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如何走出经济危机——危局新政之批判、之反思

(2008-10-03 05:22:57) 下一个

中国如何走出经济危机——危局新政之批判、之反思
作者:无名
1、美国金融、经济回稳周期:需要四到五年,也就是说中国出口将持续五年进入下行通道,不能对海外市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在美国重建金融秩序与拯救经济的漫长过程中,中国金融海外抄底增持美国金融垃圾债券与股票将是长期风险投资,在全球看好中国市场的情况下,这笔海外投资资金将回流到中国,被控股的美国公司用来收购兼并中国的民族产业。如此,美国及其企业得以顺利开拓新兴市场,实现危机转嫁。
2、美元通用货币时代的结束、金本位的回归:美国持续的金融经济危机及美国政府发行总额超过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将导致美元的持续贬值及全球性通胀的再度卷土重来。一方面,在美国众议院通过8500亿美元新救市方案之前,全球的大宗商品、黄金、石油、矿产等价格迅速回落,这是中国利用美元外汇储备国际采购实现危机战略储备的最佳时期,以应对年底必将到来的中国经济严冬,考虑到最坏的情况是,企业全面崩溃后保证民生的国家计划与配给的物质支持。黄金的储备为迎接全球通货金本位时代的到来、创造人民币全球通用货币基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备,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经济命脉。另一方面,美国新的救市计划通过以后,大量发行的美钞及其流动性的迅速增长,将迅速推高全球资源价格,一个长期的全球性滞胀时代就已经到来了,同时,美元将丧失其世界货币的地位。因此,今天,在8500亿美元救市计划没有通过之前,在美元从石油、黄金及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抽出救市的关键时刻,在海外热钱从中国房市抽出的时候,正是中国利用美元储备大举购买优良资产、国际大宗商品的时候。

3、美元的持续贬值,将触发债权国的财富缩水与抛售美元:如果中国在年初雪灾、汶川地震就想到利用巨额美元储备采购大宗商品、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加速经济重建的话,中国的处境比现在要好得多。这笔巨额外汇储备,实际上就是中国三十年经济建设的红利。每一美元的外汇储备,都对应着八元人民币的广义货币增发,这直接造成了储户银行存款的贬值、工资收入的实际下降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民众辛勤劳动创业一辈子,总是无法脱贫致富的原因。人们美其名曰:工资永远涨不过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涨不过物价,人们的创造性成果变成了国家的巨额外汇储备。现在是用这笔“红利”来应对危机,保障危局中民生安全的关键时刻了。人们需要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消费补贴(每一百元国产商品的消费国家补贴多少?)及新的就业机会、国家创新机制建设及与之配套的基础建设。问题是中国近两万亿的外汇储备,已经有将近一万亿购买了美国垃圾债券,中国政府早已自废武功,刺激内需、拯救国家经济、防止硬着陆的自救缓冲垫已经被暗中拆除。中国经济前景堪忧。

4、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在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是一个天然的优胜劣汰机制,一旦优胜者也无法生存,那么,我们就背离了公平竞争与市场,步入了投机、垄断资本专制的陷阱。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随退就是这种情况。为抑制投机资本、国际资本的掀风作浪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危害,重建全球金融秩序与市场伦理架构在所不免。不然,就是全球化的末日与国家间贸易保护与壁垒的开始。现在中国的问题不是主权资本如何投机美国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中国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把所有的社会资源与潜能都调动起来,创造一个真正属于中国、造福世界的奇迹。我可以肯定的预测是:温总理对美国金融的“英雄救美”不但将有去无回、片甲不留,还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灾难。

5、中国必须闯出自己的道路:内需取代出口、社会保障取代政府投资、市场效率取代国家计划。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与转型,我们需要对中央政府投资、朱镕基式的国家积极财政政策这一有形之手进行反思。为实现经济增长的高效率,我们需要回归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资源优化配置。中国政府还应该摆脱金融投机暴富的思想行为惯性,摆脱为海外资本收买主流经济学家的思想绑架,还要摆脱太子党爆富目的对国家经济命脉与民生的绑架。回到诚实直面真相,捍卫真理与正义的道路上来。
================================================================
时寒冰:次债危机,中国损失最大,陪着美国等死

