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笔会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总第八十九期

(2010-06-27 10:44:27) 下一个

短信时代

杨光(大华笔会会员)/ 银川                                     

(四十七)

 

早晨上班,三D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汇报下乡工作情况,常列主任在座,他一言不发,顾自默默地抽烟。

听完汇报,总经理瞄一眼常列主任,用十分肯定的口气说:这次下乡宣传的整个工作是不成功的,可以说是失败的!拓展部要作出检讨,拟定一个补救措施。三D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擅自送人20袋化肥,谁给你这么大权利?这个损失我建议由三D个人承担!

总经理说话时,三D的手机响了一下,总经理没好气的低吼一声:手机都关掉!他以身作则自己也把手机关了。

总经理继续说:敢于负责,并不是拿公司利益当儿戏,作交易!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但也不能为公司挖坑……

D不知道常列主任是怎么向公司汇报的,但他认为他是尽心尽力了,汇报时他也说明了该说的一切。总经理武断的批评(实际上是申斥),使他有口难辩。他感到,身上的血在沸腾,头在一点一点地变大,耳朵嗡嗡作响。总经理后面说些什么,他竟一个字都没听得进去。

不知过了多久,常列主任曳他的衣袖,他才意识到应该离开总经理办公室了。

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叶的错,只要付出是真诚的,雨天日出就不是传说。

D念叨着这条短信用语,只感到自己是问心无愧的,他对得起公司,对得起信任他的人,只是心情有些郁闷。

 

(四十八)

 

常列主任把三D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吭哧半天不切主题,一根烟点着又掐灭,然后再点着,终于下决心似地说:三D,你很年轻,有些事你不懂……嗯,我是有责任的,唉不说了,说也没用,总经理都作了决定了!我是说,你思想不要有负担,还是要努力工作,那20袋化肥呢,可以从你的工资里面逐月扣,没啥大不了的,就当是给女朋友打了长途电话了,啊?嘿嘿!

D苦苦一笑,不置可否。

D打开手机,刚想看看前面来的信息,不想又有信息来了。

常列主任说:你去吧,上午办办你自己的事,下午我们拓展部开个会,总结一下前段时间的工作,安排一下下步的事情。好了,不要有啥负担,你休息去吧!

两个信息都是文G发的。总经理让关手机的那个是:

 

幕卷霜,

呵手

思往事,

惜流光,

易成

未歌先

欲笑还颦

。(宋·欧阳修·衷情)

 

刚刚来的那个是:

 

日日孤因思

夜夜寂寞因想

时时伤心因无

刻刻难过爱你

 

D今天的情感特别脆弱,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黯然神伤。他一个人什么也不想,静静地听着自己轻微呼吸的声音。他就这样一个人静静的躺着。

过了大约半个钟头吧,手机小心地响了两声,他拿起来看了一眼,是文G的号码。长途振铃,意在问询:你怎么了?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暗语,不用接,也不用复机。但三D心急起来,翻起身即给文G发短信:

 

选择了高山就选择了坎坷

选择了宁静就选择了孤单

选择了机遇就选择了风险

选择了求索就选择了磨难

选择了你就选择了一生一世的惦念

让我甜甜默默的想着你

想你的时候无须甜言蜜语

 

 

 

天涯未了情            

华溪(大华笔会会员)/ 温哥华                  

            (之一)


铭记汶川赈災情

 ---写在汶川地震两周年

           
          
 旷世劫难环球震惊

            山河呜咽草木悲鸣

            人间大爱血浓于水

            同胞情谊日月同辉
     
一分一厘滴水粒米

            八方来援沙积海聚

            夜以继日搜寻亲人

            救死扶伤夺秒争分

            生死线上英雄壮举

            感动神州震撼环宇

 

            世界的厚恩大德

            人间的真情实意

            无私的赤诚付出

            无怨无悔的义举

            令巴山蜀水游子

            刻骨铭心永牢记

 

            值劫难两周年

            遥望大洋彼岸

            敬祈

遇难英灵安息

音容永留心间

            祝愿

亲人安居乐业

健康幸福平安

           

                       

       李悌华/苏州

       
       
母亲生养了我,缔造了我;母亲爱我。 

        打从懂事起,我就一直想弄懂母亲含辛茹苦拉扯我们长大成人的内涵:父亲患浮肿病丢下我们撒手西去;物质空前匮乏,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了今天愁明天,那日子是怎么过的啊?记得有一年青黄不接时,一连三天,家中锅里无粮灶下断柴,人饿得疲疲软软一步三晃。我想为母亲分忧,趁夜幕降临,悄悄潜入公社早熟的蚕豆地里,采回一筐嫩蚕豆。母亲看着,半晌无言。正当我乖乖地等着她严厉训斥时,她对我们说:“打罪骂罪没有饿罪,你们吃吧,留住青山”, 十分温婉。真没想到在那动辄“上纲上线”的岁月,母亲竟没有挥舞极“左”的道德大棒向我打来,反而以人间最简单最朴素最温柔的道理,维护着我们的生命,诠释着生命的重要。我内心无比喜悦,默默地感受着母亲那怦怦作响的脉搏所传达过来的仁爱之情。我渐渐地明白了,母亲正是凭借这颗仁爱之心,在任何情况下义无反顾地秉承“生命第一”的信念,克服一切艰难困苦把我们拉扯长大的。 

