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450)..." /> 【优美小提琴专辑: Voice of the Violin】I -八首选听‏ - 博客 | 文学城
正文

【优美小提琴专辑: Voice of the Violin】I -八首选听‏

(2009-12-14 11:23:13) 下一个
【优美小提琴专辑: Voice of the Violin】-八首选听‏ by 洋洋



<>

Voice of the Violin
JOSHUA BELL, violin
Orchestra of St. Luke's
MICHAEL STERN, conductor


01 SERGEI RACHMANINOFF: Vocalise
02 FRANZ SCHUBERT: Ave Maria
03 JULES MASSENET: Pourquoi me reveille?(Why do you wake me?)
04 GABRIEL FAURE: Apres un reve (After a dream)
05 ANTONIN DVORAK: Song to the Moon
0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audate Dominum
07 PETER TCHAIKOVSKY: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08 GAETANO DONIZETTI: Una furtiva lagrima (A furtive tear)

All of the pieces collected on Voice of the Violin originated with the human voice in mind. From Rachmaninoff's "Vocalise" to Dvorak's "Song to the Moon", these pieces come from opera, aria collections, and sets of songs that have no words. Choosing the works for this album was a delightful journey, a wonderful excuse to immerse myself in the rich treasury of music written for the voice. Some of these gems - like "Song to the Moon" - I've long had in mind to arrange for the violin, while others only recently struck me as having "voilin potential" as I pored over scores and listened to lots old opera and song recordings. ----Joshua Bell


<>01 SERGEI RACHMANINOFF: Vocalise 拉赫曼尼诺夫:练声曲,选自《独唱无词歌曲 14 首》之 14

這首曲子(或譯「無言歌」、「聲樂練習曲」),是選自拉赫曼尼諾夫作品 34 之第 14 號,作于 1912 年。原曲顧名思義,是為練習聲樂所作的曲子,但是全曲中沒有一句歌詞,而是以 "ah" 或 "ooh" 作為發聲詞哼出的。由於它的旋律非常淒美動人,後來也就出現了各種改編版本,如管弦樂形式、小提琴、鋼琴、長笛、大提琴等樂器的獨奏或重奏 。

02 FRANZ SCHUBERT: Ave Maria 舒伯特《圣母颂》

《圣母颂》,是舒伯特在 1825 年根据诗人瓦尔特 · 斯科特 (Walter Scott,1771-1832) 的叙事长诗《湖上夫人》中的第七段《爱伦之歌》谱成的, 是舒伯特的代表作。

原诗的内容是一个叫爱伦的姑娘,因为她父亲犯了罪而感到悲伤。于是,在一天傍晚,她来到湖边,对着岩石上的圣母像虔诚的祈祷,请求圣母宽恕父亲。这里主要表现的是父女之间的真挚情感。舒伯特一生生活清苦,这首《圣母颂》和他的其它歌曲一样,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并且希望得到一种安宁和慰籍。所以,这首歌写得特别富于感情,这也是它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整个歌曲有三段歌词,也就是说《圣母颂》的曲调反复了三次,因此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最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分解和弦,造成非常美的意境,在宁静的气氛里结束全曲 。

歌曲在分解和弦的伴奏下以平稳的旋律为起点,通过浪漫主义音乐常用的种种手法,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首小曲里,感受到作者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所体验到的痛苦和哀怨、幸福和希望。这首歌曲常被改编为器乐曲,其中由小提琴独奏或由弦乐演奏主旋律,由竖琴演奏伴奏部分的谱本流行较广。

03 JULES MASSENET: Pourquoi me reveille?(Why do you wake me?) 马斯涅《春风你为何唤醒我》

春风你为何唤醒我 是法国作曲家 马斯涅 歌剧 《维特》 中男主人公 维特 的一段男高音咏叹调,其优美抒情的曲风和忧郁伤感的唱腔深为歌唱家们喜爱。  

剧本根据 歌德 名著 《少年维特的烦恼》 改编,故事说的是 维特 爱上已有未婚夫 阿尔贝特 的表妹 夏洛特 遭到拒绝,他始终不能忍受自己不能与 夏洛特 相爱结婚的打击,最终持枪自杀。  

