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16岁生日礼物

我一直梦想着等到孩子们16岁的时候,把这些成长点滴呈现给他们,说:"看,你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正文

随笔

(2006-03-15 00:49:32) 下一个
报纸上刚说这两天有寒流从阿拉斯加过来,果然气温就降下来了。听说北加州山上雪线都已经降到1500尺了--往年同期可是在3000尺左右呢!同实验室的小妹妹上周末的时候跟老公一起去参加自行车赛,排在发车线后面就等上路了,却楞是让不期而至的一阵小冰雹给砸回了家。冰雹本身不稀奇,可在洛杉矶这种雨都难得下一回的地方却绝对是个“奇观”了。

天一凉,家里唯一的那条厚棉被于是就成了抢手货。P和爸爸都是怕热不怕冷的,原本也不会去和妈妈竞争,可这两天的晚上是真的觉着冷了,P无师自通地就瞄上了那床大被子,天刚擦黑就早早地把它抱到自己床上去了。妈妈没办法,只好从壁橱里又扯出条薄被子来,好在家里存货多得是。

等P睡着了,踮着脚到他房间里去查房,看小家伙有没有又踢被子。P怕热,以前查夜时经常发现毯子被掀到一边,他身上啥也没有就这么光光地睡,也不嫌冷。今天倒不错,P侧着小身子缩在大被窝筒里一动不动,睡得呼呼作响。

看P睡得那么香,忍不住就站在他床边多看了一会儿。

儿子真的是长大许多了。几年前刚到美国一家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一起睡地铺的时候P还是个小小人儿,根本就不占什么地方,现在眼前的已经是长手长脚的一个大孩子了。悄然逝去的岁月就象那穿石的水滴,你留意也好,不留意也好,它就是那样不着痕迹、无声无息但却不可逆转地向前走着,等到你倏然回首,早已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每次看着儿子熟睡的脸,就会想:P长了之后,会是什么样?

P打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当然他偶尔也会发脾气,但印象中似乎从来没见过他有无理取闹、撒泼耍横的时候。这或许可以归功于P爸爸立志创建“民主家庭”,所有家庭成员一律平等,特别是要尊重孩子。凡有关系到P的利益的事情,都要先跟P通报,得到P的认可之后才能付诸实施,比如给他买什么样的衣服,要不要让他报名参加什么样的学习班,小朋友过生日要送什么样的礼物,等等;如果P还不能理解的,那就尽量地跟他解释,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事看着琐碎,但从长远来看,对孩子培养起理解、尊重他人的修养或许会有不少帮助。

老实讲P并不是个特别大方的孩子,为此我们不遗余力地教育他做人不能小气,有好东西要跟朋友分享,诸如此类。每次家里有小客人来,盯上了P手上的东西,只要爸爸一个眼色,P哪怕不十分乐意,但就能把手里玩得正欢的东西放下来,尽管从此这玩具就再也回不到P的手上了。但这么做的副作用也是显著的,甚至有时显得对P不太公平。比如P不止一次地碰到一些侵略性颇强的孩子,他仍旧用爸爸妈妈灌输给他的那套与人相处的原则去跟人打交道,自然P要吃亏了:人家信奉的是弱肉强食、你让我取,讲究的不是礼尚往来,反而在得手之余只会诧异于P的大不设防。P“投之以桃”却并没有得到别人的“报之以李”,在他是不能理解的。面对P的迷茫,如何跟他解释这真实的世界?

P喜爱运动但不善运动。P喜欢打篮球,但他只是跟着人家满场子的跑,真正有球冲他飞过来时却避之不及;P喜欢游泳,但拒绝尝试脱离救生衣、真正地靠自己游上哪怕只是一圈……从P的身上是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重在参与”嘛,高兴就好。P爸爸曾经有句名言,“自得其乐,其乐无穷。”

但有些事情,眼下看起来P还是有点小天赋的,比如P下象棋,也没见他怎么象模象样地学过,现在已经号称连高年纪的孩子也有栽在他手上的,同班的同学就更不必说了。又好象P对文字的兴趣(真是罪过,不是中文),一本小人书,P可以默不出声捧着看半天;最近P又迷上了一种找字游戏,洋人叫word search,或者叫word puzzle,要在一个看似杂乱无章的字母方阵里面,把几十个隐藏其中的单词给找出来。这些单词在方阵里的排列或竖、或横、或斜,或正、或反,不花些工夫是不行的。难得P居然就能手里拿着支铅笔,嘴巴里念念有词地一坐半小时,直到把这些单词全找到为止,当然奖励是少不了的,通常会是一份冰淇淋,而且通常是P爱吃的哈根达斯的香草口味(亏了是在这里啊,要是在苏州,P的这个爱好可就要了爸爸的命了……)。

还有什么?对了,P很细心。楼上小妹妹来玩,要吃糖,P会把糖纸剥好再递给妹妹;P每次尿完尿,都不会忘记冲水;P用一大盒彩笔画画,每用完一种颜色,必先套回笔帽,放回原处,再拿第二支笔,从无例外(这一点就值得某些人好好学习了……)

不过P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不肯好好吃饭,他不是不能吃,是一到吃饭就心不在焉,拖得菜凉饭硬。为此没少挨批评,就是没长进。似乎就没有什么他特别喜欢的东西,唯一的例外是洋人的cheese。P曾经对着他面前的一碗米饭对爸爸说道,“要是所有的东西都是cheese做的就好了……”目前P喜欢吃的东西有些什么?总结一下来看看,荤菜类:卤牛肉,烤鸡(两个腿没问题),午餐肉,所有的虾,糖醋的排骨肉,酒糟的鸡爪子(这个有点怪),卤的猪耳朵;另外爸爸煮的茶叶蛋P倒是一贯很捧场;蔬菜类:(这就非常少了)有切得很细的放在肉汤里煮的大白菜,加蒜泥炒的空心菜,没有籽的凉拌小黄瓜,黄豆芽的杆子(头不吃),去根的绿豆芽,炒油菜,菠菜,芦笋,还有什么?好象没有了……

一不留神啰哩啰唆扯得太远了,就此搁笔吧,睡觉去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