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女的博客

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正文

说说女儿和他们的室内乐俱乐部(Chamber Music Society)(一)筹建篇

(2012-06-01 10:25:39) 下一个
有朋友询问我的老帖,干脆全搬这儿来,方便阅读。。。
这篇小文于2009/10/5日登在文学城子女教育坛,特此说明。

--------------------------------------------

常乐妹妹 (红棉袄)早就提到“能不能再写写女儿是怎么学音乐的?”,以后有时间再写,今天谈个相近的,课外活动之一,也许对大家更有启发。

女儿高中乐队的欧洲之行,促成了室内乐俱乐部的诞生。在蔚蓝的大西洋上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通儿龙门阵,女儿和两个女友决定组建室内乐俱乐部,自娱自乐,服务社区。

要新建俱乐部,还是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的。首先要找个老师做顾问。这事儿好说,热心的音乐老师是现成的人选,一口答应。然后要邀集一批骨干成员,这事儿也不难,唱歌的,拉琴的,弹钢琴的,有几把刷子的多了去了,有机会选自己喜爱的曲目排练,表演,还算社区服务,对申请大学也有帮助,何乐而不为?女儿和同伴创建的俱乐部网站一开张,很快就吸引了一批志愿者。剩下的就是立章程,选头儿,然后找负责俱乐部的老师面试,说明新俱乐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人气儿,申请批准成立。这都是女儿的拿手好戏,一切顺利通过。章程里规定了如何算服务社区小时,每次练习,演出都有记录,相关人员签字,很是正式。

女儿在室内乐俱乐部,当然是拉小提琴,不是独奏,而是四重奏。以前没留心过,现在找队友却让她犯了难,好多水平不错的孩子都早有了自己的伙伴,水平相当的还真不容易找。天无绝人之路,女儿一向运气不错,犯难时总有贵人相助。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手A刚好从一音乐附中(不完全等同国内的音乐附中, 但是以音乐为主招生,分班,花大量时间练琴,也学中学课程,内情不详)转过来,加入了她的乐队,第二小提琴有了着落。对中提琴Z,大提琴的G人选,女儿把眼光放到了刚入学的新生身上,两个潜力股喜出望外,答应好好练习,不负众望。大提琴G是音乐世家,老爸在当地专业乐团演奏,老妈教小提琴,无巧不成书,A小时候就曾就教于G的老妈,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女儿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大家练不好,不会罢休。反正有了干劲儿十足的新秀,每个人的勤学苦练,再加上最热心的家长兼教练,组织经常的排练,这个小乐队很快崭露头角,女儿很得意当初的选择。Z很刻苦,努力,进步神速,难怪他也一直是该年级GPA的第一名。G更不用说,现成的推爸推妈,近水楼台,十年级就考上了当地相当难进的青少年交响乐团。A要搞专业,据说每天练琴四小时以上,水平相当高,搞专业也需要有更多表演机会,后来女儿主动提出两人轮流做第一小提琴手,皆大欢喜。

四重奏乐队组建了好几个,合唱队也加入进来,还有钢琴伴奏,独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谢谢阅读。,有时间,我会继续写。
相关资料,请读老贴:
老妈与女儿选‘早课’的持久战
女儿的耶鲁情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