这首咏叹调是 维特 在圣诞节再次来到 夏洛特 面前,绝望的告诉她实在无法忍受和她分离的生活时唱的一首爱情的咏叹调,歌词是:


温柔的春风 ,
为何将我唤醒 ?
为何将我唤醒 ?
轻拂我脸庞万般柔情
但那风暴即将来临
带来悲伤和无限酸辛
温柔的春风 ,
为何将我唤醒 ? ­
明日在山谷里 ,
有人在踯躅而行
满怀着对我崢嵘岁月的忡憬
徒然地用双目把往事空追寻
但人们从此难找到我孤独的身影
微风 ,
温柔的春风 ,
为何将我唤醒 ?

英文译词:
Why do you wake me now, o sweetest breath of spring?
On my brow I sense your most gentle caresses,
yet how soon creeps on the time
filled with tempests and with distresses!
Tomorrow through the vale,the traveller will pass,
recalling all the glory of the past
And in vain he will search for the bloom of my youth,
and nothing will he find but deep and endless sorrow
Alas! Why do you wake me now, o sweetest breath of spring!

04 GABRIEL FAURE: Apres un reve (After a dream) 福莱 《梦后》

福莱是欧洲音乐史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国作曲家,他一生的创作都是在艺术歌曲的领域,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由于福莱在十九世纪末的法国艺术歌曲,乃至整个欧洲艺术歌曲发展中的地位,被后人誉为法国的舒曼。他的创作时期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曲调非常流畅,结构简单、感情含蓄,从内容和形式都吻合法国人的特征,含蓄、精致。他歌曲的创作大多是采用浪漫主义诗人和象征派诗人的诗作。

《梦后 Apres un reve 》,《梦后》和《月光》都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的必唱曲目。这首歌整首诗的主题是叙述了一个爱情的梦和梦醒之后的无奈,有一种朦胧的慵懒情愫,演唱时演唱者必须有一种叹息的语气,用恬静而又受理性控制的声音把它演唱出来,它的技巧要求要圆滑,对乐句强弱的控制也要收放自如,对演唱者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 在睡梦中,因见到你的影像而陶醉,我梦见了幸福热情的幻影,您的眼睛格外的柔美,你的声音清纯又响亮,如同曙光照亮的天空一样发出光芒。你呼唤我,我就离开大地,与你一同奔向光明,天空为我们拨开云彩,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华丽,隐约可见的神圣光芒,唉,却可惜从美梦中醒来我呼唤着你,啊,夜晚,请带我回到虚幻中,回来吧,神秘的夜!回来吧! ”

05 ANTONIN DVORAK: Song to the Moon 德沃夏克《月亮颂》

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是一部悲剧性的三幕歌剧,剧本由捷克著名诗人和戏剧家杰罗斯拉夫 · 克伐比尔所作。这部歌剧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包含四个基本的音乐主题,其中水仙女的音乐主题是悲剧性的爱情主题,贯穿于歌剧的始终。剧中最著名的唱段是第一幕水仙女所唱的咏叹调《月亮颂》,表现了水仙女对爱情的渴望,是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弦的歌曲,已经成为音乐会上必不可少的曲目之一。

第一幕中,水仙女在人间与心爱的王子失之交臂,无限眷恋地返回水中。在静静的月夜,水仙女独自唱起这首《月亮颂》。德沃夏克在这首咏叹调中,并没有刻意表达悲哀的情绪,而是描写了一种深切绵远的感怀。正是这样一种值得回味的情感,打动了千千万万听众的心。

《水仙女》故事梗概

水仙女鲁沙卡( Rusalka )爱上了常到湖边散步的王子,她想过常人的生活,于是请求法力无边的女巫杰齐巴巴的帮助。女巫答应帮她,但同时告诉她,她为此要付出残酷的代价:她要失去说话的能力;如果王子对她不忠,她得重新变成水仙女,并永远受到女伴们的诅咒和抛弃,除非有尘世的人为她付出生命。鲁沙卡同意了这些苛刻的条件。 鲁沙卡和王子相爱后,由于语言的障碍,王子移情别恋,爱上了邻国的公主,这令鲁沙卡痛苦万分。不久王子又被那位公主抛弃。王子由此幡然悔悟,决意赎罪。他四处寻找鲁沙卡。最后,王子与鲁沙卡见面后因与她亲吻,以永恒的死亡与鲁沙卡一起沉没到了湖底。

歌词:

星夜的天空上银色月光,你的光芒照耀远方,

你尽情地漫游全世界,注视这人们地窗户!

