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笔会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总第一百期

(2010-09-26 10:31:43) 下一个

尤今的文學之路

 

                    
林楠(大华笔会会员)/ 温哥华

       
        尤今通過海邚男录悠陆o我在溫哥華的住地,郵來一箱帶著海水腥味兒的書。取回郵包那天,可好有位作家夫婦來訪,客人一起下手,幫我把書箱打開。過手數了一遍,謔!三十八本。

三十八本!這是我生平頭一次收到作家本人數量如此多的“巨額”贈書!加上之前她簽名的,眼下,我擁有她總共四十多本書!客人驚詫:“這恐怕是這位作家把她一輩子寫的書,一本不落地全都贈予你了吧?”

我告訴客人,至今她已出版的中、長篇小說有19部;散文集9部;隨筆22部;遊記17部;傳記3部。

這只是在新加坡出版的粗略統計。除此之外,在新加坡境外,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出版的書籍有80餘部。其中,在中國大陸出版最多,共62部。有人統計了一下,尤今正式出版的文學著作,眼下已有一百五十餘部!目前還在寫作中的有3部,已送付印的有5部。按平均每部書15萬字計,尤今迄今已出版了2500多萬字的作品!真正意義上的“著作等身”。這恐怕在當代作家中,不,應該說東方西方,古往今來,都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

 我習慣性地總把這位新加坡大作家尤今的名字與俄羅斯作家尤金、美國劇作家尤金聯繫起來。於是,便有一種強烈的捆綁式效應常常在腦際閃現,盤旋個沒完。我甚至還在一次電郵中,無意間把尤今寫成了尤金。尤今回復說,清清爽爽一個名字,讓你玷污了。我亦順勢開她的玩笑:送金還生氣? 尤今回復說,送金當然高興嘍。

 

三十多年前一個春花爛漫的季節,一位年輕率氣的“美髯公”,轉動眼前的地球儀,對自己新婚的妻子說:“地球上,任何國家,不論在天涯、在海角,只要你想去,我都可以偕你同去。”一句話,讓桔黃色的燈光,幻成濃濃的,永遠化不開的溫暖、溫柔和體貼……這句充滿愛和詩意的話,居然成了他倆一起周遊世界出征前的“誓言”。三十多年過去了,尤今和她的大鬍子夫婿林日勝,足跡遍及世界上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重複去過的不在其內)。他們用整個人生真正實踐了一回“讀萬卷書,行萬路。”他們用整個人生真正實踐了一回“周遊世界”,且用各種文體,寫下了自己的感悟。這一百大幾十部書,何止是一般意義上的見證,這是他們人生跋涉過程中,十分引人豔羨的重要成果!也可以說是一個迄今尚未申報的吉尼斯記錄。

 

 

說起來我和尤今的見面很蹊蹺。

20094月的一天,“國慶60周年四海作家雲南游”啟程式,在昆明市楚雄大飯店舉行。有關領導講話、歡迎、簡短介紹、宴請……席間,四海作家免不了邊吃喝邊走串,認識不認識的,見過面沒見過面的,一會兒功夫基本上都熟了。

笫二天,即將出發赴滇西采風那天的早餐桌上,多了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大鬍子,常常笑出一口青春歲月才有的整齊而雪白的牙齒。估計是哪里來的一位電影大導演,隨團下去體驗生活拍片子的;女的身著紫紅色西服套裝,剪得很短很個性的髮型,精幹,灑脫。很風度,很魅人,神態自信而輕鬆。我猜想有可能是雲南某個州的州委副書記,特意來迊接我們的。

有誰喊了聲“尤今”。“州委副書記”應聲笑著上前。她們寒喧中,我完成了“從印象到實證”的人物形象的轉換組合。

尤今的氣度確有她不凡的一面。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每天奔波在采風途中,很少有對話的機會。表面上還一直保持著互不熟識的樣子。一天,參觀完和順圖書館之後,在返回旅遊大巴的途中,聽到身後有人喊我的名字,回頭一看,正是尤今。尤今主動告訴我是白舒榮老師在電話中囑咐她與我認識並托我把尤今新出版的書給她帶回北京。就這樣,從和順圖書館門前開始,我和尤今有了較多的交往。

尤今贈予我的書,即多又精,是她各個時期創作概貌的集中反映。憑籍這些資料,完全可以為這位天才的女作家寫一本她的文學傳略了。我也慶倖自己有條件、有可能最終成為尤今作品的研究者甚至詮釋者。當然,這是一項細緻的文化大工程,留待後面,等條件更成熟時啟動。

      

 

史上罕有的一名繞地球采風的女作家。數十年辛苦奔波,儼然和平時期的“戰地記者”。在這浩緲漫長的征程上,充分展開了她對整個世界的閱讀,並以其個人視角,與東方、與西方同時對話,深刻地實踐著她獨自設計的種種精神性的探尋。

尤今的文字不屬於鄉村文學,卻有著鄉村文學般濃濃的故土情懷,充滿著家園式的溫馨和詩意;尤今的作品當然也不是純粹的都市文學,卻顯現著明確的當下性和現代性。

縱覽她的文學視野,與人們預設的期待似乎有著相當大的距離。其實這正是尤今作品的

個性品格所在----將每一份情感,每一縷心思,都賦於詩意,潛移默化地在現實場景的鏡頭中,或是在獨具個性的文化氤氳中,在提升詩意純粹度的同時,隱隱地展露其觀念的鋒芒,,從而啟發讀者去領略異文化的豐彩和別樣的精神秩序。

