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忧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正文

婚姻 爱情 青春期 - 参加法国人婚礼的杂感

(2008-04-20 13:41:55) 下一个

去年夏天的一星期六我和老公去参加了他最好朋友的婚礼。法国人的婚礼一般都选在星期六进行,但这个星期六不是像中国人那样郑重的选择黄道吉日,而是随个人爱好的季节选择的。

新婚夫妇一般提前在市政府登记,领了结婚证,然后会大宴宾客。这些和我们都差不多的。不一样的是他们经常在同一天先在教堂里举行婚礼。

大部分土生土长的法国人是天主教徒(60%多),他们一般小时候经过洗礼。有的传统和家境殷实的家庭还送孩子去教会办的私立学校。我老公小时候上的就是这种教会学校。他说到他14岁的时候他们每次吃饭前都要先进行祈祷的。但现代的年轻法国人虽然小时候受了这样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成年后真正虔诚信教经常去教堂的人却很少。

他们的婚礼选择在教堂里由神父主持, 一方面是出于尊守传统习惯,一方面婚礼由此增加了更多的神圣感。你想在耶稣的脚下由神父庄严的宣布两个人正式成为夫妻,且在大庭广众之下宣誓一辈子相亲相爱,那种滋味是多么的惊心动魄。不相信上帝的人此时此刻说不定也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了。

我曾认识一中国女孩和一法国人想在教堂结婚。但她自己不是教徒,按规矩是不能在教堂举行婚礼的。但对那女孩来说,不在教堂结婚太遗憾了。最后他们找到了相熟的一个神父,先给她加急进行了洗礼,然后在教堂为他们主持的婚礼。大概她觉的在教堂结婚还是挺酷挺有排场的。

另外要申明一下,这种神圣婚礼对法国人可是一辈子只此一回的,因为离婚再婚的人是不允许在教堂举行婚礼的:大概教会认为你违背了上次的誓言,不再相信你了吧。说实话,教会的这些规矩已经太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法国的离婚率很高,平均离婚率是1比3,大城市的比例是2比3。所以离婚再婚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社会现象。若教会不跟上时代的脚步,会越来越没人信奉“它”的上帝了。

现在言归正传回到我谈的这个婚礼上。那天16点钟大家三三两两的先后到了村头的教堂会合。喜客们当然先新娘新郎到位,大家在教堂的一排排的长椅上就坐。女宾们各个穿的花枝招展的,讲究一点的都会带着和衣服同一色系的帽子;男宾们则西装革璐的。新郎很快也到了,站在最前边和教父在神聊。(这公关工作可要做好,万一他老人家不高兴瞎说一气那就惨了。)

等了一会儿,新娘子的车到了。教堂管风琴的音乐奏起,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由其父挽着徐步走进教堂,到达目的地:圣坛前边。准新郎倌已经等在那里了,我想她心里的石头应该落了地。因为近来有听说新郎倌临阵脱逃的,另外她的新郎倌是出名的花心大少。- 当然人家也有这个条件,他那双湛蓝的大眼睛和硬拔的轮廓确实迷倒过不少美眉。我们当时接到他的结婚邀请信的时候,都不敢置信。但是事实证明真理,人大概是会变的吧……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新郎倌的很多前女友都慷慨出席了他的婚礼。有些前女友还带了她们的新男朋友。我大叹法国人的心眼够宽,相互之间都不吃醋。有听说国内某人的妻子还去伺候老公情妇坐月子,中国人的这种胸怀也是宽大的不得了啊。

下一步的工作由神父来做了。他问双方是否同意对方是自己的妻或夫,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咯。然后一对新人宣誓一辈子相敬相爱。我看到这里突然觉的这一切好虚伪。他们真的相信这一切吗?还是他们宁愿相信这个婚姻的童话?

