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王亚法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无耻文人说无耻

(2013-03-24 05:41:27) 下一个

                                                     ——王亚法

 

春节期间,赴美旅游,在洛杉矶的一位朋友家看到一幅郭沫若的书法条幅,还有一文附加的打印资料,估计是条幅主人的后裔整理的,读罢不由仰天大笑。古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书法照片原迹如下:

 

        

以下是附件文字,本文抄公一字不易,原版抄来,如有版权争执,归无名原作者所有:

 

曾被郭沫若称为“一字之师”的张逸生,原名张学礼,曾用名张作伦,民国2年(1913)出生于萧县县城,他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曾任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导演和艺术委员,演出和导演过《屈原》、《孔雀胆》、《青春之歌》、《抓壮丁》、《红牡丹》、《知音》、《李秀成》等数十部著名话剧、电影,饰演过上百个人物。

张逸生是中共萧县地下党早期活动的积极分子,民国18年在萧县初级师范读书时,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到徐州中学上学,曾因散发革命传单被捕入狱,获释后受共青团徐州特委派遣,到萧县恢复组建共青团萧县县委。萧县地下党团组织被破坏后,他辗转到了南京,考入“国立戏剧学校”,后随校迁入重庆,,于一九三八年毕业,参加“抗战剧团演出,在同张瑞芳等同台演出郭沫若创作的《屈原》时,他演饰渔翁,郭沫若观后曾以“一字之师”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尊他为师。此文收录在《郭沫若轮创作》的《瓦石札记》篇第197 198页,郭老在文章中写道:

一字之师

是《屈原》演到第三场或者第四场的晚上吧,我在后台与饰婵娟的张瑞芳谈到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斥宋玉的一句话:

“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我说;“在台下听起来,这话总觉得不够味,似乎可以在‘没有骨气’的下边再加上‘无耻的’三个字。”

饰钓者的张逸生兄正在旁边化妆,他插口说道:“……‘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

听了他这话,我受了莫大的启示,觉得这一个字真实该得非常恰当。

我回头也考虑了一下,这两种语法,为什么有那么强弱的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有时或许会是“不是”。

“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他须存附带语是省略了。譬如说:“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下面是省略得有“你真该死”或“你真不是东西!”或“你真是禽兽!”之类的极度强烈的语句。这样的表演自然是特别地强而有力了。

我得到这一启示,在后来做《水牛赞》的时候,也应用过,便是那:

“你这殉道者的风怀。”

“你这革命者的态度……”

两个“这”字,在初稿上都是“有”字,“有”改为“这”同样增强了语势。

 

一九四二年五月三十日

        

笔者抄录至此,一时无语,想不出以何种字语来作此文标题,掩卷浩叹,再三斟酌,只能以《无耻文人说无耻》命之了。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