啊,月亮留下吧,留一会儿吧!

告诉我,我爱人在哪里?

啊,月亮留下吧,留一会儿!

告诉我,我爱人在哪里?

银色的月亮请你告诉他,

我要用双臂拥抱他,

告诉他,在梦中想念我,

哪管它只有一刹那,

在远方的月亮啊,请你照耀他,

告诉他我在这里等待他。

假如我爱人梦见我,

愿把他从梦中唤醒,

月亮啊!留下吧,留下吧,

月亮啊,留下吧!

在静静的月夜,水仙女独自唱起这首咏叹调《月亮颂》恳求月亮,急切的求她帮助找到心爱的王子,如果在月亮落山以前她再找不到王子,水仙女将会变成一滴水珠,消失再湖中。

06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Laudate Dominum 莫扎特 《大调加冕弥撒》中第五乐章的歌唱《赞颂主 》

这部晚祷为私人教堂的演出而写的,这使得莫扎特可以避开公共教堂所要求的形式限制。本曲充分发挥了舞台音乐的优势,歌剧般的表现在这里大放光彩,丰富的旋律性深深打动着听众。莫扎特还在这部晚祷中不寻常地运用了歌剧式的颤音,让各个声部都有机会华丽地表现。在最有名的乐章 Laudate Dominum 中,女高音独唱极其优美,据说当初首演时是由莫扎特的夫人担纲。 。。。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756 年 1 月 27 日生于奥地利 萨尔茨堡 粮食街 9 号, 1791 年 12 月 5 日卒于 维也纳 ,终年 35 岁 。 作为 古典主义 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 22 部 歌剧 、 41 部 交响乐 、 42 部 协奏曲 、一部 安魂曲 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

  莫扎特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作有 29 部加 K.107 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 格鲁克 (Gluck) 、 瓦格纳 (Wagner) 和 威尔第 (Verdi) 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 海顿 贝多芬 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 18 世纪 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并且,莫扎特是欧洲当时唯一一个不接受贵族供养的音乐家 。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

   1791 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享年仅 35 岁 。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 22 部;以《费加罗的婚礼》 (The Marriage of Figaro) 、《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 41 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 27 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 6 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

07 PETER TCHAIKOVSKY: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柴可夫斯基《只有一颗孤寂的心》

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1840-1893) ,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 音乐 与西欧 古典音乐 的集大成者。十岁开始学习 钢琴 和作曲。 1862 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 艺术 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柴可夫斯基曾创作过一百首 艺术歌曲 ,今天我们会欣赏到他最著名的一首,就是根据歌德 (Goethe) 的诗所谱曲的《只有一颗寂寞的心》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这个版本是改编的版本,由大提琴和钢琴奏出优美的乐章。

英文歌詞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Can know my sadness
Alone and parted
Far from joy and gladness
Alone and parted far
From joy and gladness
My senses fail
A burning fire
Devours me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Can know my sadness

