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道德经 第42章

(2010-07-29 11:04:25) 下一个

冲和章
    恭闻:虚灵者,谓之冲气;柔顺者,谓之和气。柔顺之气,未尝不虚灵;虚灵之气,未尝不柔顺。分而言之有二,合而言之即一也。此气之妙,有体有用,有动有静。其体也,涵阴阳升降,动静自然之机;其用也,有聚散屈伸,变化无穷之妙!

    用之可见者,因用有象而为气,故可得而见之;体之不可见者,因体无象而为神,故不可得而见之。因为不可见,所以在天地,为天地之谷神;在人身,为人身之谷神;在万物,为万物之谷神。

    以神言之:无方所,无内外,动静如一,感应不二。以气言之:有动静,有变化,有去来,有始终。继善者,莫不继善于此;禀受者,莫不禀受于此也。修道之人,果能得冲和之妙,行无偏滞,事无乖戾,则修身之大本,天下之达道,无所往而不冲和矣!

    此章经义,教人致和之义。和者,天地之元气也。得此元气,天地自位,万物自育,大道可入矣。倘若不然,未有不强梁者也。

道生一
    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真常造物之实理谓之道。即无极而太极也。道生一:一者,理也。此理能一天地万物,是以谓之一。有此道,便有此一。此一流行于天地,便是五行四象;流行于人事,便是三纲五常;流行于身心,便是性命魂魄,仁义礼智。为万物总会之理,万理总会之源。添之不得,减之不得。修道之人,若能认得此一,则万事备矣!

一生二
    二者,阴阳也。阴阳者,气之动静也。气之动而为阳,气之静而为阴。有此动静,所以有此阴阳。阴阳之妙,本非有二。太极未发之前,静而为阴;太极已发之后,动而为阳。未发者,理也;已发者,气也;气行而理著。二者,二其动静也。一之理,生二之阴阳。故曰:一生二。

 

   动者,气之通也,理之著也;静者,气之复也,理之贞也。动不妄动,必静极而后动;静不妄静,必动极而后静。动静两端,是为天命之流行,万物之始终也。人能知此动静之妙,修之于身,可以见天地之心;用之于事,可以见大道之本。自古圣人之修道设教,不能越此动静之理。以性言之,湛然无欲。静者,所以为性也;以情言之,喜怒哀乐。动者,所以为情也。但动静之间,若能不偏不倚,以中正之道行将去,便是知此一生二之妙理也。

二生三
    三者,三才是也。二气不交,三才不立。是故得其气之轻清者,天之道也;得其气之重浊者,地之道也;得其气之中和者,人之道也。天之道,若非二气交合之妙,则五行之气,不能行于天,天之道不立矣!地之道,若非二气交合之妙,则五行之质,不能具于地,地之道不立矣!人之道,若非二气交合之妙,则五行之理,不能存于心,人之道不立矣!有天便有地,有地便有人。天地人,皆本于二气交合之妙。故曰:二生三。人能知此二气交合之妙,以三才之理,蕴之于心,则可以纪纲造化,可以统理人物。精粗本末,一以贯之矣!

三生万物
    飞潜动植,一切有形有色,有性有命者,谓之万物。二气交,而三才立;三才立,而万物之形体出焉。经纶天地,成就品类,皆是此三者之才也。故曰:三生万物。天得此理,所以有天之才;地得此理,所以有地之才;人得此理,所以有人之才。但天地所用之造化,人不可得而见。惟圣人,则天地之造化,蕴之于心,行之于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处不是生生之理,无处不是三才之道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之生于天地,若不负阴而抱阳,则阴阳之二气,不能入;造物之化机,不能贷;万物不能生成矣!承天禀命,荷气而生,谓之负。二气浑会,真气内养,谓之抱。万物各有内外,内外各有阴阳,阴阳各有抱负。内外与阴阳相得,阴阳与抱负相合。

   合者,合之于变也,不合则不变;变者,变之于冲也,不变则不冲;冲者,冲之于和也,不冲则不和。是故阴阳内外,若无冲气和之,则阳气不能变,阴气不能合。虽有负抱之理,终亦不能生成矣!譬如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即是不得冲气以和之也。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冲者,虚也。冲气者,虚中谷神之气也。得其虚气,则阴阳变合之妙,自然和而为一;万物造化之机,自然入于无间。以天地之谷神,合万物之谷神;以天地之冲和,合万物之冲和;此所以有生生之妙也!此虚中之妙,以人身言之,譬如眼虚而能视;耳虚而能听;鼻虚而能嗅;舌虚而能言;意虚而能思;心虚而能应。不有此理,阴阳亦成顽物。岂能生化乎?

     所以天得之而清;地得之而宁;人得之而寿;物得之而生;气得之而和。修道之人,若能得此冲和之气,则天根自见,月窟自明;五气自然朝元,阴阳自然反复。久久行之,何患道之不成,丹之不就乎!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此二句,是教喻世人,受谦致和之义。上句所谓冲气以为和者,不但万物赖此而生,虽王公,亦必赖此而治国平天下。譬如人之所恶者,惟孤寡不榖。孤者,孤弱也。寡者,寡德也。不榖者,不善之名也。孤寡不善之名,庶民尚且不肯自称此名,今王公处天下之尊位,反以孤寡不榖自称者,何也?此正是,不自尊,不自贵,虚心之妙也。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此二句,又以损益之道,明上句之义。譬如王公,以孤寡自称,是损之也。乃至国泰民安,非益之乎?若以骄泰自足,是益之也。或政乱民难,非损之乎?由此推之,物之因益而得损,因损而获益者,皆然也。所以满者,自然招损;谦者,自然受益。此不易之理也!修道之人,于此可不自慎乎?故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古之圣人,所教于天下者,莫不以去强为弱,去刚用柔。使人人以冲和之气,涵养于心;在在以谦让之理,用之于事。强梁之徒,自然化而为柔顺。是故,我今亦以此教而教人者,正谓此也。故曰: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但恐天下后世之人,不知柔和之道,即是生之道。或依恃声势,或横行暴恶,而为强梁也。强梁,是死之道也。故曰:强梁者,不得其死。有伤今思古,而嗟叹之意也。

吾将以为教父
    父之,为言始也。柔和为生,强梁为死,以此教训天下。犹有自谦,不自任之意。故曰:吾将以为教父。太上在商周之时,以一身而全天理之和,以一心而专教父之化。虽一时不能力扶于至治,未尝不默佐于王纲,未尝不暗合于乾坤者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