         我们家的小妹是母亲从门外捡来的,那年大地震,她不满周岁。邻舍们都说女孩怪可怜,一想到日子难过,便齐声劝母亲也别多事了。母亲听着,泪水潸潸而下, “这是条命啊,我喝汤喝水也要把她喂大。”

         那年的夏天,太阳像火盆倒扣着大地,烘烘热气魔鬼般地粘着人们。小妹像赶趟儿似的不早不迟地发烧了。母亲抱着小妹翻山越岭地送往医院。赤脚医生们忙活了半天,结论是“发热待查”。母亲求东家借西家筹得了住院费,医院却缺医少药,小妹不是打四环素点滴,就是口服四环素药片(小妹现在满口黑黄四环素牙,就是那个时代的留痕)。母亲昼夜陪护,体力严重透支;实在支撑不住了,就歪在走廊过道上打个盹。一次因以地摊食物充饥而中毒,自己坚持打着点滴陪护小妹。小妹整天烧得迷迷糊糊,人们怎么逗,护士怎么扎针,她都全无反应,医生在“发热待查”的后面加了“脑发育不全”的结论。一日,医生竟在母亲面前两手一摊双肩一耸说:“这孩子。。。。。。你看着办吧”。母亲一愣,马上明白了意思。你们想不管了,讲什么“救死扶伤”?小命一条啊!一气之下,抱着小妹往家跑。50来天的磨难,母亲的身躯更加瘦削了。一路上,母亲不停地嘀咕:“不放弃。不能放弃。我坚决不放弃”。

 

   最后的善心之旅   

李良旭 / 马鞍山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名叫黄阿福的普通香港志愿者。他在这次玉树发生的强烈地震中,为了抢救被掩埋的孤儿和老师,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压住,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人们在哭泣、人们在传诵,这个名叫黄阿福的志愿者成为鼓舞人们的一种力量和精神。

46岁的黄阿福曾经是一名往来于深港之间的跨境货柜司机。他虽然是一名普通的货柜司机,但是,却一直热衷于慈善事业。他看到内地还有许多地方不发达,人们的生活还很贫困,就立志要做一名志愿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早在2000年,黄阿福就发起了香港为内地中华骨髓库筹集善款的活动,为许多内地的血癌患者找到了相匹配的骨髓,挽救了许多白血病患者的生命。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他立刻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在汶川,他一干就是半年多。汶川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个叫阿福的香港人,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许多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和恩泽。

近些年来,阿福有一部分时间在香港打工,赚到了一些钱后,就到内地来做义工。阿福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子女。他曾打趣说,估计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的人,这样也好,我去一个地方做事情就没有牵挂了。

201041日,他来到玉树结古镇的孤儿院,随车还运来了许多物资和用品,来帮助这座孤儿院。这是一座民营孤儿院,这里非常需要像黄阿福这样的人提供帮助。黄阿福早就了解到了这座孤儿院的情况,就一直在想为这座孤儿院实实在在做点事。

黄阿福很快地就和这里的孤儿们成为了好朋友。黄阿福教孩子们识字、唱歌、给他们讲故事,很快就成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孩子们有什么悄悄话,总爱跟黄阿福说。黄阿福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414日上午,玉树地区突然发生了强烈地震。当时,黄阿福正与几个孩子在教室里做游戏。地震发生的那一刹那,黄阿福大喊一声,快跑!领着孩子们迅速跑到教室外。他们刚刚跑到空地上,校舍就垮了下来。看到孩子们惊魂未定的样子,黄阿福将孩子们拉拢到自己身边,一边安慰着孩子们,一边开始清点人数。他很快发现,空地上只有33名孤儿和3名老师,也就是说,还有3名孤儿和3名老师被压在了废墟下。黄阿福毫不犹豫地立刻又冲进废墟中,抢救被压在下面的孤儿和老师。

黄阿福从废墟中抢救出了3名孤儿和3名老师,自己正要爬出废墟时,强烈的余震又发生了,黄阿福被再次垮塌的房舍无情地压住了。获救的人亲眼看见了这悲壮一幕。待人们费力地将黄阿福抢救出来时,黄阿福已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黄阿福倒在了他的善心之旅上,倒在了他的爱心之旅上。

黄阿福,将自己的生命融汇在了他的善心之旅上。人们追寻他的善心之旅,心中充满无限感慨和温暖。他的善,就像是翩翩飞来的天使,向人间洒下的一种大爱。他并不富有,甚至说还很贫穷。他辛勤打工,有了一点积蓄,立刻投入到他的行善之旅上,去帮助那些更加贫困的人,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力量、看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黄阿福本人身患糖尿病,一直在靠打胰岛素维持着生命。但是,这些他从来没有向人说起过。他用一种强烈的爱心,支撑着他的人生。他在汶川当一名志愿者时,许多记者要采访报道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不喜欢炒作,其实,做事情不为别人,还是简单点好。生活中,黄阿福就是这样一个十分低调、内敛的人,他在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做着他最为热爱的慈善事业。

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惊悉黄阿福在玉树地震中英勇遇难后,充满悲情地说道:从黄阿福这个普通的香港人身上,看到了香港人的一种精神,那就是除了灵活多变、不懈奋斗,还有那种非自利、非物质的素质与襟怀。黄阿福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一脉相传,在中华大地上闪耀着圣洁的光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