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新娘

我的心里有个角落 在等着你的出现
正文

: :北京文物精品展: :

(2008-11-15 12:10:45) 下一个

 
                      by 蒙娜娜丽莎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长河中,作为千年帝都,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艺术结晶。“北京文物精品展”荟萃最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最富有北京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格的艺术精品,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北京历史文化,呈现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展品相当多,分为瓷器艺术、佛教造像艺术、玉器艺术、金银器艺术、传统工艺、书画艺术、家具艺术等若干单元展出了北京文物中最精华的部分。由于时间关系和相机电池问题,只重点看了其中一部分,以后如有机会再去观赏时再补上其它部分。



p.s.:文中以『』括起来的为博物馆原文介绍。





伯矩鬲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



是先民用于烹制肉类和谷物的一种大锅,类似于鼎但腿是空心的。





『堇鼎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



也是用于烹制肉类和谷物的。





『犀角鼎 清(1644~1911年)

该器腹部饰兽面纹,线条简练,器型端庄,犀角本质浑厚苍深,与仿古型制相得益彰。』





『红雕漆人物圆盒 清(1644~1911年)』





『剔红山水人物长方三层盒 明 晚期(1572~1644年)

盒面雕山水人物纹,布局错落有致,盒壁雕牡丹花卉,花枝繁茂。该器漆层肥厚,刀功熟练,磨制细腻,漆色光亮,堪为佳品。』





『乾隆御墨 清 乾隆(1736~1795年)』





『金双龙钮“天子之宝” 清(1644~1911年)』





『金鹤 清(1644~1911年)』





『金錾花执壶 清(1644~1911年)

执壶呈葫芦形,圆形盖,宝珠形钮,通体錾刻花纹。造型秀丽,纹饰丰满,技艺娴熟,是清代皇帝的御用酒具。』





『累丝龙纹金盖、金托盘、玉碗 明(1368~1644年)

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

弧面形金盖,与白玉碗子母扣合,顶部为嵌红宝石莲花形钮,盖面为三层阶梯状,以镂空云纹为地,饰赶珠龙纹,托盘亦饰云纹与赶珠龙纹。整器构思巧妙,造型规整,纹饰繁复,尽显帝王用器之豪华精湛。』





近距离观赏玉碗晶莹剔透的质感。





『银累丝双龙纹葵瓣式盒 清 乾隆(1736~1795年)

通体用粗细两种银丝累掐焊接而成,盒面捶錾龙纹,工艺繁复,錾刻精细,玲珑剔透,是清代累丝工艺品中的佳作。』





『银镀金高翅冠(公主) 辽(907~1125年)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出土时置于陈国公主头部。分片锤揲,依冠帽各部位形状裁剪成型,纹饰鎏金,然后用细银丝缀合而成。冠的正面镂刻火馅宝珠和对凤,周围錾刻变形云纹。两侧立翅中心各錾刻凤鸟,长尾下垂,周围饰以变形云纹。冠顶缀饰一件鎏金道教人物银造像,像后背光边缘饰9朵灵芝,显示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冠内原有丝绸衬帽。此冠制作精巧,工艺华丽,彰显贵族气派,是契丹贵妇之冠。』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金漆菩萨立像 清(1644~1911年)』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释迦牟尼佛像 北魏(386~534年)

延庆区张山营黄栢寺村出土

造像头像健陀罗式涡旋状发型,身着右开左合式袈裟。胸前衣领折带纹,与云岗大佛饰纹相同。面颊丰腴,神态威严。跏趺端坐,右手结施无畏印,左手作怀抱姿,意蕴无穷。佛座为四足座床式,刻有七鸟、蔓叶、卷云及胡人装束的供养人。造像造型完美,工艺精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艺术风貌。』





『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元(1279~1368年)

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出土』



整体质感极为细腻。





菩萨像。





『寿山石罗汉 清(1644~1911年)』





『钧窑玫瑰紫葵花花盆 宋(960~1279年)』





『白玉仿痕都斯坦菊瓣碗 清(1644~1911年)

此玉碗壁薄不足1毫米,重45克,饰两层纹饰,外壁琢卷草纹和五瓣花,腹部琢外凸内凹的细瓣番莲纹。整器轻薄剔透如蛋壳,纹饰繁密柔美,琢刻技艺高超,抛光技术堪称一绝,是清代宫廷造办处仿痕都斯坦薄胎玉器中的代表作。』



壁薄不足1毫米!





『青玉十二生肖 清(1644~1911年)

雕兽头人身十二属相,坐姿各异,各自手中拿不同物件,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十二属相属守护神。』





『哥窑胆式瓶 宋(960~1279年)』





『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 宋(960~1279年)

顺义区辽净光舍利塔基出土

此器以童子手捧经卷为壶流,体空为壶。构思巧妙,胎质精细,展现定窑瓷器之美。』





『景德镇窑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清 乾隆(1736~1795年)

这件百鹿尊造型规整,胎体厚重,颇有气势。器形硕大而不见笨拙,雄浑之中尽显精致。器身绘百鹿图,运用粉彩红、绿、蓝等色,色料纯净,色调柔和。采用勾勒、皴擦、洗染等中国画传统技法,将烟云缭绕的山峦、浓荫蔽日的苍松、神态各异的小鹿,描绘得淋漓尽致。山涧流水潺潺,谷中芳草如茵;咿咿鹿鸣,盈谷布野,或追逐嬉戏,或凝神伫立,或溪畔酣饮,或林间小憩……。百鹿尊雍荣华美,多陈设于宫内御前,用以称颂帝王统治下的歌舞升平。』





『景德镇窑青花“昭君出塞”图罐

元青花瓷器常取材于元曲图案,此罐腹部绘历史上被人传诵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此瓷器其实是破损后拼接而成,幸无遗漏的残片,目前市场价值至少三、四百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是完好的瓷器,将极为珍贵,世存仅不足60件。2004年左右曾有一同档次完好的瓷器,曾拍出2.33亿的天价。





换个角度看看国宝。





另一角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