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及时报道中国大陆发生的新闻事件,追踪调查事件真相,构建公共传媒平台。
正文

中国30%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危险

(2008-01-04 09:23:02) 下一个

2008.01.04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官方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占中国当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有中国学者预测,在2008年,中国将有百分之三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在星期四举行的 “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透露,2007年,在中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不过,李培林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高校扩招造成的,因为中国现在整个高校的毛入学率只有20%多,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国家的大学生入学率。所以,中国不能停止高校扩招,否则会造成大量的民间教育资金向海外流失。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邓小刚分析了造成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现在是人口结构的问题,首先这些人口进入了就业高峰期。8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现在进入了就业高峰期。这期间应该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说是唯一一个原因。从扩招的角度来讲,确实是推迟了青年人的就业时间至少四年。但是这些人还是要就业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四年的这种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并不能够解决。”

中新网的报道说,中国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现在失业的越来越多,问题不是出在大学生,而是出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式上,所以要进一步改善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并要特别加强创业教育。邓小刚认为,中国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政府干预太多也是造成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有时候我们回去跟大学校长座谈,民立、私立或者是民营的大学控制是非常严的,大学没有很多自主性,招多少学生、什么样的专业,国家都有很多的控制。如果在一个比较市场化的国家,大学应该是相对比较灵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中国是政府控制这种教育资源,把这种教育资源都倾斜到国立大学当中。所以,中国没有什么好的私立大学,除了一些很少的。有一些是可以反映市场需要,它们从交学费、从免税各方面都没法跟国立大学竞争,所以,造成教育方面的一种垄断。而且因为这种垄断不适应市场需要,就有一种僵化的趋势,因为有时候招生并不是适应市场,而是适应老师。这么多教员得教这么多学生。”

谈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总部设在法国的《中国劳工通讯》负责人蔡崇国表示, “这些年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很快,大学在校学生数量增长很多。至于质量我们先不说了,至于技校、职业中专发展,很有限制,而且职业中专技校是很多年青人不愿意上的,认为大学更有前途。中国整个的大学结构实际上和中国目前的社会需要是不相适合的。在西方,中专继续教育份量很大,中国比例太小。这导致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很多人考不起大学以后就没有很多的出路了。”

《上海证券报》的消息说,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上升到560万左右,预计其中有近30%,总量在16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在刚出校门的时候就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