 

是的,她確實遍覽了標誌現代文明進程的七彩圖譜----那一個個舉世聞名的、充滿誘惑的大都會。但作家更著意的似乎是有意識地去捕捉遠年的資訊,更著意地走進歷史,走進時光哺育出來的一處又一處不同民族的文化原鄉一一那些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小國、小島、小城鎮、小村落,那些遠避塵嘯的、古樸的、原汁原味兒的民族文化苑囿。

之於一般的觀光遊記,尤今的作品不僅具有史詩般的美學涵義,同時也具有文學的和社會學、文化學的廣泛意義。作家並不刻意去關注重大事件和歷史事件,而是深入到民族的心靈深處,去感悟世事風塵的演繹,去觸摸生活情緒的律動,描摩異域生活,書寫奇風異俗,撥動民族情懷,揭示人文個性……所見所聞,所憂所慮,均一 一落在紙上。這無疑是這位作家對散文、隨筆創作疆域的新拓展和新貢獻。

尤今全部作品中體現的人文關懷,儘管脫離不了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美,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可以從女性書寫的溫柔中讀出她開闊的文學視野,博大的世界胸懷。一種十分難能可貴的文化上的大氣。

尤今的創作實踐,尤今的文化目光,對於民族習俗,民族心靈,民族訴求……有著十分深刻的揭示和表達。在人們已經習慣了按商業邏輯思維的當今,探討尤今的文學觀、美學觀,或許能提升人們領悟人生美的耐性和趣味。

我這樣想,可不可以把海內外華文文學理論界關心尤今作品的專家、學者、評論家統合起來,由現成的中國“重慶師範學院尤今研究中心”牽頭,定期不定期地召開尤今作品研討會,薈集學術論文,分類編輯成冊。讓尤今豐厚的文學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產生更大的影響,以不負這位卓越的作家對華文文學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

 

 

(2009106初稿 201072改定)

 

短信时代

杨光(大华笔会会员)/ 银川                   

(六十)

 

早晨,文G第一个看到的信息,是她昨晚关机以后三D发来的。三D还为这个信息取了个名字: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不是思念的漠地,

联络不是眷断绝

时间会续真挚的情感,

能容美好的祝愿。

即使有我的信息,

我也默默祝每一天!

 

上海的秋天,秋天的上海早晨,没有明媚的霞光,没有大西北水洗过似的朗朗天空,草坪和树叶上没有湿润、晶亮的露珠,太阳的脸上永远都蒙着一袭剥离不去的白色面纱。8点钟的市区街道,人流滚滚,车流滚滚,热流滚滚,怎么也感觉不出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

G和贺孔卓诗今天会面的地方是外滩中国银行。

她俩坐在银行营业大厅临窗的一个三人沙发上。贺孔卓诗斜对着文G,粉脸棕唇,挺直的腰背一大半被栗色披发覆盖着,双乳峭拔依旧,使“横空出世”更具卓然特色。文G对贺孔卓诗左看右看,发出一声悠远的“哇——”:贺姐,太漂亮了,要相亲吗?

哪呀,头发放开了,昨晚做的,真的好看吗?贺孔卓诗被文G的夸赞感染了。

不只是好看,酷毙了!文G由衷地说。我都成了你的“陪衬人”了!

好啦好啦文G,找开心哪?贺孔卓诗往文G跟前挪挪身子。文G,这样子结婚好吗?

当然好,婚纱一穿,震倒一片!哎贺姐,你要结婚吗?文G有点意外,她知道贺孔卓诗的男友在区政府工作,但向来没有听说她要结婚的事。

贺孔卓诗说:昨晚定的,兰峰要到国外去进修,单位派的,两年。我看他怪可怜的就答应了。她娇媚的笑着。

兰峰是贺孔卓诗男友的名字,文G依稀记得。她睁大眼睛问:定时间了吗?

就这个月,具体时间兰峰家定。文G ,我有个要求,你会拒绝吗?贺孔卓诗扭捏地说。

怎会拒绝呢?说吧,不会是要我替你出嫁吧?

两人一起捂嘴大笑。

 

诗歌二首

笑问哥哥累不累 

   宾德斋 / 成都  

青城山 幽雅披翡翠

 都江堰 天然清洁水

 古养杨贵妃

 今育俏妹妹

 哥哥看妹妹

 来去往返好几回

 美美美 最最醉

 唉呀呀

笑问哥哥累不累

 笑问哥哥累不累

 

我的小镇:雨后的黄昏

 

马列福 / 北京

 

桥上坐回些老人小孩

河面上有游着一群鸭

 

路上的积水退去很快

树叶湿漉漉的,没有怨言

 

田里一片翠绿

老牛甩着尾巴,吃一口嫩草

望一眼西山的红日

 

公交站台上排起长队

某幢楼里,飘出悠扬的钢琴声

仿佛黄昏进行曲

 

她依然撑着花伞,踏上七色的虹桥

款款向我走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