08 GAETANO DONIZETTI: Una furtiva lagrima (A furtive tear) 唐尼采 蒂《爱的甘醇》咏叹调《偷洒一滴泪》

唐尼采蒂是极其多产的歌剧作家,一生在三十年间写了七十多部歌剧,他最优秀的一部歌剧花了七天的时间,有一部只用了六个星期,他作曲快速常流于肤浅。早年的作曲老师 Johann Simon Mayr 多彩而丰富的配器法对他影响很大。唐尼采蒂最受欢迎的歌剧有拉莫摩尔的露西娅 (1833 年 ) ,唐 . 帕斯夸勒 (1843 年 ) ,爱之甘醇 (1832 年 ) ,军中女郎 ( 联队之花 ) (1840 年 ) ,这几部都是在他十年最旺盛的创作期完成的。唐尼采蒂比罗西尼年轻五岁,而又比威尔第早生二十年,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间唐尼采蒂和贝里尼控制了整个意大利歌剧界。唐尼采蒂和贝里尼一样极富旋律写作,但在戏剧性方面唐尼采蒂则更胜一筹,唐尼采蒂的配器也因 Mayr 老师的教诲而显得更出色和编写周密,这也取决与唐尼采蒂对各类乐器之使用极为熟悉。唐尼采蒂在爱之甘醇第二幕内莫里诺著名唱段偷洒一滴泪中,以竖琴为背景让大管引出唱段就是配器运用得很好的一个例题。唐尼采蒂一八四五年得了麻痹症,三年后死于他的故乡意大利贝尔加莫 (Bergamo) 。
剧情介绍
时代:十九世纪
地点:意大利一小村庄
第一幕:既有钱又漂亮的阿获娜遇事总不免要求过苛。她看见真心爱她的内莫里诺向她求婚的那副局促不安的神气 , 她就笑他 , 她更笑象《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那样的故事 , 她说现在该再没有那种使女人做爱情的奴隶的药酒了吧。其实她并不是对内莫里诺全然无意 , 只是为他缺乏勇气而慍怒。

军官贝尔科雷带着一队士兵来到这个村庄,狂追阿狄娜。村民看见内莫里诺有了一个情敌,便跟他开玩笑。弄得内莫里诺好不难堪!刚好他碰见一个走江湖的庸医杜卡马拉,杜卡马拉向小伙子推荐 “ 爱情甘醇 ” ,说喝下后二十四小时内可获得阿狄娜的爱情。于是内莫里诺花了钱买下一瓶劣质法国红酒。

内莫里诺喝了酒,兴奋起来,又唱又跳,不再为阿狄娜事情发愁了。阿狄娜更加生气了,马上答应跟贝尔科雷订婚。贝尔科纳接到军队开拔的命令,要求阿狄娜立即和他结婚。阿狄娜气愤中答应了。而内莫里诺则在醉酒中自得其乐。

第二幕 : 村民都集中在阿狄娜的农庄,准备庆祝她与贝尔科雷的婚礼。阿狄娜则拖延时间。内莫里诺正等着药效发作,为了求得更大效力,他又去找杜卡马拉,想再买一瓶。可他没钱支付。正逢贝尔科雷征募新兵,就报名入伍了,并取了钱支付江湖医生。第二瓶红酒喝下去,他变得更活泼了,自言自语地讲述从军的光荣。村里的姑娘们都羡慕地望着他,而阿狄娜也以为他从军是为了自已,便表白她爱他。内莫里诺此时志得意满,对她不甚介意。阿狄娜伤心地走了。内莫里诺有些不安(这时他唱起一支动人的咏叹调《 偷洒一滴泪》

村里的人都知道内莫里诺的叔叔最近死去,留下大宗财产归他继承,于是都对他很殷勤起来。内莫里诺不知这个消息,对爱的甘醇的功效更加确信。

贝尔科雷正逼着阿狄娜跟他完婚。阿狄娜醒悟了,她内心还是爱着内莫里诺。于是她花钱从贝尔科雷手中将内莫里诺入伍的证书买了过来。内莫里诺说他要到战场上去寻求一死。阿狄娜晕过去了。碰到这样的事情,贝尔科雷只好以军人的英武气概忍受下来,解除了婚约。

杜卡马拉却因此出了名,他的劣质红酒都被作为爱的甘醇高价出售。

偷洒一滴泪
在她眼中涌出
那些兴高采烈的年轻人
我妒嫉他们
我怎能离开她
我怎能离开她
她爱我,她爱我
我看得出,我看得出

在那一刻我听见
她美丽的心在跳
我的叹息连连
为她的叹息
我听见的心跳心跳
她的叹息令我心慌意乱
天啊,我宁可死去
不必再问
不必再问
天啊,我宁可死去
不必再问,不必再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