曾经是琼瑶迷,琼瑶的小说每看一本都会奉献上一大捧的眼泪,那真是和主人公同甘共哭啊。对我来说,爱情就是要有激情,要有惊涛骇浪,要有铭心刻骨,要死去活来,苦的时候经常想到自杀。我还仔细琢磨过哪种自杀的发式比较快捷无痛。跳楼和撞车是当时重点考虑的方式 – 不是开玩笑的。

另外那时到处流行崇拜席幕容,崇拜三毛,流行看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我也当然随流逐波,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工工正正的抄录着她们的文字,但旁边贴着小虎队兄弟和赵雅芝的俊贴画。我一直保留着那时的日记,现在再翻翻觉的自己当时好‘纯情’。后来三毛的自杀对大家都有不少打击和启发,有人还真步三毛的后尘或至少实验过她自杀的方式。

我现在当然庆幸当时没有付诸于行动。后来大三的时候猛看西方心理分析的书,因为想为自己有时“肮脏(即不纯洁)”的想法找理论基础。偶然看到一书里写着大部分的人一辈子都可能有过自杀的念头。我的心病终于解了,原来我不是世界上唯一最不幸的人, 也不是唯一得”病“的人。- 我一直认为有自杀的念头是一种病态。

当时其实自哀自怜时我人为的制造了一种悲剧心理,真应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话。年轻的心没有经历目睹过生和死,体会不出生命的真义,就容易把“命”相轻。但如今那些内心的挣扎已经尘封在当年的日记里了。

呵,又跑远了。我这是由婚姻想到爱情,想到激情和青春期时萌动的悲情和自杀情结。

再说一下婚姻,我觉的婚姻是激情的坟墓。激情的爱情是美好的,梦幻式的,非理性的;而婚姻则是实实在在的,理性的,世俗的。由爱情走进婚姻里,浪漫被油盐酱醋所埋没,激情也被埋没了。

但那么多的夫妇都能执子之手,相濡以沫,他们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想了好久,终于解开了心结:激情不能长久,但情和爱是可以长久的,它如同年久的红酒,越老越醇厚。它已经由惊涛变为细浪,需细细品味。懂的这些,婚姻就能长久。

但有些人追求燃烧的生命,追求冒险和激情。这种人我奉劝他们不要盲目进入婚姻的套套,因为害人害己。

当然每个人又何尝不希望一生中让自己多燃烧几下,生命也因此才更绚丽多彩。所以一夜情某些程度上是人性使然。廊桥遗梦的故事有何不可?结局孰好孰坏,看法可是因人而异了……

婚姻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石。不管那个朝代都是要结婚后再生子,再繁衍后代。结婚后生的孩子才被社会承认,才能有户口。未婚妈妈可是到处被唾弃的.西方很久以来也是这样子。但现在他们的这种传统模式已经被打破了,因为未婚生的孩子也是被法律承认的,所以婚姻的世俗化功能已渐渐失去。法国新统计显示今年未婚生的孩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结婚后生的孩子的数量,很显然社会的架构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

…………

当我从梦中醒来,看到神父正在领着大家做各种各样的祈祷,传插着不同的祈祷歌。我赶紧嘴里也念念有词,表示自己的参与精神。同时身子跟着大家一样反复的起立再坐下,这样子折腾了差不多有一个来小时,我都有些吃不消了。体格太弱的人还真应考虑一下是否在教堂结婚,因为这可不光是对感情的考验,还是对体力的一种考验。

终于祷告结束了,有一童子拿着个草编的小篮穿行过来。大家纷纷开始往里边投钱,有给硬币的,也有纸币,金额我看到最大的是10欧。这钱是捐给这个教堂的,看来大家对教堂都很抠的。我也象征性的放了个2欧的硬币。这时候大家开始交头接耳了,教堂里显的乱糟糟的。

突然一女高音拔地而起,大家都赶紧竖耳聆听。原来是他们的一好朋友是歌剧演唱家,此时特真情奉献。但我离她挺遥远的,听不太清,即使听清了估计也不懂,因为歌剧词经常是意大利语,不过我朦胧的觉的挺感人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zgob 回复 悄悄话 nice articl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