1937年春在北平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战争开始后,先后任太原平津流亡同学会交际干事、冀游司令部秘书、主任。1940年在一二九师轮训队学习后,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建设厅工商科科长、工商第五分局局长。1942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网上也可以古狗/Google到他。

文革初期,张被怀疑是叛徒。一天傍晚,一伙儿红卫兵冲进他家,将他从二楼揪到楼前院里,用带金属头的皮带抽他,头部顿时出血。她的女儿秋莎只穿着背心裤衩,边看边颤栗着。因为是邻居,俺当时在场。秋莎的弟弟
 与俺同龄。他从此在精神受到很大伤害。张的妻子,是一位俄文翻译,与他离婚。

文革开始时,老初三的秋莎是颇为神气的红卫兵。一夜之间,整个黑白颠倒。二十年后,再见到秋莎时,她的性格变得没有了自信。

第三位
方景林是我的兵团战友管玉坤的父亲。文革初期,管玉坤的父亲在北京市公安局被批斗。他过去是地工,因被屈辱而自杀。十几年后,当管玉坤最小的弟弟有了工作时,她的母亲去了八宝山,在一颗树上自尽。

那时,周围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印象太深刻。凡是沾点儿边儿(即所谓有历史问题)的人,都不例外。俺发小儿小迦的父亲先是作地工,后去延安。到了延安就挨整。因为档案中有一段时期未作结论。结果,解放后每次运动都挨整。到了文革后,被整怕了的老人家唯一的希望是,作个结论。小迦兄弟姊妹四人都为此受到牵连。

读《狼烟北平》时,方景林这个人物使我想到了很多曾熟悉的那些人的归宿,以及他们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苦难经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