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旧书《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2013-12-27 01:23:28) 下一个
本人非常不爱读书。尤其在读书年代,没有完整地读完过一本书(包括课本,课外读物或小说)。小学时我就幻想着象大人一样有多好,不用上学读书。虽然不爱读书,当年成绩还说得过去。一不小心就在不同的学校里混了十八年,勉强读了十八年的书。好在就此打住,没再去浪费教育资源。人到中年(应该算中年吧?),每天忙着工作、孩子、家庭。。。每天那么多的信息(或者叫垃圾)从网络,微信,邮件涌进大脑。。。在每天的忙碌中,却对读书越来越感兴趣。。。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刚读了第一章 - 自我欺骗的人类。在这章的结尾处,有如下两段文字,深有同感。我何尝不是常感觉到那种“羞愧”。哈哈, 我也想成为一个“闲人”(不是贤人);也“不必过分担忧经济报酬,它使你不必强奸自己的意志。你不再对某个雇主或者就业本身产生任何理智和情感上的依赖,不再受某个人对你武断而不公平的评价的摆布”。好奢侈的想法,至少对于现在的我还达不到。努力吧。

摘录如下:


有时候人们会对这种状况说一声“去××的钱”,这话虽然粗俗,但能让你表现得像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一个摆脱了奴役的人。它是一个心理上的缓冲,让你无须成为巨富,而是让你自由选择一个新的职业,而不必过分担忧经济报酬,它使你不必强奸自己的意志。你不再对某个雇主或者就业本身产生任何理智和情感上的依赖,不再受某个人对你武断而不公平的评价的摆布。(独立对每个人都有特别的含义:我一直吃惊于那么多高收入的人却变得更加谄媚,因为他们变得更加依赖他们的客户和雇主,也更加痴迷于赚更多的钱。)虽然按照某些标准来说这并不是豪言壮语,但它实际上帮我摆脱了经济上的所有欲望。每当我把时间不是花在研究,而是花在追求物质财富上时,它都让我感到羞愧。请注意,“去××的”代表挂掉电话之前的结束语。

于是我继续留在“数理”和交易行业(现在仍然是),但管理好自己,只做最少量但极为密集(而且有趣)的工作,只关注最具技术性的方面,从不参加商业“会议”,避免与西装革履却不读书的“成功者”为伍,并且平均每3年休息一年,弥补自己在科学和哲学方面落下的空白。为了慢慢提炼我的思想,我需要成为一个闲人,一个职业冥想者,懒洋洋地坐在咖啡馆,远离办公桌和各种组织,睡到自然醒,贪婪地阅读,而不需对任何人解释什么。我需要逐步在我的黑天鹅思想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