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新闻害死人

(2008-08-15 09:59:37) 下一个
假新闻害死人
王小山

http://www.bullog.cn/blogs/wangxiaoshan/archives/167019.aspx

假新闻的出现有多种原因,比如记者偷懒调查不实,或者轻信受访者没有核实信息等等,无论什么原因,假新闻的存在都是新闻界的耻辱。值得注意的是,假新闻不止在中国有,在国外也不乏其事,造假者一旦被揭穿,往往得到的是开除的结果,有的甚至会锒铛入狱。

假新闻的危害十分巨大,比如中国女子体操队获得团体金牌后,一些海外媒体就质疑了何可欣的年龄问题,因为奥运会体操项目参赛年龄的下限是16岁,海外媒体怀疑何可欣只有14岁。楚天都市报记者舒展刘雄报道:一位美国媒体的记者先问何可欣到底多大,何可欣回应:“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知道我的真实年龄就是16岁。”眼看何可欣强硬回击,另一位国外媒体的记者转而去问邓琳琳属相?邓琳琳笑答:“我属猴(注:即1992年生)。”两次“攻击”未果,另一位国外媒体的记者故意问出一个误导性的问题:“何可欣,你15岁的生日是在什么地方过的?”话音未落,在场的媒体都笑出声来。何可欣也不含糊,“我15岁的生日是在队里过的,来了队里,我就很少回家了。”

何可欣肯定不会记错自己的年龄,而国际体联在9日就有明确回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国体操队员年龄存在问题,那么,假如何可欣的话不错,她应该就是16岁了,这就涉及到很多媒体此前报道的假新闻问题了,兹列举部分如下:

新华社 : 第六届城运会十大新星(9)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7-11/03/content_7007410.htm
新华网,武汉,2007年11月3日
中国竞技体育不断进步,后备人才层出不穷。第六届全国城运会上,明日之星脱颖而出,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大更高的舞台。
何可欣(体操)
13岁的武汉选手何可欣在女子高低杠比赛中的对手是国家队的杨伊琳。在主场观众的支持下,这个小姑娘在决赛中出色地完成了“李娅空翻”的全套动作,险胜已经得到高分的世锦赛季军杨伊琳,拼下冠军。国家女队总教练陆善真也为她鼓起了掌。 (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其他还有:

1、《生活报》2007年11月5日报道:13岁的体操高低杠选手何可欣出色地完成了“李娅空翻”的全套动作,战胜了刚刚获得世锦赛季军的国手杨伊琳。

2、《法制晚报》2008年1月22日报道:记者在平衡木训练场地上看到,13岁的小将何可欣正准备做下一组动作,突然被自己的一阵咳嗽打断……

3、《北京晚报》2007年12月12报道:张佩文口中的“秘密武器”就是最近涌现出的新星何可欣。这名13岁的小将不仅能轻松地完成“李娅空翻”,还在比赛中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稳定。

4、搜狐体育 2007年12月1日报道:张佩文口中的秘密武器,原来就是最近涌现出的新星何可欣。这名13岁的小将不仅能轻松地完成“李娅空翻”,还在比赛中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稳定。(值得表扬的是,现在该网页已经将“13”改成了“15”,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王小山注)

5、《长江商报》2007年12月1日报道:13岁的体操高低杠选手何可欣相当漂亮地完成“李娅空翻”的全套动作,战胜刚刚获得世锦赛季军的国手杨伊琳。

6、新华社2007年11月3日的一张照片说明部分文字:13岁的武汉选手何可欣在女子高低杠比赛中的对手是国家队的杨伊琳。

7、《人民日报》2007年11月3日报道:13岁的何可欣在女子体操比赛中出色地完成高低杠“李姮空翻”。

说明一下,以上报道时间都是各媒体在网站上标注的时间,实际报道时间以纸媒为准。这些例子并不完全,应该说,这些对何可欣进行报道的记者起码没做到核实信息的工作,何可欣认为自己的年龄是16岁(2007年应该15岁),而这么多记者居然都报道成了14岁(2008年),《法制晚报》更是搞成了13岁(2008年),可见中国媒体假新闻之多,到了可怕的程度。搞错一个运动员的年龄不要紧,但给了海外媒体抹黑中国体操事业的口实,实在是得不偿失。

奥运火炬传递时,我跟踪采访,路过一个城市,和当地教育界的朋友闲谈,得知该城市高考作弊现象十分严重,让人痛心,朋友说,他痛心的还不只是作弊现象普遍发生会造成不公平,而是使一个城市的一代人以不诚实的方式迈出人生第一步,这等于是毁了城市的未来——我深以为然。海外媒体如何且不去管它,记者们不准确的报道,会不会给我们年龄不大的运动员带来心理阴影呢?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