信源:东方财经
时寒冰
9月22日夜晚,央视记者采访我对于次债危机的看法:我认为:次债危机已经无药可治,全世界只能一起陪着美国等死,现在,决定结局的只能是上帝。
这话说过了吗?
任何一位对金融衍生品过度发达的杠杆效应有深入了解的人,都会发出如此悲观的预期。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
今年3月份,我在给《南风窗》杂志写的评论《次债与金融泡沫的终结》中指出:“次级债将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称其为金融衍生品的巅峰之作恐怕并不为过。次级债衍生品犹如一个倒立的金字塔,一旦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风险就会成倍放大,并带来灾难性后果。”“由次级债衍生出来的创新产品,已经掘出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而这个无底洞就是作为一个超级大坟墓而存在的,再多资金也填不满!”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金融大鳄索罗斯认为:“全球长达60年的大牛市已经结束,全球正面临60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次债危机是二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过度发达,投资大师罗杰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确存在次级衍生品即衍生品的衍生品。不过,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对衍生品进行估价,因为没有一个积极的市场。”罗杰斯在次债危机之前多次预言这场危机的到来,并在次债危机前清空自己在美国的所有房产移居到新加坡。
这些对金融市场脉搏把握最精准的著名人士,他们的这种悲观预期,难道是凭空而来吗?
当央视记者问及次债危机下一步的发展时,我回答说:
其一、美国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其二、将快速向实体经济蔓延,从金融危机演化成经济危机。
央视记者问我次债危机对中国有哪些影响。我的回答是:
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次债危机导致美、欧消费需求下降,将降低中国产品的出口。无论是高附加值产品还是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下降趋势都难以避免,当务之急是鼓励内需。其二,次债危机发生后,美元将继续贬值,目前的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贬值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时,大批热钱在美元贬值或有贬值预期的影响下,会热炒大宗商品,推高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增加中国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其三,会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带来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的损失会继续增加。同时,大批盘踞在中国楼市的热钱,会撤离。因此,绝不可以出台政策救楼市,救楼市的结果只能是让热钱高位逃跑,将对中国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还有很多问题,我的回答过于尖锐,未能播出,但鉴于时间因素,也不再补充了。
在央视东方时空做的这期节目中,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市场室主任曹红辉的分析很透彻,我们对次债危机的危害及其前景的判断一致。但是,有一点,我与他的观点截然不同。曹红辉先生认为,在这场次债危机中,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可以有所作为。事实上,在此之前,也有专家撰文指出:美国次债危机恰是中国的机会。
我要说的是:这的确是机会,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能忽略:中国早已经自废武功!
据公开报道:中国外汇储备中约有1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券,其中包括2000—3000亿美元的ABS债券,再加上这次两家房贷公司的3760亿美元公司债(根据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2007年联合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的报告”----原文名字是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 Securities----中国是房贷美和房利美这两家公司排名第一的外国债权人,持有3760亿美元公司债券),外汇储备竟然有至少超过5000亿美元的次级债!
7月16日,我在《谁来拯救中国3760亿美元财富?》愤怒的质问:
早在2004年,格林斯潘就向国会发出预警:“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同,房贷美和房利美没有有效风险控制,却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潜藏很大风险。”
然而,中国掌管庞大外汇储备,掌控着人民血汗钱的有关官员,却对格林斯潘的警告置之不理。报告显示,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对美国证券的持有从 3410亿美元三翻至9220亿美元,且偏重债券投资。仅2006年到2007年间,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增幅就高达32%,而日本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只小幅上升8%。在次债危机即将露出狰狞面孔的前夜,中国增持美国债券的依据是什么?
我的文章被屏蔽。
但随后,我国香港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了《我为人民鼓与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体同时发表。刘梦熊质问中国财政金融管理当局有关拍板人:“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3763亿美元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常委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追究责任!”
刘梦熊在文中指出,中国购买美国次级债的行为,被“国际经济界称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闻”。他指出:“国际公认的原则是,外汇储备公认的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分散为宜,但中国财金当局却将外储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资于美国‘两房’,这相当于将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和东南亚楼市崩溃,还闹出‘负资产’,业主和银行一齐遭殃,说明房屋按揭本身风险很大,其衍生债券更是危险品。不能只集中在一个菜篮里,这是金融投资常识性的金科玉律。外汇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可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受握重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败家子一般的官员,个个还都是硕士、博士学位!”
是啊,这种决策太匪夷所思了!
有关次债危机的可怕后果,早在2007年,我通过大量公开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就得出结论:次债危机将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然而,拥有更系统更完整更丰富数据和信息,拥有更专业更博学更有经验专业团队的政府、银行等有关部门,却看不到次债危机后果的严重性,这难道不奇怪吗?这在次债危机过程中,相关部门和银行的决策者,不仅看不到次债危机的严重性,还带着抄底的想法,一次次又一次次地扑上去,撞在枪口上。如果这种做法仅仅是由于愚蠢尚可原谅,问题是,如果是故意为之呢?
这些决策是怎么出台的?为什么许多决策对中国不利对外国反而是有利的。决策的不透明使人民丧失了基本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得一些可怕的暗箱操作大行其道。
最离谱的是,2007年5月,尚未成立的中投公司委托汇金公司旗下的建银投资,以30亿美元购买了美国PE公司黑石集团10%的股份计1.01亿股无投票权普通股,每股认购价29.605美元。如今,这笔投资已经损失大半。一个尚未正式成立的公司,竟然如此大手笔运作。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难道形同垃圾吗?
在次债危机中,中国的损失极其惨烈,因此,即使有机会,中国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流走,因为,我们的巨额资金被套或打水漂,我们已经不再是能够找寻并抓住机会的人,而是一个巨大的可怜虫!----在把数千亿美元的财富败了之后,最多也只能做个遭人唾弃的可怜虫了!
现在,美国次债危机即使带来了机会,中国自保还来不及,国内企业资金短缺,叫苦连天,大量资金被套在美国债券上,有的已经血本无归,哪里还有资金去抓机会?
由于愚蠢的决策,中国数额惊人的财富被用于跟美国一起陪葬。
美国每一次金融危机的恶化,对国内的金融机构和外汇储备都如同割肉,这是难以抑制的阵痛!----如果他们还懂得心疼人民创造财富的不易,还没有丧失疼痛这种基本功能的话。
在昨天接受央视采访时,我特别强调了决策的透明度问题。
我们巨额财富投向美国所依据的,竟然是美国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我们豢养那么多庞大的专家队伍在干什么?如果我们自己的评级机构、研究机构,不对美国相关企业的现状、盈利能力、潜在风险、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评估,而完全参照国外现成的评级标准作出投资决策,那么,我们庞大而臃肿的官僚化的专家、决策队伍,应该解散,而不是继续当寄生虫。
也许,只有真正关心这个国家、关心这个民族未来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血汗钱被败掉的痛楚。
在次债危机从房地产领域蔓延到金融领域,并正蔓延到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领域的时候,任何人都无回天之力了,我们只能陪着美国静静等待上帝的裁决!
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即使被封杀,这些话也必须说出来。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有良知者别无选择
中国事务
http://www.*.org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