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陶瓷文化:隋代瓷器

(2005-01-04 03:34:33) 下一个
隋代时间短,瓷器制造业来不及形成自己的显著成就,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南北)启下(唐代)的过渡阶段的作用,孕育着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来。    隋代的瓷器,青瓷较南北朝时更加发展,生产中心虽然仍在南方,但已有逐渐向北转移的趋势。白瓷生产已较多,质量有较大提高,白瓷胎较白,釉已不再明显青泛黄,而是白中微泛灰兰,接近纯白色了。    隋代瓷器的主要器形有:盘口壶、鸡头壶、带系罐、瓶、高足盘、俑等,其造型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鸡头壶:盘口较南北朝时更高,颈更细长,颈部加饰几道弦纹。腹部更为瘦长,鸡头却趋向写实而且又较靠近颈部。龙柄、带系。    盘口壶:体形较南北朝时高磊,盘口更高,颈较长较直,腹更瘦长,有四至六个条状系。    罐:北方流行的罐多为四系,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园形,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纹。南方流行的罐,多为六系或八系,直口、无颈丰肩,罐 身瘦长。    瓶:小盘口,颈较细长,腹略呈椭园形。    高足盘:有些文献上称做浅盘圈足豆,这是隋代特有的器形:浅盘,口微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线圈纹,并留有几个支烧痕。高足呈喇叭状。    隋代的白瓷俑,面部清瘦,身体细长,同唐代肥胖的俑有明显区别。    从上述几种主要器形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隋代的壶、瓶、俑等体态细长是其明显的时代特征,高足盘则是典型器物。    隋 代瓷器的花纹也很具时代特色,主要原因是模印花纹:用瓷质印模在未干的胎体压印朵花纹、草叶纹、几何纹、尤以朵花纹最有代表性,其次是划花:莲瓣纹、卷叶纹、波浪纹。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要凭瓷器的典型纹饰,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其是否为隋代器物。 (资料来源: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