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昊小屋

分享人生,感恩生活。年轮褪去,让时间成为永恒!
个人资料
正文

与东北食物的缘分和情怀

(2011-03-04 09:03:51) 下一个

在东北的时候,其实我也不知道太多的东北菜。只记得常常吃五角,还是一元钱一碗的东北冷面就已经很开心了。

刚到深圳时,最喜欢的是鱼香茄丝。其他的菜都不会也不懂吃。还好,我不是一个挑食的人。后来,也慢慢喜欢海鲜及其他的南方菜系。因为姐姐也在深圳工作,在深圳水贝有一家东北饺子馆,我和姐姐常常去吃。有时还会去福田区的朝鲜饭馆,去吃冷面菜和冷面。可惜,一直觉得无法与鸡西的冷面味道相比。

在瑞士一年,基本与中国饮食绝缘。由于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有机会了解西方饮食和文化。当时很喜欢意大利食物,或许他与广东饮食比较接近吧。这已经是十四年前的往事了,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唯一的收获是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在西餐餐桌上不失礼仪 。

刚到纽约法拉盛潮坊时,我与另外三个同学,真是欣喜万分,瑞士可以称为全世界最贵的饮食消费的国家之一,美国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天堂了。我们海吃海喝了一番。然后发现潮坊旁边有人专卖包子,饺子,北方大饼,非常地道,好吃,足以慰籍我的东北情怀。

九年前搬到华盛顿 DC这里,别说找东北餐厅,就是北方餐厅都凤毛鳞角,屈指可数。我积蓄了很久很久的思乡情怀也无处排谴。幸好,有同事告诉我,在韩国人的超市或者餐厅,是可以找到东北冷面的。三不五时,我常常要光顾这些地方。

2004年回国,在深圳时,一位朋友带我去东北餐厅,我点了锅包肉,冷面,还有什么已记不得了,大吃大喝一番。事后,每每回味,仍是"绕梁三尺,余音不绝"。

2010年,全家去多伦多,在商业中心无意中也发现了一家"十里乡,东北包子王", 我推着两个女儿(两 岁和四岁),步行大约二十分钟,几乎天天中午光顾。可惜两个女儿太淘气,我只好打包回酒店吃,这样菜的味道就有些差别,例如锅包肉的味道也不可同日而语。由于老公偏爱广东餐,并且我们每天晚上都与朋友相聚。故没能尽情享受东北菜,很是遗憾。

离开东北已十八年了,海外漂泊若干年,特别是近十年,由于老公是地道的广东人的关系,我真的以为我的饮食习惯已经南方化了。可是我发现每每大喜大悲,甚至两次怀孕期间,最想吃的就是东北食物。看来,人不可小觑成长环境,东北饮食已融入我的血液骨髓,无法切割了。东北啊,东北,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